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 篇
天知道,我从来没有把此作为人生目标,更没想过做一个完美妈妈,差不多就行了,孩子需要自己去成长,我们陪伴就好。毕竟,更重要的是,我们有自己的人生需要去实现。
用行动做一个认真“活出自己”的辣妈!
孩子,是我们这辈子收获的最美好的存在。因为他们,我们每天都在成长,因为他们,我们遇到了更好的自己。武志红曾说,孩子,是我们找到自己、自我成长的第二次机会。我深深地认同这句话。
我看了很多书、学习了很多育儿和心理理论——比如松田道雄《育儿百科》、孙瑞雪《捕捉儿童敏感期》、武志红《为何家会伤人》系列、《儿童的秘密》、《最好的教育是陪伴》……只为了一个目标,让孩子在一个健康有爱的环境下自由成长。说实话,在小家伙两三岁之前,我是“看”得很紧的。因为看惯了中国式亲戚对于孩子无意识的“言语糟蹋与伤害”,我不忍心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承受这一切——比如“宝贝,你爸爸妈妈怎么没来啊,他们一定是不要你了。”“宝贝,来,叫我一声,给你一颗糖。”“宝贝,你爱爸爸多一点还是妈妈多一点啊?”……于是,我顽强地为她撑着那把保护伞~
看到这里,你一定会想,那你一定是一个为孩子“鞠躬尽瘁”的妈妈吧。但是,天知道,我从来没有把此作为人生目标,更没想过做一个完美妈妈,差不多就行了,孩子需要自己去成长,我们陪伴就好。毕竟,更重要的是,我们有自己的人生需要去实现。孩子出生后,我从来没有忘记自己要的是什么,也没有因为她,而不去实现什么。因为我知道,未来某一天那一句“孩子,我为了你,什么都没有做!”或者“孩子,你是我最大的希望。”——我们的孩子没有责任背起这样的责任,这更是对她的不公平!
很多家长,自己活成了烂泥,却苛求子女成龙成凤。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的身上,把自己的“未完成”全部压在孩子身上。我想问,这是你的梦想,孩子凭什么替你去完成!你自己小时候不好好学习、现在不努力工作,凭什么要求你的孩子要好好学习、努力工作呢?你自己活得乱七八糟,凭什么要求孩子要这样要那样的优秀?……
所以,我一直不觉得自己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因为“伟大”这个词,让我想起的是“任劳任怨”“为孩子而活”——这是中国“伟大母亲”的形象,而在我看来,更是中国母亲的悲剧。
放手之后,孩子依然懂事依然快乐!
在孩子大概三岁左右,我开始学着放手,我不吝啬时间去做我自己喜欢的事情。跑步,瑜伽,阅读,写字——因为我知道,三岁的她已经有能力分辨和判断一些事情,也开始有能力保护她自己了。比如,她知道爸爸妈妈永远爱她,绝对不会抛弃她;她会告诉别人,她爸爸妈妈都一样的爱;她也已经不会因为长辈的一个玩笑而任性被摆布了~
我一直记得一位同事语重心长地跟我说的一句话——“你可别对你家孩子太严格了。”——的确,我职场中一贯的处事风格,确实容易给人一种“严厉母亲”的形象幻觉。但是谁又能想,原来,我对小家伙一直是“放养”的呢?——除了十个月左右开始的每晚“讲故事时间”;除了每周末/节假日出去“走世界看世界”——我发现,在她身上,我们并没有花太多其他的时间和精力。
小家伙在香港的幼稚园是属于课业相对较多的(当时拿到三个Offer,这个幼稚园是她自己选择的)🎉。我记得第一个月,我是与她一起完成每一天的功课的,毕竟,她是班上最小的那个,毕竟,她是跳级读了K2(K2类似于内地的中班,香港上学早于内地一年,因此一到香港,根据年龄,我们直接上了K2)。之后,我就放手让她自己折腾了。平时偶尔管一下,也主要是对她习惯的调整,比如写字坐姿舒不舒服?眼睛是不是离书本太近了?……才三四岁的孩子,让她觉得幼稚园好玩、功课有意思才是最重要的,管她做得好不好、笔拿得正不正确呢?——就在这样的心态下,我却惊喜的发现,小家伙不仅有比较好的做功课的习惯,功课居然都还完成的不错。
每天中午放学回到家(香港的幼稚园是半天制),我们之间的对话大致不外乎这些:“妈妈,今天老师又表扬我了。”“那么棒,老师表扬你什么了?”“妈妈,今天我的好朋友跟我分享这个了。”“好啊,那你怎么做的呢?”“妈妈,我可不可以先做完功课再吃饭呢?”“先吃饭吧,吃完再做好啦。”“妈妈,你看我写得好不好?”“很好,越来越好啦。”或者“妈妈,我可以先玩一会儿再做功课吗?”“当然可以,不过我一会儿要去学校啦,你确定自己会完成吗?”“会的。”“好的,那你先玩儿吧。”……充分的尊重她的能力和相信她的自律,培养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负责”的责任心✨。
一般我都会在下午三四点出门,有时候课业忙,则会中午吃完饭就走,那时,我一定跟小家伙商量“今天有很多功课,妈妈可以早点去学校吗?不然做不完就不好啦。”这时她往往会这样说“好的,你去吧,我也会做完功课再去玩。”或者先是小撒娇一下假装不让我走……
昨天,我无意拿起一份她已经完成的功课,作业纸上写着“下面的词语哪些是工具?哪些是食物?请连线。”家里请的菲佣是不懂中文的,我看了一下,答案居然完全正确。我好奇地问小家伙,你自己做的吗?她说,是啊。我每天都是自己做的,Mary有时候会帮我学英文……
不经意间,小家伙居然已经认识了那么多字;不经意间,她已经可以自己独立做功课了~不经意间,孩子已经向着她自己认为好的方向在发展了,而那个方向,她的参考就是她自己的爸爸妈妈。我一直坚信,言教不如身教,我喜欢看传记,看过很多成功人士的自传,事业的忙碌令得她/他们其实并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陪伴和教育孩子,但是,她/他们的孩子却如同他们的父母一样的出色。为什么呢☕️?
如果你侥幸可以去追求自己所喜欢的未来,千万不要错过!
吴晓波说“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个国家、每个时代、每个家庭的年轻人都有权利去追求自己所喜欢的未来。所以,如果你侥幸可以,请千万不要错过。”所以,我很努力的去保护我这点“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梦想与坚持。喜欢是我们付出一切的前提。只有真心地喜欢去做一件事,你才会去投入,才会不抱怨。
虽然,在过去的职场中,我顺风顺水,年纪轻轻就戴上了“总监”的头衔。但是,我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卖力”的员工。请注意,我写的是“卖力”不是“努力”。除了入职的第一年,为了适应新工作新环境,同时没有家庭的牵绊,于是大部分时间加班到九十点那是正常的。至于后来,当工作开始顺手,当有了家庭的责任之后,我是很少加班的,我的部门也是很少加班的,我是一个倡导效率的管理者。当然,除了个别特殊情况,比如,工资核算和发放日,我会陪着负责的同事到最后,哪怕只是坐着陪伴。因为,我认为,那是我必须做的。
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卖力”的员工。工作从来都只是我的一小部分,我的心永远在外,我有自己的事情。或许是因为,我一直在寻找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于是,自然不愿意在一些事情上多花宝贵的时间。
对于时间,我一向是吝啬的。“只要是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这是我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价值观,但是,这是我一直的看法。所以,我绝对不会为了省几十上百块钱,在网上各种比价挑选;我也绝对不会为了看场演出通宵排队;我当然也不会因为看中的物件目前没有折扣而打道回府下次再去——因为,对于我而言,时间太宝贵了,既然可以用较少的钱可以解决,我为什么要自己去排队,我为什么要花我那么多的时间去比价?我为什么不早早享用物件而要折腾再跑一次~
后来,当我开始重新写字,我突然发现,原来,做自己真正喜欢和觉得有价值的事情时,是不会吝啬时间的。比如,在写字的时候,我是不会希望时间赶紧过去文章赶紧写好的。因为,每一个字,都是我真实的想法、真实的思考、真实的感受,这是一种自己与自己的交流✨——。
有人说,原来生命从头到尾都是一场浪费,你需要判断的仅仅在于,这次浪费是否是“美好”的。是的,从某种角度上来讲,生命本身就是一场浪费,因为,没有人能够定义“不浪费的人生”是怎样的。更何况,一件事是否美好、是否有用,更是一个非常主观的判断,既然“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那么,何乐而不为呢~
后 记
我的文字,总是跟我的思绪一样,飘忽的很快。每一次写到结尾,文章本身,总是跟初衷不一致。我想,写字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任性和私人的事情,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爱写什么就写什么,所谓“思绪到何处,文字即到何处”,何必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呢。大家且看且包容~
版权说明:本文为原创作品,欢迎转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