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意象现场

作者: 寻虎 | 来源:发表于2020-11-03 00:55 被阅读0次

            回到意象现场

    对标或者揣摩,也不需要多,有一两篇仔细喜欢的作品,从各个角度揣摩,可以不断吸收。每次吸收一点点,不要一口吃个胖子

    比如揣摩分节,拿起《众神》,看他怎么分节的,这就可以了

    比如揣摩场景转换,再拿起众神,几分钟揣摩一下即可。

    比如他的语言精确,揣摩几句。

    古人说秀才不出门可知天下事,说的是对的。

    体验也是如此。我不需要登上珠峰,就可以体验珠峰。我不需要潜水,就可以知道水底的体验。

    我是旱鸭子。

    只有深入到体验,阅读才能几句话就知道人家的厉害之处。

    否则研究来研究去,是没用的,全靠分析和看别人的分析,然后判断。

    你得体验,就知道马拉美的三句话有多大的力量。

    否则背熟了嚼烂了,依然尝不到味道,不知道语言背后的巨大精神力量。

    人和人不同,外国人古人和我们更不同,不靠体验,研究是没用的。

    道拉多雷斯大街在哪里?长什么样子?永远都不可能知道。即便你去了,也不是佩索阿当时看到的情景,西班牙也搞城市建设啊。哈。

    但是当他说要用全世界换取一张去往道拉多雷斯大街的电车票,这条街就不是一条普通的大街,而是闪着金光的大道。

    绿色的牵牛星,这是什么星星?

    你在意象中看一看绿色的牵牛星

    就会明白它击中你的灵魂。这颗星星确实是绿色的。

    用很多精巧的字词是没有用的,语言得是来自意象,干巴巴的字词都会发光。

    绿肥红瘦不是通过精巧的构思得来的,而是意象里看见的。

    每一个原初的字词句都是如此。当第一个诗人看到斜阳,它是斜阳,而不是别的。

    后来人只是跟着写“斜阳”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这是脱口而出的

    构思怎么能写出来呢。

    因为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差异,我们觉得好像很文气,其实是大白话

    相见好难,分别也难啊。你看东风没劲道,百花都残了。

    语文教学它不能回到意象的现场,解释就让人觉得好像玄而又玄。

    而如今我们回到意象的现场,却觉得玄而又玄。这个颠倒是很可悲的一件事。

    我们可能会想不起第一看到玩具,看到苹果的情景,但是可以设想自己第一次看到小鸟的情景。

    一只小鸟落在窗台,你可能才一岁两岁。

    你惊住了,目不转睛看着这个飞来之物。

    你不知道它是什么,又是怎么一阵风似的落在窗台,不停地跳动。

    你心里有什么呢?

    难以名状

    心里好像有一阵旋风在转动。

    你想说点什么,但是嘴张着说不出话,只是两边看看,看妈妈在不在,希望她能告诉你发生了什么。

    可是妈妈不在,于是你再次看小鸟,嘴里啊啊两声,又闭上了,你觉得说得还不对,没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这一切,发生了什么?

    你的心灵掀起了一阵小小的风暴。

    这就是全部发生的事情,可是我们已经忘了。

    这是个生命大事件

    没有完全相同的意象,但是类似的都是有的,人同此心。

    等你几岁了,来了一只小鸟。你说,我看见了一只小鸟。这个意象已经褪色了,变成了一个小鸟和窗台的关系。

    那飞来的一阵风,那小鸟的跳动,已经在你心里激起的风暴,都退去了。

    于是你只能说小鸟落在窗台上

    你失去了那个飞来的黑影,在你心里激起的强烈冲击。

    它变成了一个物而已。你可以用动物学知识来描述它,外形也好,动作也好,等等。但是你不能回到意象的现场,把握它的全体。

    它的全体,不是外物,就是你自己。

    这个生命事件是从里到外降临到你的心灵,而今你只能当做外部事物来看一只小鸟。这就是差别,失去了原初的目光,失去了整体显现。

    无论你打量,观察,研究,凝视,都不是原初的了。

    也就是说,你怎么写,都不是在写生命,而是写生活。

    你要表达,而不是它表现。

    因为你只能表达,而不能让它自身呈现。

    回到意象的现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回到意象现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ziu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