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绪飞花

作者: 似山若水的自在时光 | 来源:发表于2019-08-01 15:01 被阅读90次

    ————文/似山若水

    夏天,我们总会情不自禁的想一些关于青春的故事(多半是往事)。

    脑子里一半来源于网络,一半来源于生活方面的真实现象。惯于思考的人,都会忍不住把自己转换为其中的某个角色,猜测、臆想过程和结局。

    一个人思考,如果在没有探讨的基础上,默默地想一些问题,结果很可能是固执和带几分偏见与执拗的。

    我们家每天的聊天场几乎都是在“吾爱吾家”的小群里,上树、青葱(突然想这样叫她)和我,聊得最多的当然要数我和青葱,无所不聊的话题甚至固化了我们这种闺蜜式的友好关系。我想懂一个人如被一个人懂得是不是世上最最幸福的事了?!我和青葱正是这样的关系。聊着她的青春,价值观、爱情观、世界观、人生观,我会常常情不自禁的想起相隔二十年多年前自己的那段青春与往事。

    话说1992至1995年间,当每次校传达室的门卫将有书信和汇款单(上个世纪最能冲击学生眼球的东西)同学的名字写在黑板上,为的是大课间出操后,学生们就会蜂拥而上看是否“金榜题名”了?读书时一直保持裸眼视力1.5的我,每次只要站在最后一排出操,我的名字准不会看错。耶!耶!耶!!我的,你的,她的……好玩的同学都用上了我的功能型“望远镜”。

    那时的友情,可以单纯到一起分享彼此的情书,读完你的然后又读我的,总之我是有这样的死党。说是“情书”,还不如说是一些形散而神不散的小散文,带你游历目光看不到的风景和心里最单纯的情感。

    那时的爱情,单纯得几乎不会说到一个“爱”字,单纯的书信往来,或者屈指可数的几次K啦OK厅一起唱唱歌,而且还是群唱抢麦的那种。

    那时的生活,周一至周五学习,周末不是窜校就是留舍洗衣服,写信什么的。写到这里,我突然又想起木心说过的这句话:“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那时候的我们渴望长大,虽然毫无知觉长大以后的模样、生活、状态等,但就是觉得一旦长大了就会实现许多理想,可以独立思考,主宰自己的命运。光阴似箭,岁月如梭,长大后才觉得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简单。长大容易,成仁很难。

    生活中需要加码的东西太多了,在五彩斑斓中人会变得越发疲乏,在飞速发展中紧紧拽住最重要的东西,好像有一个声音对你说,如果想要前进,必须检查“自重”,这也非是物理意义上的自重了,其实思想的包袱并不比物化轻。

    说一个当今社会在教育上非常典型的现象,虽然许多人都念着要给孩子减负减负,可面对一直以来的应试教育,面对每年的中高考,面对单位招考公务员、及各种考试选拨等等这些,哪一个理由不会把我们又驳斥回到原点?我们正是在这样负重下前行的,教育如此,工作如此,所有的交际亦如此。

    重点摘出一个“高考”话题来分享我近两年来的心得和体会。

    2018年是青葱的高考,理科616(一本上线分530),我想毫无保留地说说自己当时的心态和想法,高考结束第三天,我让女儿自己估分,她用她的模式估了600分左右,我说这都火烧眉毛了,过于保守不行啊(女儿的惯例)!只有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和评估自己的实力,预填志愿才有可行性,后来女儿直接说那就610分。我见她如此笃定和干脆,我想可能就这个分数了吧,后来我们也就按照610上10分和610分下30分这个区间来作志愿院校池的基础数据分析。

    根据近三年的一本线和区间意向院校录取线,我们把580分到620分这个区间的院校池整理出来,整理过程中,筛除掉我们直接不考虑去的城市,其实,反过来讲更直白,青葱除了北京、上海、杭州、苏州、南京这几个城市会考虑外,其他城市均不在她考虑范畴,一时间我们选出的院校池越来越小,特别是后来再结合自己的情趣与志向选专业,再权衡该专业在未来的热度和适用度,最后全部筛掉了985,略有几所211院校,但估计都是踩线进去,那些专业就有点像农贸市场七八点钟的大白菜,已经历经一天的脱水和挂卖,筋疲力尽的等着出售。第一次觉得,选择是如此地痛苦,而且每个阶段的分数都有不同程度的苦恼,这恬巧说明一点,人心总是难以安抚的,不好的想要好、好的想要更好、最难为自己的是那种,不好的还想要更好的更好呢。总之,高考一现,世间百态。考试考学生,更考全天下的爹娘。

    自2018年6月11号到6月26日期间,我和青葱几改几稿,综合地域、学校排位、专业分数排位(包括学科课程的设置)、兴趣,并结合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最后忍痛只留了几所寥寥无几的大学。记忆中:中央民大是第一所院校(录取时差2分,但这所是青葱最不心仪的,觉得里面除法学专业外,就没什么干货专业),现在就读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正是第二院校,是一所北京当地知名度和认可度极高的财经类大学。

    第三、第四……院校也就按同样梯度选了些务实的院校。一本预科填了三所,二本象征性的填了一所。就这样,我们在估分610的情况下,所的功课都没有白做,那些夜以继日的日子,我录电脑,青葱翻书查对应分数线,我们还一边百度搜官网考证其他数据。那半个月我们每天头不梳脸不洗就蹲在电脑前收集整理、做数据分析。6月27号晚我俩开始兴冲冲的填志愿了,我录电脑,青葱审核(院校名称、专业包括专业顺序、代码复核、是否服从调剂等等),这些都是我和青葱一起经历过来的,我们俩一起干活永远都是最开心又默契又有速度的。6月28号我们去学校进行当面确认签字环节,6月29号我们去了广州,6月30号迎战香港浸会大学在广州的面试。再有后来的后来,我们出国旅行去了两个国家,十余个大大小小的跨国城市,关乎一个夏天的重要话题——高考也就这样一点一点的淡出了我们的视线,接下来的日子就是亲朋好友的各种庆祝和分享。

    今年是我们小芝的高考年,小芝比葱姐小一岁多,两姐妹关系非常的好,比有些亲姐妹还要好,自懂事起,两小只就属于彼此爱护彼此心疼对方的那种。

    今年从小芝估分到志愿填报,我们也用了去年一样的方法,小芝实际得分只比她的估分少一分,你说这家两姐妹神不神?特别是小芝,啊哈哈……小芝今年也如愿以偿录到了自己的理想大学。

    其实,高考只是一个点,并非一条线,满分的高考也未必有满分的人生,这只是我们人生中必须要去经历的一个过程。正如高考填报志愿,我曾经或者说一直都在透彻地领悟着各种填报志愿的种种情景。通过小、初、高12年的学习,我们的产能,在经过高考相对公平的统一考试后,就像是公正后的通用积分(分数),而6月23号至28号期间,就像是这个特殊大卖场开售的黄金周,众多考生怀揣着兜里这点小银子(分数),小心翼翼地在这有限的6天,计划着这个分数该如何来消费?而大家都知道属于自己的机会只有一次,人人都希望用少的钱买到物美价廉的好商品,这是常态,但其中也有许多纠结的东西,正如,有些人想选“品牌”而无暇顾及“商品”,在人前说起有面儿,而有些人默默地选了务实而落地的东西,这好比只有自己穿了才知是否合脚的鞋。当然面子和里子都想要有的,那就得从三年前高一的时候订下宏伟目标,而且层层分解到各科的目标,并一直坚持不懈地为之努力,这样才可能让三年后的分数漂亮一点,选择更自由一点,眼界更开阔一点,人生的起步台阶就更高一些。

    八卦一下,青葱人生中的两次重要考试(中、高考),都是我替她估的分比她自己估的还要准,中考时,她估了823分(改革前最后一年满分880),我根据她单选、多选、估分的规律和原则,以及作文内容的阐述,我给她的综合估分是830,实际分数下来后一分不差一分不多。正好!一切刚刚好。这也正是我执意让她只填一个志愿(师大附中)的重要原因,当然她心意的是昆三中(原因那儿的新校区超级美),因中考是蒙分填志愿,不同于高考,在知晓分数的情况下填。但我对青葱过于谦虚的常态,为她中考大胆作的一个抉择。2014年828分的中考录取线(师大附中),青葱只高出2分,现回想起来我当时还是有些冲劲儿的(不把稳)。

    中高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点一点的褪去,但那些努力过的日子和那些爱(喜欢的学科)恨(讨厌的学科)情长的中学时代,你追悔过吗?“直至用时方恨少”,如果有一天,“我选择的东西很贵,我要去的地方很远,我喜欢的人很优秀”,那么你拿什么去维护你的本心和选择至爱?所以,让今天的每一个孩子为明天而战,不要再为昨天去买单。

    一位哲人说道:“绝对的光明和黑暗都会让你的眼睛看不到东西。”所庆幸的是青葱一直都在微光中砥砺前行。在下一个站点到达之前,那些关于青春的故事,关于青春的音符就让它随风飘散,与下一个努力的自己再次拥抱在一起!

    七月归去,八月已来。

    公元2019年8月1日 于 夏季·荷塘

    (第四改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思绪飞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yoq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