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听樊登老师讲解《乡土中国》觉得甚至有趣,于是便买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纸质书来看。
《乡土中国》是薄薄的一本书,只有120页,但是却非常通透的对我们中国的乡土社会作出了近乎完美的解读,樊登老师讲解的时候加入了大量的案例,所以整本书听起来十分有趣,不费脑,但是当我买了纸质书来读的时候,却觉得有点吃力。
《乡土中国》可以说是一本纯学术的书籍,它是费孝通先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教书的时候所讲的“乡土社会学”内容整理而来,最早发表在《世纪评论》,分为14期刊载。
《乡土中国》书中的内容绝非费孝通先生想象而来,他当时带着学生走进乡间田野,一面探索一面讲解,有点像“实验教学”。本书在初版时,费孝通先生还对读者做了恳切的说明:由于刊物的编者“限期限日的催稿,也不能说是完稿,只是一段尝试的记录罢了”。由此可见先生之谦虚。
这本书的论点很多,论据更是充实。但是有一个前提是,这本书所讲的乡土中国和社会只适用于80年代之前,对于今天来说,很多是过时的,不合适的。
那为什么还要看这本书呢?因为我们今天依然活在乡土社会,即便我们很多人已经身处农村,但是我们的心,我们的精神还是乡土社会的,所以我们必须了解。
由于本书的要点太多,所以只能一点一点的写,可能后面会写好几篇,如果有人喜欢的话。
所以今天就先学习第一章:乡土本色。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的社会是乡土性的。”这是《乡土中国》的第一句话,也是定调的一句话,为什么中国的社会是乡土性的?因为中国几千年一直是农业社会,靠农业谋生的人是黏在土地上生长的,所以他们的乡土性的。
比如游牧民族,他们逐水草而居,飘忽不定,但是对于靠地谋生的人来说,做不到,因为地不可移动,长期和庄稼打交道,靠着土地生活。
我们的文化中有关于土的成语也很多,比如安土重迁、半截入土、故土难离、土生土长、水土不服等等,而且从这些成语里我们也能看到文化的影子。
比如安土重迁,就是说住惯了本土本乡,不习惯迁移;再比如故土难离,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难以离开;还有水土不服,去到别的地方不习惯那里的风俗饮食等等。
我们从古至今,一个村一个镇,几乎都是世世代代居住在此地的,大的变动非常少,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的人口是不流动的,比如一个村子就200墓地,经过几代人口增加,增加的人口必然要去开垦新的地方,但这也是相对在比较近的地方,不会走很远。
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聚村而居。虽然从农业社会本身来看,耕种农田本身无须很大的合作,最多是男女间的分工,如女的插秧男的锄地等,这种与其说是合作,不如说是农忙时帮忙,古代更常见的模式是男来耕田女来织布。
然而中国人群居大抵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每家耕地都少,聚在一起住,住宅和耕地不会很远;二是需要水利的地方人们需要合作;三是为了安全,人多容易保卫;四是后代继承耕地或遗业,人口一代代发展起来,容易形成大的村落
如此,中国的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一个村是一个单位,小到几户大到几千户,村落之间是孤立的,但是村落的人之间是熟悉的,加之人口流动性小,于是乡土社会变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一生都活在这个地方是常态。
在这种情况下,村落里的人都是熟悉的,每个小孩都是别人看着长大的,这是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社会。一个小孩子生下来之前,这个村落的环境就已经存在,而他所要做的就是熟悉身边的人、事、物,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这个过程就是《论语》里讲的“习”,“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悦乎”是描写熟悉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由,这和法律保障的自由是不同的。
就是说,我们从小生活在一个前人已经创造好的社会环境中,因为我们所生活的乡土社会变动小,前人所经历过的事情,我们也会经历,前人所要解决的困难,我们也会遇到,那么只需要听前人的经验就可以了,学到这些经验,当然还有礼俗,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乡土社会中生活的自如。
还有一点,因为我们是熟人社会,所以我们很多事情里,找人办事情只要打个招呼就成了。乡土社会里不需要法律,因为会从熟悉得到信任,因为这是我们从小习得的规矩。
除了熟悉人,乡土社会里的人对“物”也是熟悉的。农村看见蚂蚁搬家,就知道要下雨了,哪个节气种什么,农民比谁都清楚。
但是这些熟悉在陌生人面前是用不了的,在我们今天这个社会更是用不了的,今天的“土”已经变成了贬义词,“土气”“土包子”是骂农村人的话。社会的急剧变化,很多东西早已不再适用当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