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100天阅读挑战
38/100《给内心的小孩儿找个家》4

38/100《给内心的小孩儿找个家》4

作者: 珍小珠 | 来源:发表于2018-07-02 00:58 被阅读0次
快乐需求

无论是成人还是小孩都有追求快乐的需求,然而太过于放纵而一心只追求快乐,不能忍受一点沮丧,过度沉迷于享乐,将会给将来成人的生活带来很多麻烦。因为承认的世界是公平的,没有人会一直满足你的所有需求。而且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暂时抑制自己的欲望才能维持或者得到长久的快乐。比如,我们需要抵制住美食呢诱惑,来保持身体的健康和体型的良好。

弗洛伊德将人的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

而以快乐为原则的就是本我的需求,需要被满足,但是也不能完全不受约束地,毫无选择地被满足,它需要受自我的控制和调节。

如果孩子的快乐需求被过分的管制和打压,可能会导致孩子要么屈从于父母的管制而形成反对享受,强制生活的人生信条;也可能会导致孩子与父母作对,而变得缺乏纪律,过度沉溺与享乐。

所以该玩耍的年纪还是要玩耍,否则,在该玩的时候不让玩,可能导致孩子一生生活无趣缺乏活力和创造力,又或者一生都在弥补那段缺失的玩耍岁月。

自我价值及认知度需求

对认知度的需求是与生俱来就有的,无论是成人还是小孩。

自我价值感低的人,会更多的需要外界的肯定,也就是他对外界认知度的需求比较强烈。相反,自我价值高的人,对外界认知度的需求则相对较少。

孩子通过照料者的行为和态度来辨认自己是否受欢迎,是否有价值,自己是“好”还是“不好”,就像镜子反射一样。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大卫·史纳屈称这一过程我“镜像自我感知”。

自我反思

两个例子:

例子一:

高中有很长一段时间有过这样一种状态:每次玩耍后就会很自责,觉得自己怎么可以如此贪玩而不抓紧时间学习,严重的自责心理,让我开始更加的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觉得自己将来肯定考不上大学。而每次都经不住玩耍的诱惑,玩耍的时候想着学习,学习的时候又想着玩,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导致我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成绩都提不上去。

这其实,是一种矛盾心理,我不接纳自己贪玩的一面,又无法完全控制自己不讨厌。我无法平衡自己追求快乐(本我)的需求以及要求自己努力学习(超我)之间的矛盾,所以导致自己痛苦不堪又两方失利。

例子二:

我会对夸奖过我的人印象深刻,并能够清楚地你得对方夸我什么。就算当时觉得对方只是客气或者觉得对方有些夸张,自己也矢口否认,可是,我的内心其实是愉悦的。

相关文章

  • 38/100《给内心的小孩儿找个家》4

    快乐需求 无论是成人还是小孩都有追求快乐的需求,然而太过于放纵而一心只追求快乐,不能忍受一点沮丧,过度沉迷于享乐,...

  • 35/100《给内心的小孩儿找个家》

    童年的经历会形成一种信念,积淀在潜意识里,深刻地影响我们的感受、感知和行为。 凡是经历的都会留下印记,“内心的小孩...

  • 39/100《给内心的小孩儿找个家》5

    1、童年时期,孩子的基本心理需求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重视和理解,那么,在在以后的岁月里,他会采取一切手段,做更多的事...

  • 37/100《给内心的小孩儿找个家》3

    关系需求 如果童年时期因为父母或者其它重要他人的忽视、拒绝或者虐待,而导致关系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就会对孩子的心理发...

  • 给内心小孩找个家4

    内在小孩保护策略: 1.追求和谐与过分迎合:天性?内耗,真实的需求被压抑,很多人会喜欢你自己但自己内心并不快乐。你...

  • 给内心找个家

    最近每天都很忙,忙里带着充实和满足。是用自己的能力去做的事情。例如给孩子做饭,洗锅,收拾家。 虽然读者看起来觉...

  • 《给内心的小孩找个家》正文4

    流浪的阴影小孩,我愿意陪你走上回家的路 每个人都向往一个地方,在这里,他可以完全放松,成为他自己。 亲爱的书友,大...

  • 36/100《给内心的小孩找个家》2

    原始信任 在生命的最初6年里,如果我们感觉自己是被爱的,是被这个世界接纳的,那么我们便会感觉到自己是安全的,这个世...

  • 给内心的小孩找个家

    前段时间因为生活工作上的一些事情,向一位长者倾诉。他劝解之后,说了一句话瞬间触动了我的心。他说:“每个人的心里都住...

  • 《给内心的小孩找个家》

    那日心情不太好,一个莫名的快递短信意外的降临到我的手机。我莫名的向快递站走去,也算是散散心。 当拆开快递的那一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8/100《给内心的小孩儿找个家》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yqk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