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非常多沟通的场景问一句话,对方回复说“不知道”。当学生考试结束的时候家长忍不住想问下考得怎么样啊,这时通常能听到学生回复说“不知道”,这个不知道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还是学生其实压根就不想说呢。
不知道三个字的背后有什么样的含义。
当听到孩子说“我不知道”,你会做什么?
当你碰到“我不知道”的障碍时,你会做什么?
放弃吗,一直追问“你为什么不知道,你怎么会不知道呢”
深究下去,发现其实有很多种回应方式。
前戏:同步和配合对方,你不知道,只有先同步才能带领。
第一种情况:内在缺乏信息,响应方式询问:你是需要一些信息吗?你要什么信息才能知道呢?你知道如何去获取信息来让自己知道吗?
第二种情况:信息不足,响应方式询问:你还需要什么信息呢?你用的什么样的标准来知道是信息不足达不到呢?我们记住不被对方说出来的话带走,而是去探查话语背后的思想模式是什么?
第三种情况:内心混乱,这种情况是对方的知识、思绪纠缠,思路不清晰,而不是没有信息或者信息不足。响应方式询问:你不知道,是不是内在有一些混乱呢,那我们来梳理下,理一理头绪?
第四种情况 :没有排序确定优先级,且清晰,但是这些信息没有排优先级,不知道哪个是重点,难以做抉择,无法排序,这是和选择的能力有关。我们要辨认出对方这句“不知道”的背后有什么样的思想框架,以及思想矩阵,这样才能知道如何去帮助到对方。响应的方式询问:你是不知道先做A还是先做B是吗?
第五种情况:和情绪有关,因为害怕忧虑不敢说真相,恐惧知道。响应方式,去链接对方的情绪。你不知道有什么样的感受呢,你害怕知道吗?如果知道了意味着什么呢,对于要找出知道你有什么样的恐惧呢?探索对方的情绪状态。
第六种情况:和意志有关,压抑不让自己知道。很多时候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允许自己知道,知道后有恐惧,会带来知道相关的禁忌,无意识压抑自己知道。响应方式,你允许自己知道吗?你内心是否可以发一张允许的许可证呢?
第七种情况:自我不信任,不允许自己知道,不知道没有给自己允许知道的机会。响应方式询问你有多相信你自己呢,你信任自己的知道并且找出知道吗?
第八种情况:内心不愿意知道,说不知道是因为自己的内在不愿意,不愿意去面对知道,缺乏渴望和意愿知道。响应的方式询问你要知道吗?你愿意去知道吗?你准备好去知道吗?探索意愿度,尤其是面对自己的阴暗面。
第九种情况:相应方式,过于鉴定,把地图和疆域混淆。地图停留在纸面上、头脑里,和真实的土地不同,来源于对一些信息和知识的鉴定以及如何认定自己或者其他事宜上有出入。回应方式你的身份是否和信息绑定在一块呢?人被束缚在身份里面。身份是用来帮助我们活各种体验,而不是被这个身份带走。最常见的是:我是孩子父母,怎么能向孩子承认错误呢?这就是被“父母”这一个身份给束缚,内心有一个“父母是权威,不可冒犯”的信念锁定。
第十种情况:不安全感,对方觉得不安全,不愿意告诉你,和你分享信息会感到不安,暴露了自己内在的脆弱和无助,不想告诉我们她想知道的。回应方式当你和我分享这些的时候内心是否有足够的安全感,当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增进两人之间的信任感。
第十一种情况:对因无知,不知道是什么造成了这个体验,对原因认知不足,我知道这件事但是不知道它因何而来,内在的思想框架需要校正,回应方式你是在说不知道这件事的来源吗?
第十二种情况:内在扭曲,心里有一张扭曲的地图,阻止自己对一些事情的体验,,帮助对方先去理一理,你需要做什么让你理清内在的地图呢,列清单,还是来做一个思维导图?
第十三种情况:内在有盲点,探索对方内心的盲点,内在盲点阻止了对方去知道,比如说一叶障目,响应方式你是否对你的回应感到惊讶但是就是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呢?你觉得有没有可能哪个点障碍到了你,让你不知道呢?
第十四种情况:缺乏对一些事情的经验,在一些领域或者技能上还不成熟,回应方式在这些方面是否需要练习取得这个经验,练习多久呢,你知道需要做哪些练习吗?
第十五种情况:缺乏策略说不知道,回应方式你有策略来完成它吗?你需要制定怎样的策略来知道呢?
重要的是:当对方说不知道的时候,我该用哪种回应方式呢?
选择哪种方式去回应对方,关键点在于要倾听到对方的声音,听明白对方的弦外之音。如何才能听懂对方真正表达的意思,清空自己头脑的预设、评判、需求、标准,不是头脑里想着我要听到什么然后看对方是否回应到我想要听的内容,这就是典型很多人描述的我只想听到我想听到的,看见我想看见的。这步非常重要,先精准看见,再针对性给予,而不是为了回应而回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