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滚动栏里的热搜新闻,才发觉今天又是新的一周,两天周末晃眼就过去了。昨天睡前还在感叹周末因为起床晚,完成固定的晨间书写,然后就到吃中饭的时间了。
时间被分割成碎片,总是觉得一天没做什么事情就过去了,睡前总会有些叹息,这样过日子是不是有点太浪费时间?似乎每天的时间利用率就决定了人生追求幸福的速度,莫名感到恐慌。
大概是这样的失控感让我源源不断地产生焦虑,如果用前几年特别流行的“活在当下”来说,不再将时间利用率作为衡量标准,而是用充实、开心、满足这些感受作为衡量标准,那么就能化解这些焦虑,瞬间就觉得时间并没有白过了。
这个周末完成了一个拖了很久的任务,将家里所有的衣服进行了盘点,整理出15斤要捐赠掉的衣物,整个人都感觉轻松不少。
有很长一段时间,觉得衣柜里塞满了衣服,但就是找不到想穿的。看到那些因冲动消费买来没穿几次的裙子、衬衫和西裤,很是发愁,不好的情绪和自责的声音也在涌动着。
堆放了很久的衣服一般是价格不低,但日常穿着会过于正式或者不太舒适,所以才会一直被闲置。好看与舒适,我毫不犹豫选择后者,日常总是穿运动裤和宽松短袖。好看的衬衫搭配西裤和喇叭裤确实能让人看起来更精神,但是舒适度明显下降。
穿衣风格也是能反映一个人的价值观和性格吧,我显然属于贪恋舒适的类型,追求轻松随意的人生。
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现在还能清新地记得面试第一份正式工作的时候,特意去买了一双高跟的靴子、一件驼色大衣和一个简单的斜挎包。专门准备的这一套职业装备确实让我看起来成熟不少,顺利获得了工作机会。
从总部的写字楼到分布的郊区工厂办公区,最后冒着寒风冷雨拖着沉重的步伐走了一两公里到达公交站的过程中,双脚被靴子磨出血泡的疼痛远比面试成功的幸福要强烈许多。
到了学校门口,还得强忍着脚痛一步一步挪回宿舍,中间对边上一起去面试的男生开玩笑说,如果有人能背着我回宿舍,我就把工作机会送给他。
相似的疼痛在几个月后,我去面试银行工作的时候又经历了一次。下了公交车回家的路上,停下几次把鞋脱下,看着血肉模糊的脚后跟,我特别想赤脚走回去。可那时的脸皮实在太薄,最后还是一瘸一拐拖着受伤的双脚,平时走10分钟的路程,硬生生走了半个小时。
在那次脱下高跟鞋之后,我发誓再也不穿了。
真的,从此就再也没穿过,工作也往更加轻松自在的方向去选择。
当我习惯了舒适的平底鞋,再让我穿起那双磨脚的高跟鞋,肯定是不愿意的。
难道就没有办法兼顾好看和舒适吗?人生也没有可能兼具充实和幸福吗?
我想,会有的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