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

作者: 贺爷 | 来源:发表于2018-03-02 23:14 被阅读0次

一、阅读动机

我想从这本书中,找寻,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情况和原因。

我想了解,在中国主流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下,过年必然被催婚的原因。

二、收获的点滴

  乡土社会在我心里,更多的是场景化的情境。 一栋栋黑黄的木屋,曲折蜿蜒的羊肠小道。

    晴天尘土飞扬,阳光中满是黄土;雨天,泥淋小道,专门负责给鞋子染上黄色的图层,唯有依靠,老祖宗事先铺就的青石子,蹦跳前行。偶尔回一次老家,木房子总能激发我无穷的好奇。最喜欢我窝在墙角的木柱下,抬头望着高高的屋檐。

   乡土中国除了木制结构的屋梁,更多是平衡制约的人情关系网。这个社会以血缘关系为连接,熟人为节点,自我为中心往外扩散。

   最看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父子,氏族,朋友(同性之间)。亲情和友情,仅限同性之间的感情,是受到推崇的。跨越性别的情感,必然是受到压制,尤其夫妻之情。在乡土社会的演化之中,它发现,同性之间的感情最能巩固社会关系的稳定。相反,异性之间,需要突显个人特色的爱情,太容易崩塌乡土社会关系的基石,从而受到压制。

     在乡土社会中,就是一张纵横交错的关系大网。每个人都只是网络中的一个结点。每个个人的关系网随着它的出生而自然建立,乡土社会中的人们唯一能接受关系网自然变动的时机便是出生和死亡,人为变动时机仅为联姻。死亡并不意味着这片关系网这块区域的瞬间崩塌,只是会变暗,慢慢消散。当然需要的时候,依然可以,发挥余热。

  乡土社会,最值钱的便是个人出生自带的关系网络。

  带有明显个人特色的爱情,之所以无法被乡土社会所包容。这种感情,太容易让个人挣脱已成的关系网络。

   乡土社会的婚姻更应该称之为联姻。

   中国人男女之间的爱情,受到了乡土社会千年的压制。现在突然开放,没有了乡土社会一系列的限制制衡,制造了一桩又一桩啼笑皆非却无力改变的事件

写到这里,突然能够理解父母的逼婚。但是不会接受父母没有理由的逼婚。

30岁之前,女生必须把自己嫁掉的论断,因为女人也就是提供一个子宫的功用。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情,是两个巨大关系网落的重新融合。乡土社会的格局,差序格局仍然对现今的社会产生影响。

(3月计划:重读《创新者的处方》)

相关文章

  • 《乡土中国》读书心得

    《乡土中国》读书心得 2018.08.11 社科4号大厦.沈阳梦想 从《乡土中国》到现代中国 看完了《乡土中国》,...

  • 《乡土中国》——乡土中国,中国乡土

    中国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生于斯,从他们出身的那一刻,他们的籍贯、血缘、地缘便是你...

  • 读书感悟 17行政1 张佳蓉的171321126 1886800

    现代化遮不住的乡土性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

  • 《乡土中国》书评

    乡土中国 看完费孝通教授的《乡土中国》感触颇深,费孝通教授作为中国社会学奠基人,所作《乡土中国》则是中国社会学的入...

  • 2019.07.29 听书笔记

    《喜马讲书·乡土中国》 《喜马讲书.耶路撒冷三千年》 《喜马讲书.论美国的民主制度》 《乡土中国》研究中国乡土社会...

  • 费孝通《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如何操作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知识清单+导读设计及试题竞选 《乡土中国》阅读清单 一、整体把握 《乡土中国》是著名社会学...

  • 《乡土中国》读后 ①

    之前听樊登老师讲解《乡土中国》觉得甚至有趣,于是便买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纸质书来看。 《乡土中国》是薄薄的一...

  • 读书笔记|乡土中国(一)

    《乡土中国》费孝通 乡土本色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开篇这一句,统领全文。这里的“乡土性”究竟是个什...

  • 回归乡土社会

    回归乡土社会——读《乡土社会》有感内容提要:《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老先生研究中国基层社会传统的社会学著作,浓缩了中国...

  • 现代化遮不住的乡土性

    现代化遮不住的乡土性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土中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ypz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