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行走一起写吧想法简友广场
【菊言菊语】跟着于永正老师学课堂导入(上)

【菊言菊语】跟着于永正老师学课堂导入(上)

作者: 山中雏菊 | 来源:发表于2022-09-28 21:53 被阅读0次

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这本书的“导入的艺术”这一章,梳理出于老师的课堂导入几种方法:

一,激情激趣法

这种方法,对于一线老师来说,并不陌生,但于老师的激情激趣却很特别。他举了《鲸》这一课的导入。上课伊始,他说:“同学们,课间我听四年级一班的两位同学在争论,鲸是不是鱼,一位说是,一位说不是,两人争的面红耳赤。”接着他板书课题,然后,让孩子们在书中找答案,并说明理由。到这一步还没结束,于老师进一步引导,让学生把说明鲸不是鱼的理由转述给听课的老师。

于老师这样的引导,是把学生的读和说结合了起来。通过读找到理由,再有转述培养了学生说的能力。关于开头听到两位同学争论的话,是于老师编出来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于老师说:“导语常常提出读书的要求,将读书的目的、课文的重点及学习方法加以提示,所以,他还有导读导学的作用。”和于老师相比,我们的激情激趣导入是不是只注重了激发学生读书兴趣?也就是只有导读,没有导学。

二,题目导入法

这也是我们经常运用的方法。比如,我在讲《丁香结》这一课时,先写了丁香两个字,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找丁香花的样子,然后板书“结”字。再引发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不叫丁香花,而叫丁香结?

于老师举了《老水牛爷爷》这一课,他利用题目导入。激发学生带着“为什么人们称这个人为‘老水牛’,而且叫他‘爷爷’?”这个问题去读课文。

除此之外,他还利用学生的姓名和课文题目建立关联导入。还利用板书画像方式导入,让学生在课文中找他画的人物。这样的激趣方法,让学生记忆深刻。

三,歌曲导入法

多媒体时代,我们也经常运用音频或者视频导入课堂。于老师用歌曲导入的方法和我们有一些不同。他讲《月光曲》这一课时,先放钢琴曲《月光曲》,然后介绍这首曲子的创作者贝多芬说的一句话:“我的音乐只应当为劳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接着一边板书课题,一边把音乐放大了音量。当孩子们沉浸在乐曲声中时,他又把音量调小,最后在乐曲慢慢消失时,引入课文。整个过程就像放着背景音乐,讲故事,这样很快把学生带入到课文中了。于老师这种入情入境的导入,不但。起到了扭转学生兴奋中心的作用,而且为学习课文定下了感情的基调。实在是妙!

另外悬念法,也是课堂导入的一种经常使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它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制造悬念,引起学生的读书欲望。

当然,课堂导入的方法有许多,于老师只是举了其中的几种常见方法。导入是一门艺术,但它也有原则。于老师说:“尽可能保持导入这个教学环节的新颖性,不但是吸引学生、激起学习兴趣的有力保证,而且会使学生在这个基础上产生更强烈的求知欲,使直接兴趣变为间接兴趣。”

于老师给我们建议:设计导入方法要因人而异,要自然、妥帖,即不能为“导入”而导入,完全为了追求兴趣,又不能扯得太远,说的太多,以免“喧宾夺主”,给人以画蛇添足之嫌,有些课文干脆来个“开门见山”、“单刀直入”根本不设“导入”这个环节。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尽管课堂导入只有短短的一两分钟时间,但要想讲好一节课,设计巧妙的导入语,无疑会让我们的课堂增光添彩许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菊言菊语】跟着于永正老师学课堂导入(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pth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