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研究成果的表达有哪些视角?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视角,谈谈自己的理解。
课例研究视角有三类:
第一类是执教者视角,把上课的过程作为研究切入点。
第二类是观察者视角,用“蚂蚁之眼”捕捉学生学习的真实历程。
第三类是班级治理者视角:将研究变成重构班级生态的过程。
选哪个视角?
如果是以前,我一定会选执教者视角。因为在平时的教研活动,无论是听课,评课,公开课还是课例研究等教研活动中,如果只是作为听课老师,他的参与度是非常低的。要想全面了解这个课以及全面了解学生,有比较大的进步的话,作为执教者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上了几次公开课之后,我发现其实作为执教者,更多的提高的是教学的技能,但是课堂中出现的生成性的问题,解决得并不是很好,更加没有可能彻底解决。
所以我想试试作为观察者。当然作为观察者观察其他老师的课是一个途径。也许我可以观察自己的课堂,现在的教学手段很多,比如说有录播课,视频课。我不仅可以作为一个执教者来上课,同时还以作为一个观察者来观察我自己的课堂,也可以作为一个观察者去观察其他老师上这节课的情况,作为一个同课异构来处理。当然我还可以去作为一个观察者观察其他名师上同样内容的课,他们是怎么处理的?也许这样我课堂上生成的问题就能够通过多个途径来解决,也可以通过多个途径来反馈,会有不同的思考。
其实我还想试试班级管理者就是班主任这个角色。只是很可惜呢,我近几年没有担任班主任,但是前几年我当了班主任,并且做出了很多有亮点的地方,也有一些事情对我的感触特别深。所以我在想,有没有可能,去回顾这些做出来的事情,整理一些经验出来。就是我可能也是一个观察者,站在几年后,去观察、反思以及回顾我前10年或是前几年班主任管理的工作。不知道这样可不可以?
当然虽然我现在不是班主任,但是其实我也可以站在一个观察者的角度,德育工作者的角度去观察班上的一些比较特殊的学生,记录一些特殊的案例出来。然后形成一种学生的个案,去总结、反思,寻找一些共性。不知道这个是不是也是课例研究?
(阅读第二章 教师成为课例研究者P49-59 所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