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要不要教育小朋友谦让,分享?
有些家长会教育孩子要懂得谦让,懂得分享。
有时候小朋友不是很愿意分享,但最终还是会把东西给出去,甚至看到比较强势的孩子想要自己的玩具时,也会主动给出。
时间久了,小朋友在不情愿给完别人玩具后,回家会找借口发脾气。
什么原因呢?
有情绪表示她不是很愿意那样做。
建议处理方法:
问问孩子:
“是不是因为不情愿给别人东西?”
然后告诉她:
“那个东西属于你,你有决定权。只有你觉得乐意分享,或者把自己东西给别人无所谓时,你才可以分享,不要勉强自己。如果别人勉强你,你就对他说‘不行’。”
要强调所有权,孩子才会保护自己,才不会别人叫她做什么,她都说好。
其实,妈妈原本的“教育”就错了。
妈妈的示范(明明不喜欢也勉强自己),特意教导孩子“谦让”,让她不要说不,导致谁都可以开口要走她的东西,孩子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也没有真正的所有权。
这是在教孩子讨好别人,别人只是想想,还没开口,她都主动迎合。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很难对别人说不,任何人都可以影响她。(心理会有很多压力,分享变成一件“妈妈为了面子强迫孩子” 做的事情)
当妈妈的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表现得很完美,很有面子,这样表示我们教得够好。
很多东西跟教得好不好并没有关系。
和孩子多大,他现在可以做到什么有关系。(成熟、懂事、大胆,有些是超过孩子年龄范围之外的过高要求)
要允许孩子有一个成长的过程。
每个孩子的特质都不同(有的孩子很容易被教会“分享”,但他一定有难教的部分)
如果父母要求孩子什么都好,那就是强人所难。
无论什么时候对孩子进行品格教育,父母亲在生活里的示范都是最好的方法。(勤奋、负责任工作的爸爸妈妈,永远不用教导孩子勤劳,孩子从小每天看到的事情,都会对他有耳濡目染的影响)
如果孩子看到爸爸妈妈对待朋友总是很大方,乐于分享自己的好东西,他长大后自然会效仿。
没有特别去教的事情,孩子接受起来最没有防备,最自然而然。
孩子不会做父母讲的,只会做父母做的(用嘴巴讲的道理,来自头脑,只会进到孩子的头脑里,进不到心里,成为不了生命力的一部分)
如果父母亲用心,用身体去做,就会进到孩子心里(当孩子遇到类似问题时,他的身体,他的心会自然而然地照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