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说考试不代表孩子的全部,可是考试还是能够反映孩子过去的学习状态。儿子三年级第一次月考部分成绩都出来了,尽管事先就对他的考试成绩有一些合理预期,但看了他试卷的整个答题情况,深感任重而道远。
自我反思这几年我们对待儿子的教育观念上,存在如下几个大的问题:
1. 父母间对于孩子教育理念差异问题,都希望为孩子好,可是因个人成长环境差异、对育儿知识理解差异等问题,导致彼此对孩子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倾向采取的措施不同。也因此孩子经常利用父母间的不同观念寻求突破以达成自己的欲望。
2. 孩子学习动力问题,学习动力来自家庭学习氛围、来自孩子对兴趣的追求。前不久看到日本一个母亲陪儿子二战高考,妈妈在陪儿子复习时也在准备自己的大学梦,最终母亲考入东大,儿子考入早稻田大学。如果家庭里面没有学习氛围,我们自己每天回来看手机而要求孩子爱学习,这个要求本身就有问题。个人觉得父母应该先做孩子的表率,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对兴趣进行深层次探索的追求。
3. 发现孩子学习习惯不好时家长选择鸵鸟策略,没有针对问题及时寻求解决之道。
这些问题该怎么解?我自己没什么信心,尽管我最近几年看了很多育儿知识的书籍,可是若上面这个涉及夫妻间根本性问题不能解决,仅仅靠陪孩子用各种方法鼓励他很难具有长期效果。归根到底是如何解决夫妻间不同价值观的问题,活到现在我视乎明白了古人为何说门单户对,其实本意是相同价值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