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在《初中语文教与学》2019年第1期上读到第一篇文章就是于漪老师的《困惑与期盼》,忽然思如泉涌。
忆往昔
于漪老师在文中指出语文课程与其他学科、其他课程最大的不一样就是其他学科都有各自研究的对象,“唯独语文,是直接指向人的,和人的思维、情感、品质、能力密切相关……语文是……研究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语文就是人生,伴随人一辈子,这个工具与人三是一体的。”“语言文字来自生活,来自人生,学生与它有天然的联系,有心灵感应,应该喜欢。学生的成长、发展,内心思想情感的表达离不开语言文字。”“学生学语文,不仅应获得御用的能力,而且应享受到它所承载的精神养料吮吸的快乐。”
读着这些语句,我首先想起自己中学六年学习语文的感受来。
那时候,语文教材里还讲究系统的语法知识,字词句的解释需要一一背诵,考试中书本知识占比远高于今天。语文课堂教学则是满堂灌式的。我的语文老师常常低头在台上读教参,我往往在台下昏昏欲睡。临考前,我就是认真背诵自己梳理的课文知识,最后考试分数也不错。但是这样的语文学习,让我感受更多的是痛苦。
恰恰是那一阶段,我的思想发生了许多的变化,比如真正去思考自己将来要做什么,对身边的老师与同学包括自己的父母等人似乎都有自己的一些看法。这些变化是中学以前的我从未想过的。高考填报志愿时,基于种种因素的考虑,我最终报考了师范类的中文系专业。除了我心中最爱的军校梦之外,高考志愿从上到下,清一色全部是师范类中文系的大学。
现在想来,当时把志愿填成那样的原因主要是三点:一是自己幼时的梦想是当老师;二是师范类专业有国家的补贴,可以减轻我的家庭经济负担;三是我爱看小说、散文之类的书籍,以为上了中文系,就能够日日读小说、散文了。
前两点原因尚可理解,第三点原因就显得极为幼稚可笑了。可是,当时推动我最后决定报考中文系专业的主要原因似乎就是那个极为幼稚可笑的理由。
如果时光倒流至那一刻,在当时的情境下,我的选择一定还是那样。
因为在那样的中学六年里,唯一带给我语文学习快乐感的就是阅读报纸、小说、《青少年文艺》等杂志的时候了。
现在我当语文教师已经整整十六年了。遇到许多学生大都是爱读小说。无论是世界名著、还是言情、玄幻、武侠等等,只要是小说,有丰富的故事情节,学生都是爱不释手。
很多时候,我都在想:小学到初中九年义务制教育阶段的语文课,为什么不可以只上那些小说故事呢?
学生爱看,家长与教师也爱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思想、情感、价值观判断等等包括最最基本的字词积累的目标都可以达成,可是为什么我们的语文课本总是包含那么多的散文、说明文等文本呢?
当然,我绝对不否认那些文章的价值,只是从我们普通大众对小说特别的偏爱角度来看,学习小说,似乎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小说阅读为原点,激发学生对更加广阔的知识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进而引领学生认识更多的文体知识,获取更多信息,如此教学方式,应当更有助于解决现代语文教学不受学生欢迎的困境。
孩子是如何学习的
于漪老师还指出母语教学是对后代的精神哺育。20世纪初中国语文教育是以反传统为背景的,直至到上世纪八十年仍然有语文专家认为中学生不必读从前的书,但是这样的语文教育“掏空了中国人的心”,让我们中国人缺少文化自信,缺少母语喂养。所以,语文教学坚持中国立场十分重要。
语文教学的确要讲究科学,科学就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合乎事物本身发展的规律。
“中国语文教学要有自己的灯火,走中国人自己的路,不能总是点洋蜡烛。认清自己,树立自信,博采众长,才能走的更远。”
读这些文字,我不禁想起这本书来。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美国教育家约翰·霍特出版《孩子是如何学习的》这一本书,书名是。作者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家,一生都在致力于观察和分析儿童的学习行为,是美国“在家上学”运动的推崇者。在《孩子是如何学习的》这本书里,作者列举了许多个关于儿童行为的观察记录,通过了解孩子们的处境,分析出了孩子们学习的原因和难处,最终提出了“儿童教育”是一种信仰的观点,他认为人类天生就是一种学习的动物,所以不需要教育者们过多地去干涉,只需要给予孩子们充分的信任和时间就足够了。
孩子们学习的三个动力首先是好奇心。如果运用好好奇心这种本能,孩子就会爆发出强大的学习动力。其次是理解和表达。为了理解别人和表达自己,孩子们会主动去学习说话等一系列技能。最后一个是证明自己。孩子们有着强烈的自卑感和虚荣心,他们会通过学习来掩盖这种自卑,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但是同时,在作者看来,孩子们学习还有两个困境:第一个困境是世界太陌生,熟悉后很容易忘记。因为孩子的阅历较浅,世界是一个整体,复杂又多变,对孩子来说就是个陌生的所在。加上孩子大脑的遗忘属性,就构成了孩子学习的第一个困境。孩子们学习的第二个困境是信息的不足。我们总以为孩子是先学简单的,再学复杂的,其实孩子是先对一项技能有了整体的了解,有了切割后的概念,然后才会进行细致地学习。这就像我们认识一个人,首先是看他的整体形象,然后才会去细看他的眼睛、鼻子等局部形象。这样的认识过程是人类常规认识逻辑的体现。
因此,在作者看来,教育是一种信仰,教育者只需要给孩子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不需要过多地去干涉孩子,要让孩子以自己的特殊方式去学习。
而成年人强迫式的教育行为分为隐性的和明显的两类,明显的强迫教育会让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隐性的强迫教育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为了让大人高兴而学习。另外,成年人纠正孩子的教育行为可能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还会让孩子失去自我纠正的能力。
给孩子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帮助,不要做过多的干涉,这样的教育教学行为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也是更加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这种教育主张与我国传统的学习方式是有许多重合之处的。
在封建教育时代,私塾教育的师者只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最基本的学习条件,比如说认字、识字,其他内容的学习,需要学生自己去揣摩、领悟,尤其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更容易引发误解。于是,学生思考学习之后带着问题询问教师,教师“传道受业解惑”,自然更加有效。
今天我们提倡依据学情组织教育教学活动,这样的观点与约翰·霍特的基于孩子学习特点进行教育教学的主张还是有不少重合之处的。
再者,我国的传统文学中除了诗词曲赋价值上乘之外,就是我们的叙事文学了。以《史记》为代表的叙事文学,与大众生活中成长起来的小说文体,二者之间的传承度特别高。在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中,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两类资源,编成如话本一般前后相承又带着悬念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
在当代脑科学研究中,青少年的脑部发育特点也能证明我们的语文教学完全可以从小说或者诗词曲赋中开始。
《青春期的烦“脑”》这本书作者弗朗西斯·詹森,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神经学系主任,脑科学研究领域的绝对权威。同时她还是一位了不起的单亲妈妈。她发现人类在青少年时期,大脑在结构,甚至功能上都会发生变化。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作者发掘出,尽管青少年在身形上逐渐接近于成年人,但他们的大脑,却附带着青春期的属性,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脆弱。
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研究报告指出,人的大脑发育成熟大约需要25年的时间。这样从时间线上看,在一个人20岁的时候,青春期大脑发育的进度条,最多也只能加载到80%。所以我们才说,青少年大脑只有“八分熟”。
但是在这个时期,从构造上看,青少年的大脑和成人的大脑并没有本质的差别,只是青少年大脑的部分功能还有待完善。
大脑最外层一圈是“灰质”,而在中间地带是一片白色的区域被称为“白质”。组成灰质的,是脑神经加脑神经之间的连接件;组成白质的,只有神经之间的连接件。灰质多,代表这个人的认知能力强、处理信息更高效;而白质是大脑把信号传递给脊髓神经,给身体下达行动指令的通道。
科学家们发现,青少年大脑内的灰质已经足够多了,但连接不同脑区的白质却比较少。而足够量的白质,才能让神经元之间传递信号的速度足够快。
大脑可以分为四个区域,分别负责不同的功能,按照从后往前的顺序,它们分别是后脑勺的枕叶,两侧耳后的颞叶,以及头顶的顶叶和额头部位的额叶。研究表明,大脑前侧区域的顶叶和额叶,分别负责躯体的感觉运动和大脑的认知功能,要等到青春期末期才能大致发育完全。
成熟的顶叶,让人具备一种在多项任务间进行切换的能力。有了它,一个人就能同时做多件事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心多用。青春期的孩子因为顶叶还没有发育成熟,他们很难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多项任务,而且很容易受到其他事物的干扰而分心。
额叶是整个大脑的“司令部”,负责人的认知和决策。额叶的发育不足会衍生出青少年一堆的毛病,比如因为缺乏预测风险的能力,所以青少年做事常常不计后果;还有自我控制能力的缺乏,会让青少年难以靠理智抵挡外界的诱惑,也更容易犯错误和沾上不好的习惯。而即使意识到自己犯了错,青少年其实也很难像成年人那样能很快吸取教训,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
除了额叶之外,还有和额叶关系紧密的“边缘系统”,是人们感知外界刺激和情绪的十字路口,和额叶协同处理我们的情绪。举个简单的例子,边缘系统可以轻易地感知到外界对自己的讽刺,然后产生愤怒的情绪,但需要额叶来决定是该发泄,还是压抑自己的情绪。可惜,额叶的发育不足会造成青少年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而外界刺激所引发的情绪又会促使身体分泌激素,如肾上腺素。这就造成了青少年很容易情绪化,并且还专门爱找一些引发强烈情绪的事情做。
青春期的孩子大脑中灰质、白质、顶叶、额叶以及边缘系统的发育不完全,让青少年具备了做事不专注、缺乏自我控制、情绪化等缺点,
青少年的大脑虽然尚处于发育期,但同时也创造了惊人的学习能力。而且青少年学习得越多,这种能力还会越强。
首先,青少年的记忆能力是普遍强于成年人的。这要归功于边缘系统中,一个叫海马体的部位。海马体最厉害的地方,是能够左右我们的记忆能力。与成年人的海马体相比,青少年的海马体的活跃程度更高,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青少年背起东西来比成年人要快得多。
其次,青少年学习能力突出,涉及到一个学界内流传很广的“大脑可塑性理论”。大脑可塑性理论认为,我们的大脑并非天生设定,而是被环境所塑造出来的。
在人类的大脑中,没有获得适当刺激的神经元将永远失去生长的机会。而不断受到刺激的神经元,它们就会变得越来越强大。早在我们出生时,绝大部分脑细胞就已经生成了,只是许多脑细胞之间还没有连接起来。随着年龄增长,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才会越来越紧密。
结合以上脑科学研究成果,我们再看青少年的语文学习,选择以小说文本为原点进行教学,可以用小说中丰富的内容激发学生大脑的感知力和认知力,也能让学生在专注阅读中体会小说中多样的故事内容和情感等知识。由于小说内容丰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特点给予不同的引导,比如对于知识积累较少和体验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选择读故事、整理故事情节等简单的梳理工作学习;对于知识积累较多和体验能力较好的学生,则可以通过细读,综合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背景介绍和链接资料等知识,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小说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主题表达、写作技巧等。由于学生的记忆力相对较强,阅读长篇小说内容之后,不容易混淆文中内容,也方便学生后来的总结、概括与提炼活动。
当然也可以选择诗词曲赋这些相对比较简短的文本进行学习,利用学生记忆力较好和大脑认知处理信息更高效等特点,在诗词曲赋的学习中,增添更多的知识,不断刺激学生大脑中的神经元,构建更多的神经回路,为其后续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但是小说之类的阅读内容,总体上更能够激发青少年的阅读兴趣,自然就有着无比明显的优势。再者,小说文本中也有不少诗词内容,由小说文本内容中的一点串起其他知识,进而构建起青少年脑中更大的语文学习网,不是也可以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