谁能逃脱命运的手

作者: 沐沐周 | 来源:发表于2017-09-16 20:49 被阅读393次

这是我在简书心理专题,第四次玩卡不卡。

前三次都很快活,小小的卡片,有着神奇的魔力,潜意识的开关被它瞬间开启,思维奔逸如同野马脱缰,各种清晰的或者模糊的意象,像一大群蝴蝶,围着野马乱飞。只恨捕蝶网太小,蝴蝶太多,更恨手指敲键盘的速度太慢,跟不上野马。

疯狂地写,修改都来不及,写一段,在心理群里上传一段,等到全部上传完毕,仿佛在闷热的桑拿间,痛痛快快出了身大汗,推门而出,飒然吹来一股凉风,不亦快哉?

玩卡不卡

一、老规矩,先提问:
1.你第一眼看到了什么?字还是图?
2.你觉得你是画面中的哪位?让你想起了什么?
3.你有什么样的故事分享?

我的回答:
1.第一眼看到右边的“父亲”两个字。然后再看见了图。

2.这张图让我害怕,玩卡不卡好几次了,第一次碰到,让我害怕的图。

红裙女子如此凶恶,死死抓住蓝衣男孩。蓝衣男孩已经做出了放弃反抗的决定。因为他知道双方的力量太悬殊了,自己根本不是对手。既然反抗最终会失败,甚至会更加激怒红衣女子,给自己更残酷的惩罚,那还不如放弃。于是他把手背到身后,随便吧,听天由命吧。他甚至不敢开口说话,唯恐一不小心,就惹得对方更加生气。他试图用肢体语言,暗示对方自己的臣服。红衣女子暴怒之下,并没有发现男孩的微动作,双手仍旧死死抓住男孩不放。

男孩知道自己的生命力在消逝,身体如此瘦弱,离死不远了。换个角度,死是解脱,从此再也不必受罪了。

我觉得自己是那个蓝衣男孩,他不喜不怒,不悲不惧,平静地等待,那最后的时刻来临。

二、
OH卡,没有标准答案。很多第一次玩的人,因为习惯了多年来应试教育下的,老师红笔批阅的红色√、×,总是忐忑,担心自己回答错误。每一个人的生命历程都是如此独特,每一个人内心世界都是如此繁杂,哪里有什么对错呢?

如果一定要说个对错,那么,任何人,发现自己的问题,不逃避,直通通地迎面走过去,解决它,就是对的,反之,就是错的。

OH卡不是重点,它不过是个导火线,引爆你的情绪,以及情绪背后的故事。那些情绪和故事,早就在那里,像个蓄积得满满的大大小小的炸药包,落满灰尘,蜷缩在黑暗的角落,等待一根根小小的导火线,穿过时间的迷雾,从天降落。

三、
我从去年8月份加入简书,至今写了148篇文章,以散文为主。我主动分享到微信朋友圈的,大约有三十篇,是自己感觉比较满意、能够经得起众人检验的。

一天傍晚,突然接到爸爸电话:
“我看了你的文章。你那个情绪是不对的,太片面太狭隘太偏激,没想到你这么记仇。你现在大了,不需要我们了,疏远我们了。”

我想了半天,最近分享到微信的,是《有多少爱可以重来》,三月份写的,最近刚被简书大学堂转发,所以,我一激动,就转发到微信里了。

“爸,你别生气,那是半年前写的,快到清明节了,我想到很久没有给奶奶上坟,心情不好。可是,写完就过去了,我并没有记仇。你看文章后面的评论挺多,反响挺好的。”

“那算个屁!网上陌生人,不了解情况,他们说好就好了?我们当事人清楚,我警告你,不要以为你是中文系的,我也是读过大学的,看得懂你字里行间的意思,不要说你,那些记者名人,因为乱写,被人告上法庭的,很多!”

“爸,我没有乱写。我承认水平有限,我努力以后写好点,让你满意。”

“你声音怎么啦?怎么那么轻?”

“昨天上午刚开的刀。”

“开刀?为啥不和我说?我和你妈妈都是医生,你就这么疏远我们,不信任我们?”

“息肉。本来以为是小病,门诊挂了普通号,谁知道医生一查,就说要开刀,当场关进病房,来不及商量。而且,怕你们担心,索性就不说了。好在手术很成功。”

“离得远,一千多里路呢,确实没办法,你不说就不说吧,随便你!”

电话挂掉了。我的眼泪跟着下来了。这是当下的我和父亲,也是10年前、20年前、30年前的我和父亲,我们各自固守着的刻板的行为模式。

四、
我哭了很久。怕影响到临床妹妹的休息,我调整着呼吸,稳稳地控制着气息的平缓绵长的节奏,眼泪无声滑落枕头,却听不到一丝异常声音。这是我多年来练就的绝技。

哭完就算了吗?像以前一样?不,偏不!就像我的督导师说的,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支离破碎的亲密关系,像一根根粗劣的麻绳,每一根的那一头儿,都牵扯到一个人,必须一根一根、一个人一个人地、点对点地修复!

首先,我静观自己的情绪,像大海的波涛翻腾。我在心里默念:

我接纳父亲的敌意和愤怒,因为我处理得不够好,的确应该提前打个电话给他,让他感觉自己作为父亲和医生,是被尊重的。

我接纳自己文章的不完美。在那篇文章里,我表达了一个九岁小女孩的惶惑与委屈,那种情感,是真实的,客观上,的确让父亲不舒服了。可是,如果重新再写一遍,我依然不会压抑、否认、歪曲一个九岁小女孩的感觉。哪怕是个九岁的小女孩,她也有权利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当年她没有机会表达,我替她说了出来。如此而已。我们都必须尊重历史。

我接纳此刻自己的哭泣,那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并不丑陋,没什么好羞愧的,更不应该受到任何人的批评与贬低,包括自己的。只是,我不再是那个九岁的小孩了,我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哭泣上。让所有的悲伤、愤怒、委屈、自责尽情地来吧,但是,要尽快地过去。

大海渐渐平静了。

然后,打开手机微信,删除了那篇惹祸的文章。还不够,我需要更有力的行动!可是,一个囚禁于病床的人,连说话都要提着气、稍一用力就牵扯得伤口疼痛的人,能干啥呢?

打开手机简书的草稿箱,最新的一篇文章,是我一个写作群里的同题作文《镜子》,一百个字的诗。诗歌不是我擅长,没关系,字斟句酌地修改,然后在网上搜索到一张合适的图片插进去。点击公开发布。

半个小时不知不觉过去了。我彻底恢复了平静。我对自己很满意。

五、
杨绛先生翻译过英国诗人兰德的一首小诗,并作为她《杨绛散文》卷首的題词: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
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我很喜欢这首诗。这也是我大多数情况下,沉默寡言的原因。只不过,今天我特别想把开头两句改为:
我和谁都不说
和谁说我都不屑。

谁会喜欢祥林嫂哭哭啼啼唠唠叨叨呢?该我的宿命,该我受的苦,我承担。如此而已。没什么好抱怨的。何况,抱怨没有任何作用,只会让事情更糟糕。

接下来,我躺在病床上,继续用两个大拇指,摁呀摁呀,从100个字的短诗,到300个字的短文,慢慢增加到600字,900字,直到2000多字,总共写了6篇诗文,5546个字。

最初,麻药和镇静剂的双重作用,没办法集中注意力长时间地思索,只好写短文。后来能够一口气写出2000多字,我好开心啊!

写作的同时,我仔细挑选文章,发布到微信朋友圈。我知道父亲一直在看。

1.《杯子》,虽然短,却是父亲那个年纪的人,喜欢的写法:语句精炼,抒情的同时,更注重哲理的思考,意味深长。

2.我在喜马拉雅的朗读的几个音频,他们那个时代的大学生,比较喜欢朗诵。

3.《下辈子做两棵树,好不好》。出院以后写的,畅达明朗,情感细腻,文笔优美,结构严谨,遵循传统散文的写法,依旧是老一辈人喜欢的范儿。

4.《七夕了,织女收到了一封怎么也想不到的信》。诙谐幽默,脑洞大开,却也是过来人安身立命的肺腑之言。白头发的老爷爷应该喜欢。

5.《走过那座小石桥》。两个月之前的了,历史散文,引经据典,讴歌传统美德,阅读量不高,年轻人不感兴趣,但是,从内容到形式,老爷爷应该喜欢。

6.《秋天说来就来了》。写景抒情散文,伤春悲秋,应时应景,类似朱自清《春》《荷塘月色》的写法,着力点在文笔上。依旧是传统写法。

父亲始终沉默。我想了又想,狠狠心,发布了第7篇《疼吗》。

这是在医院里,被疼痛折磨时的真实记录。只不过我用了曲笔,避重就轻,仿佛一位老护士,在轻描淡写地讲别人的故事。比喻、拟人的修辞,刻意使用的短句子,主题深深地隐藏,仿佛是中文系大一学生的练笔。

可是父亲是医生,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本科生,他看得懂。

7,果然是我的吉祥数字。第二天,收到了父亲的微信:“看了部分文章,展现了你的文学天份。我好开心。爸爸支持你。别太累着。”

六、
我知道,我赢了。

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用病弱之躯,扼住了命运的喉咙。静水深流,我依旧习惯性沉默,可是,我相信,未来的日子,将会岁月静好,阳光普照。

简书心理专题作者“三横王2016”先生的文章《跟父母和解,打破命运无聊的轮回》( http://www.jianshu.com/p/5845f06d9c50),我深深地赞同:

跟父母和解,就是跟自己和解。我理解并接纳:父母爱我,只是爱的方式比较含蓄,充满时代色彩,甚至有些无奈。

所谓命运,就是我们将自己童年的关系模式投射到成年的人际关系中,结果命运就成了一个无聊的轮回。童年的经验必定会运用到成年生活中,这是宿命,无关好坏,无关悲喜。如果你觉得无聊,就尝试改变自己的投射模式。

当阴影笼罩人生时,我看到阴影对面的阳光。我相信人生是向上走的,向光前行的。或许就是因为我心里一直守护住这个信念,才保证了内心的轻盈和弹性。

深深地感谢心理学给我的支撑,主编爱玮儿经常在群里脱口而出一些文采斐然、哲思精深的金句,我们开玩笑,模仿《论语》“子曰”,称为“爱曰”。比如这句:

“在生活中学习爱与被爱,让所有关系都和谐温暖,比懂一堆心理学理论,强多了。”

哈哈,这简直就是在不点名地表扬我嘛!

最后,用心理专题的晚安卡,结束全文:如果你认为苦是自己应得的,那么光必然会照耀到你身上。


简书心理专题晚安卡

相关文章

  • 谁能逃脱命运的手

    这是我在简书心理专题,第四次玩卡不卡。 前三次都很快活,小小的卡片,有着神奇的魔力,潜意识的开关被它瞬间开启,思维...

  • 死亡,谁能逃脱?

    前几天,我太太的外公安息主怀,享年87岁。那天在殡仪馆,白茫茫的一片,每个进殡仪馆的人几乎都是面带愁容。走进烧炉间...

  • 小通鉴|荆轲:谁能逃脱无常的命运呢?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易水河畔,一名刺客如此慷慨悲歌。两千年来,无数的人被这首苍凉悲壮的短诗...

  • 胡广生/每个生命都在不可知中被推向宿命

    命运的巨轮碾压而过,没有谁能逃脱得掉命运的追捕。宿命,是个让人觉得绝望的存在。 忘了是谁说的,人生本就是一场大逃亡...

  • 消极的心理暗示是黛玉不幸的致命原因

    风催雨送,花落人亡,自然界的生物和任何社会中的人,都是这个命运,谁能逃脱这个命运? 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认为“一年三百...

  • 自作孽。不可活

    人生的因果谁能逃脱。 劳荣枝一审被判死刑。这是绺由自取。当庭不服,提出上诉。上诉又能怎样呢?人生的因果谁能逃脱? ...

  • 举父

    举父 词·彭庸 谁能领悟 你心里的苦 无论如何挣扎 也逃脱不了命运的束缚 不愿退步 走未来的路 即使满身伤痕 无所...

  • 谁能逃脱时代的浪潮?

    余华的小说读来向来压抑,从《活着》,到《兄弟》,都是在疯狂的年代使尽全力的活着。 《兄弟》一书,既有文. 革中小镇...

  • 无法逃脱的命运

    (一) 七十年代的石洼村,有个李老头。家里的三个儿子都结婚了,就剩了老二李二蛋和一...

  • 逃脱命运的框架

    怎么就逃不出命运的挣脱呢? 今天难过,难过的不是生活本身,而是我的坏脾气又发作了,衣服晒在阳台找了好久没找...

网友评论

  • Angel李子汐:加油,你做的很好👏👏👏
  • 妙所:好棒!我也要进心理群:kissing_heart:
    沐沐周: @妙所 看心理专题介绍
    妙所:@沐沐周 早就不止两篇了,但不知道怎么加
    沐沐周: @妙所 投稿心理专题,收录两篇文章即可加群
  • 文心剑胆:点睛之笔是最后那句,很妙。
    不过说一下,蒸完桑拿,满身大汗去吹小风。那不是惬意的凉爽,而是摆明要收获疾病。轻则感冒,重则面瘫。
    文心剑胆: @沐沐周 😄😄😇
    沐沐周: @文心剑胆 嗯,提醒得很对,只顾写得畅快,没想到这一层
  • 云中荷风:有些事只是和父辈看待的角度不同而已,但浓于血的亲情一直都不会断
    沐沐周:@云中荷风 是,就是这个小小的角度问题,把多少人折腾得够呛,我也是白白赔了几缸眼泪才明白。
    好在,一旦想通,一通百通,岁月静好,阳光普照
  • 见伊:如果你认为苦是自己应得的,那么光必然会照耀到你身上。
    好喜欢这句!我不懂心理学,只看到,你接纳改变了自己,无形中改变了父亲。祝福!
  • 心向暖::+1:恨短暂,爱永恒,与父母和解,就是与自己和解!感同身受!
    沐沐周: @心向暖 千回百转后的,一点切身体会
  • 婉_霞:恩,认同你的观点,当情绪到来时,接纳所有的一切,包括内心最脆弱的自己。写得好👍
    婉_霞: @沐沐周 。恩,先要结纳自己所有的不完美,接纳逆境中遇到的种种灾难。希望用正能量去压倒一切邪恶
    婉_霞: @沐沐周 ,恩加油!朋友
    沐沐周: @婉霞1 当感觉到无能为力甚至绝望的时候,反而冷静下来了,静观,自省,绝处逢生
  • 八段锦:心疼,感同身受❤❤❤有些文章确实不能给老人看,选择性屏蔽,不然他们会想多。
    陌上红裙: @八段锦 两位妹妹都是心理学的老师啊😊!👍👍👍
    沐沐周: @八段锦 是啊,吃一堑长一智,费了好大劲,才圆满扳回这一局
  • 流失的青春:把你的留言区都看完了,特别欣赏你这句话:恨短暂,爱永恒
    沐沐周: @流失的青春 谢谢,如此用心,非常感动
  • 缘末:如果你认为苦是自己应得的,那么光必然会照耀到你身上。满满的正能量👍👍👍👍☕☕☕
    沐沐周: @缘末 心理群的晚安卡,这一句特别打动我,收藏了很久,终于用上了
  • 一缕阳光yg:👏👏👏👏👏从群里来给你喝彩!
    一缕阳光yg: @沐沐周 不客气
    沐沐周: @一缕阳光ylyg 谢谢
  • 无_念:你赢了!

    或许他曾经的某些方式,思维或者行为带给你某一段时间里无法擦拭的记忆,但他还是爱你的。

    给坚强勇敢的你点赞!
    无_念: @沐沐周 加油!
    沐沐周:@无_念 是,很自豪,虽然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这一场命运强加的战役,我还是赢了,用我自己独特的方式。
    恨短暂,爱永恒
  • 暖暖育儿家:我们的内心故事总会通过一些途径流动,Oh卡是很好的方式呢,同喜欢:+1:
    沐沐周: @暖暖育儿家 是的,故事早就有了,等着一张卡片激活
  • 流年芳华:和父母和解就是和心里的自己和解,是吧?
    沐沐周:@流年芳华 是啊,万物皆为自己内心的投射
  • 步绾:心酸着,总是对疼特别敏感,对温暖特别渴望。我潜意识里疏离心理知识,害怕知道了原因,却改良不了结果,宁可矇昧一些活着,是一种偏颇吗?
    沐沐周:@步绾 哦,如此说来,倒的确是应该选择面对,逃避,只会越逃越糟糕
    步绾:@沐沐周 境界是没有的。我最近也在想,逃避是因为放不下,炙烈烈地面对一次,也许就此豁然呢。
    沐沐周:难得糊涂,你这是大境界。当然,如果觉得人生有遗憾或者偏颇,试着去读些专业书籍,未尝不可。开卷有益嘛,读着读着,也许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 孟小满:同意你的和父母和解
    沐沐周:是,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我第一次,有意识的改变自己,不指责对方。一个月的努力,最终和解,我很高兴
  • 自由自游:沐美女,看过你写的父亲,虽然文字仍是那么优美,但比起奶奶的那篇有云泥之别,差别只有一字:情。父母无论怎样,对子女都是有恩的,顾念生恩,可和心中的那个孩子和解。咱们这一辈的父母,生下孩子后丢给老人养的太多了。这有当时社会的大环境,也有个人因素在内。如果在以往的痛苦中沉溺,将很难获得未来心灵的圆满。改变,从自己做起。💪🙂
    沐沐周:@自由自游 听说过这篇文章,我先找来学习
    自由自游: @沐沐周 梁启超有篇政论文《论政府与人民之权限》,可以拿给你老派的父亲看看,或许他能获得一些启示。🙂
    沐沐周:每写一篇文章,我都试图突破自我,而非重复自我。这样很难,很累。《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情感是恣肆汹涌的,《是谁,在你的视线里渐行渐远》,情感是克制冷静的。

    而这一篇,我试图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客观记录:矛盾冲突--努力和解--亲密关系最终修复,这样一个过程。

    虽然写的时候,几次哭得停笔,最终定稿,我删去了所有情感过于炽热的文字,足足删掉了两千字。学了些心理学理论,如果不能用于实践,不如不学。

    谢谢你真诚的评论,改变,的确是从自己做起,而且,已经在开始努力
  • 木头奶奶:👍👍👍真是个有天分的孩子。🌷🌷🌷
    沐沐周:夸奖的语气,好慈祥
  • 月儿上山了:明天还需看第二遍。
    沐沐周:谢谢
  • 月儿上山了:个性十足,深奥的道理,充满内涵的文章。
    沐沐周:一次真实事件的记录。生活总是比小说精彩
  • 虬田:谁能确定有几个人看?其实世界本无事。
    沐沐周:是啊,朋友圈充满魔力。好在,虽然庸人自扰,幸亏没有轻易放弃,一个月,我的单方面的努力,和解,最终成功。我很高兴
  • 爱瑋儿:我和父亲阴阳相隔,这是上天剥夺了我与他在此生和解的机会,这也是那天早上看到卡片终于忍不住痛哭流涕的缘故。亲爱的你还是幸运的,父亲还会给女儿发这样的短信息,这种普通家庭里最普通的理解与关爱在我的今生完全是奢望。
    沐沐周:@爱瑋儿:我试图从第三方的角度,记录:矛盾-修复-和解的过程,改变是单方面的,我不要求对方分毫。好在,一个月,我成功了。我很高兴
    沐沐周: @爱瑋儿 所以我要抓紧。遗憾越少越好
  • 南英子:姐姐,当我看到隔着一千多公里的时候,心里难受!
    祝安好!:sparkling_heart::sparkling_heart:
    沐沐周:生活就是这么无奈。
    好在,恨短暂,爱永恒
  • A寒秋:说到底,还是那句话,爱得深,才恨得透。就是因为各自太爱了,才会各自这么在乎。🙂
    沐沐周:恨,是刹那刹那,我用了一个月,最终修复,爱最终胜出,我很高兴
  • 断鹂:我们看到的世界都是我们内心的投射。我们看到善良,是因为内心有善良;我们看到贪婪,是因为内心有贪婪。

    和父母对抗,就是和自己对抗,因为父母各一半的基因组成了我。
    沐沐周:说得非常专业:+1:
  • 断鹂:读哭了,文字太走心!
    断鹂:@沐沐周 :pray::pray::pray:
    沐沐周:有些吃惊。这一篇,我试图从第三方的角度,客观冷静,叙述:矛盾-修复-和解,的过程。
    谢谢你能够看出文字背后,隐藏的深情
  • 芳菲晚:回头再看第二遍:smile:
    沐沐周:谢谢
  • 小婷半清:这张卡我也看到了,却不知该如何表达
    沐沐周:别怕,试试看,可以趁这个机会,梳理乱麻,走向轻盈
  • 洋芋丝丝:我也是选择性的发朋友圈,突然觉得,懂心理学的人写的文章好深奥好有道理,一般人无法理解内心想要表达的东西
    洋芋丝丝: @沐沐周 很有爱的沐沐
    沐沐周:@洋芋丝丝 接下来,我会选择文章,发给我所有的亲友圈。他们毕竟是我血脉相连的人,他们的喜怒哀乐,是我必须关心的
    沐沐周: @洋芋丝丝 学心理学,最大的收获是帮助了自己
  • 千年老妖婆:发朋友圈我会选择性的发,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沐沐周:是的,不过接下来,我将把选择性,放在文章上,而非朋友圈的人员。我的文章,希望获得亲人们的认可和祝福,因为,他们与我血脉相连
  • 疏林红叶:卡不卡?我不知道这个。写的还是我喜欢的。😊
    沐沐周:心理专题固定节目,每月两次活动。心理群“爱卡不卡” - 专题 - 简书 http://www.jianshu.com/c/2850d9dff75a?utm_source=desktop&utm_medium=notes-included-collection
  • 老草:沙发,要健康,也要快乐❤❤❤
    沐沐周:谢谢温暖的留言,会的

本文标题:谁能逃脱命运的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wgb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