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听范老师讲《庄子今注今译》随记(四)

听范老师讲《庄子今注今译》随记(四)

作者: 欧小丽 | 来源:发表于2024-01-17 16:22 被阅读0次

《齐物论》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

【记录】

01

【范老师说】因为人以自我为中心的特性,所以从自己的角度看都是对的,从你的角度看到的是错。本来是没有谁对谁错的问题。

【观照】我们都是给自己找理由的。每一个问题,我们都有自己的抱持。当有人提出和你相反的意见时,可能你会想尽办法,证明自己是对的。

想起自己曾写过一篇作业,有一个观点:教室里拆除讲台。

讲师评语如下:建议的话就是对于惯常的说法要多加思考,比如教室真的不需要讲台么?教师的确需要走下讲台和孩子们平等交流,但在学习中同样需要“权威”式的表达,而且学生也可以人人走上讲台去展示。一个更高的地方,是激励人向上努力的方向,讲台仍是需要的。

从看到评语的那一刻,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谁更需要讲台?这是惯常的思考么?

我们学校从2010年建校开始,教室就没有讲台了。这些年,也去了一些学校,教室没有讲台的占了大多数。我们也习惯了没有讲台的教室,从安全角度考虑,至少不会因为讲台有一定的高度被绊倒。当然,这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也刻意去搜索了一下这方面的资料。大致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支持拆讲台的。比如这篇文章《厦门这所学校把讲台统统撤了,没讲台老师咋上课?》,里面有一段话如下:

校长说撤掉讲台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没有了讲台,可以让老师走到学生中间,拉近师生距离,便于交流。最重要的是,我们期待的是改变一种课堂模式,把课堂上的授课者,变成课程的组织者、引导者,把课堂变成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不再是以教为中心的课堂。”

拆了后,教师由开始的不习惯变为接纳:

由于没有讲台,她试着迈开步子走到学生中去,加强和学生的互动,慢慢地就发现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学习空间更加开放,学生对课堂的感知力也更强了。她很享受这种和学生共同生成课堂的感觉。

学生的感受如下:

“过去上课时,老师躲在高高的讲桌后面,很有距离感。现在,老师就站在我们中间,感觉好亲切!”

我们学校的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没有讲台,自然也就不能进行对比。

还有一篇《为什么改一改教室空间,学生就主动学习了呢?》,有关文字如下:

教室没有讲台,目的是为了去教师权威化、中心化,使教师走进学生中。

从以上文章可以看出,拆讲台的目的是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空间,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这样教师也有更多时间走进学生。

一种是持反对态度的。比如这篇文章《讲台非得要“拆”吗?!》,有关的文字如下:

讲台确实有它的实用价值,一是便于教师观察全体同学。站在讲台上,教师俯视学生,学习状态一览无遗;二是便于学生观察教师。坐在讲台下,学生仰视教师,音容笑貌同样一览无遗。

对于作者所说的“互相观察”一说,我是不赞成的。因为大多时候上课时,老师是站着的,学生是坐着的,这本来就有高度差。这个高度差,完全可以实现作者所说的“互相观察”。

当然,对于拆掉讲台,最大的质疑在这里:

拆掉讲台真的能让课堂发生变化吗?至少我见到不少这样的课堂,教师没有站在讲台上,甚至教室里都没有讲台,但教师依然控制着话语权,依然是“一言堂”的课堂,只不过这中“一言堂”更具隐蔽性,因此更有杀伤力。

看上去,拆掉讲台的确是一种形式,但这种形式的背后,传递的一定是一种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至于上课的教师是否在执行,这只能是学校教师培训或者学校管理的问题,并不出在是否有讲台这个形式上。这就好比吃饭时,给学生发放了筷子,但有的学生不用筷子,直接用手抓,这不代表筷子发错了。

再者,如果现在我们还在强调教师权威的话,可能教出的学生还是会和我们这一代人一样:只能被动的听,不能主动的质疑。

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师的权威有一段话大致如下:教师的权威来自于孩子的信任,而孩子的信任来自于教师对孩子的爱、信任、关怀和智慧,这种智慧表现在对孩子无力自卫状态的深刻理解,表现为火热的感情与冷静的理智的深度融合。也就是说,教师要建立的权威和是否有讲台无关。

激励人向上,有一个“前面”即可,并不需要讲台的高度来支撑。空间的高度,物理的距离,并不是激励人向上的唯一标准。

所以,谁更需要讲台呢?可能教师的因素更多一些吧。

其实,现在写到这里的时候,我已经不再关注“教室是否需要讲台”的答案是什么了,而是想着如何真正将教学民主进行实践,如何提升自己的专业,有足够的“资本”去和孩子们相处,可能才是那间教室存在的最大意义。

02

此就等于“是”,彼就等于“非”。彼此是互相依存的,没有根本的真实性。

03

二元对立的问题。生与死,左与右,上与下。尤其是生和死,向死而生,死亡是内在的包含生之中。逻辑上讲什么是生,什么是死。什么是生命?必定会死亡的存在。

相关文章

  • 杂记(7月18日)

    看陈鼓应《周易今注今译》。 陈鼓应是享誉国际的道家文化学者。他撰写的《老子注译及评介》、《庄子今注今译》已行销四十...

  • 2018.10.29 ✨The One✨

    【每日一写】 太久没写了,结果又回到了解放前,愧对老师的教导。 【每日一读】 《庄子今注今译...

  • 《庄子今注今译》(第二册)

    《庄子今注今译·天运2》。“至贵,国爵并焉;至富,国财并焉;至愿,名誉并焉”。最尊贵的,一国的爵位可以随同忘却自我...

  • 古诗源今注今译

  • 水润随笔丨(2018)第十二篇

    看《庄子今注今译》作者陈鼓应前辈的前言,深深感触,虽没出生在军事、政治动荡年代,却依然震撼到心灵,激起阵阵波涛,曾...

  • 2018.10.30 ❤The One❤

    【每日一写】 还是写的好丑,不过至少知道了自己该在起笔和回锋上多花点时间。 【每日一读】 《庄子今注今译》 情绪化...

  • 听毛老师讲《庄子》

    ​庄子第1讲毛慧青 亲爱的家人们,您读过《庄子》这部具有哲学思想和浪漫色彩的重要经典吗?如果您读过,来和德学书苑的...

  • 夜听梁注庄子

    梁注庄子开播至今,我每一期都听,几乎成了每天期待的一道精神大餐。我真的感谢梁注庄子给我的平静,随喜。 听...

  • 枕庄子,梦周公

    梁注庄子,是我在睡前经常听的音频,这个音频是梁冬老师在喜马拉雅上讲的,一共236集,每集约20分钟左右。 ...

  • 于丹在赚大钱!他为什么却要替庄子逃跑?

    一度,于丹因为讲《庄子》,很火。 其实,大安法师也喜欢讲庄子,范美忠也喜欢讲庄子。其实,当年有一个人,比于丹还懂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范老师讲《庄子今注今译》随记(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zfq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