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院
《回归》:他们有过开心的瞬间,但终于全部失去

《回归》:他们有过开心的瞬间,但终于全部失去

作者: 听桥 | 来源:发表于2016-01-23 00:15 被阅读43次

    它荣登03年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宝座,评委会给出的评语是:“一部关于爱、失去和成年的难以描述但无法拒绝的电影”。

    电影一共讲了七天,和耶和华创世记的日子一样长,从父亲回来开始,到父亲死去结束。电影的开始是一个星期天,一帮孩子要从高台跳入湖水,其中有两兄弟,安德和伊凡。小儿子伊凡疑似恐高,不敢跳水,在高台上坐了很久,直到夜幕降临,母亲找来。然后重头戏开始:消失了12年的父亲突然回家,提出要带两个儿子旅行几天。父亲的名字我们到电影结束也不知晓。大儿子对父亲的回归很高兴,小儿子则充满质疑。亲情之旅开始了,父亲蛮横、颐指气使、要求绝对服从,旅行仿若行军拉练。顺从的安德也受不了了,而一直积蓄这不满的伊凡终于爆发,爬上高高的瞭望台,父亲紧跟着上去,却狠狠摔下。海水偷走了父亲的尸体,只剩下两个孩子对着船大叫:爸爸!爸爸!

    先说说安德。大部分时候他都很听话,电影里父亲第一次出现,他主动叫“爸爸”,在车上,他坐和父亲离得更近的副驾驶座,父亲的指令,他愿意顺从;除了旅途伊始他出去找餐馆花了三小时被骂以外,他和父亲的相处还算融洽。印象中他只有两次反抗:下暴雨时汽车轮子陷进泥里,父亲教训他说应该把树枝塞进车轮下,他小小地爆发了:你去做啊,大天才!然后就是致命的一次:他和弟弟出海钓鱼,约定一个小时就回。他们在经过一艘废弃的轮船时找到一条大鱼,折腾的结果是晚回了将近三个小时,父亲怒了,认为戴着手表的安德应该负责,不听解释,连打了他几巴掌,于是安德叫道:人渣!

    伊凡则是强权政治的反叛者:第一次见到父亲,他不愿意叫“爸爸”,后面也有几次与此相关的小小冲突;在旅途中他总是气鼓鼓的,一张包子脸,嘴角往下塌。他很少笑,记得比较深的有两次:一是他和哥哥坐上船出海的时候,俩人左看看又看看,又好奇又开心,直到大雨倾盆而至;二是父亲和哥哥爬到小岛的高台上,他仰着脖子咧嘴笑,几秒过后,也是下起了暴雨。我也禁不住恶意揣测导演对暴雨的用意了。

    伊凡也是电影里唯一一个对父亲的回归耿耿于怀的人:出行前夜,他问哥哥,父亲为什么回来?哥哥给出了和母亲一样的答案——他就是回来了。大部分时候,他表现得很倔, 和父亲都充满了矛盾:他不愿意吃午饭,父亲命令他吃完,还用手表计时;他在车里抱怨钓鱼不尽兴,父亲就把他连带着鱼竿赶出车子,他淋了一场暴雨后才父亲才开车回来接他。一上车,他就哭着问,父亲为什么要回来?你根本就不需要我们!父亲当然没有回答他。他藏了父亲的刀,在电影的高潮部分,他看到哥哥被打,拿出刀对着父亲,说:我要杀了你!然后他哭了,丢下刀,狂奔到瞭望台,喊着要跳下去,一条腿迈过护栏。

    而父亲这个角色,被认为是强权的代表,大半是沉默的。他冷不丁地回家,第一次出场是躺在床上睡觉。到了饭桌上,他坐在正中位置,提到了旅游的事,可以感觉到他并不友善——发出简短的指令,坚持让小儿子叫他“爸爸”,不让大儿子多喝酒。

    父亲的轮廓坚硬、冷峻,如同他不会转圜的性格。在旅途中,他不停要求儿子们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但自己并没有平等对话的打算。他总是以暴制暴,拒绝解释。他的教训让安德第一次表示不爽,他没有做劝导或者安慰,而是把他儿子的头往车上一磕,让安德流出鼻血。在海上,暴雨骤然而至,他有力地喊着节拍,指挥儿子们划船。伊凡问他为什么自己不划,他也毫不理睬。他就像军训的教官,要用强硬的方式使孩子听话。最终让他丢了命的冲突也是如此,安德想解释晚归并非自己的错,但父亲不听,只是一巴掌接着一巴掌地朝他脸上挥,导致了两个儿子到达崩溃边缘。伊凡不愿让父亲追上自己,所以爬上瞭望台后盖上了天井盖。父亲只得翻出瞭望台,他刚叫了一声“伊凡!”他依凭的木板就松动、脱落,他无声地掉下、死去。伊凡真心实意地第一声“爸爸”因此喊出,他也听不到了。

    可父亲心里一定有他的家人。父亲死后,安德开着车,伊凡在副驾驶座找到了一张照片,有妈妈,有兄弟俩。也许这是他十二年来的念想,我们也无法知晓。

    到电影结束,有一些疑惑我也没有解开:借伊凡之口,我们知道母亲一直告诉孩子父亲是飞行员,然而他是吗?一天晚上他们在烤鱼时,父亲说不吃鱼的原因是“以前吃过太多了”。安德问父亲以前的经历,父亲沉默不答,他这些年究竟经历了什么?他们本来没有安排上岛,是父亲接了一个电话以后改变的行程,他抱着的麻袋里装着什么,木匣子里又是什么?导演不加解释,甚至可以认为是有意模糊。

    电影的画面很美,称得上“影像诗”。整体色调仿佛是幽蓝的、清冷的,天空、大海、雨水,有淡淡的光泽,都能感受到一种“踏实的感伤”和诗意的冷冽美。而父子三人在路上几乎没有碰到其他人,也让景致显得很孤独。父亲开车,一路略过俄国的景色。伊凡和安德两人紧挨着钓鱼。他们晚上在帐篷里睡前聊天,一点灯光打到他们脸上。兄弟俩轮流写日记,伊凡的愤怒达到顶点的那天,他在光源下说:如果他再碰我,我就杀了他。伊凡坐在一根长长的蔓延到水面的树枝上。画面有魔力,尤其是晴天,阳关照射的树林,小岛上的木屋,蓝天里厚实的云朵,无声干净的海面,风景美妙非常。

    我这个不懂摄影和构图的人也能看出一些端倪:电影开头,父亲睡觉的画面构图和15世纪意大利画家曼泰尼亚的《死去的基督》如出一辙。父亲的头向左歪着,身上盖着丝绒被子,日光从右边的窗子射进来,镜头最前方是两只脚。此镜头即预示了父亲之死;但这个形象与基督的重合,似乎也暗示了父亲在两兄弟眼中的某种精神上的权威。影片最后,死去的父亲被安置在船上时,依旧是这个姿态。

    经搜索资料,还发现了一处:兄弟俩听说父亲回来以后,在阁楼的旧箱子里找到了父亲的旧照片。照片里,安德骑着自行车,伊凡只有一点点大,穿着婴儿装,父亲抱着他。我当时只顾盯着照片看,并未注意他们取出了什么书;但看到有不止一个豆友说,这张照片是夹在一本圣经故事画册里的,我们从画面中看到的其实是两幅并置的图像:前面是孩子年幼时的四人家庭合照,后面则是德国画家卡罗尔斯菲尔德的圣经版画“亚伯拉罕杀子献祭”。版画的故事取自《圣经·旧约》,上帝为考验亚伯拉罕是否忠于自己,要求他杀死独子以撒献祭,亚伯拉罕遵命行事,正当他要杀子时,上帝派出的天使及时阻止了他,以羔羊替换了以撒的性命。照片温馨,插图可怖,细思之下,不免冷汗涔涔。

    父亲死得真突然。和前面伊凡的哭闹、父子仨无休止的冲突相比,非常轻巧。父亲的死也是他们的成人仪式。安德和伊凡熟稔地划船,坚持要把父亲的遗体带走,可惜小舟进水,父亲永远沉入水底。

    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当父亲的尸体随着小船沉入海水,兄弟俩开车回家,导演并没有展现母亲的反应,而她在整部影片中情绪起伏也极少——父亲在房间里睡觉时,母亲点着烟,说:你们的爸爸回来了;伊凡在旅行前一晚问,爸爸为什么回来?她也说,就是回来了;父亲在洗澡,她关了卧室的灯,以入睡的姿势,睁眼望着黑夜。然后再也没有她的镜头。唯一体现母亲情感波动的,就是星期天的时候,伊凡独坐在高台上,母亲来了,呼喊着小儿子的名字,爬上高台,把衣服披在伊凡身上,带着哭腔搂着他,并保证对他不敢跳水的事情保持缄默。

    电影的结尾,是这次旅途中兄弟俩拍的照片。他们大笑,他们做鬼脸,他们挥舞着手巾,他们望着车窗外,他们对着镜头合影。然后是兄弟俩小时候的照片;父亲抱着孩子,儿子戴着大大的摩托车头盔含着手指,安德骑着自行车,伊凡穿着婴儿装。生活似乎都在其中了。

    想起桑塔格曾在《论摄影》中改了马拉美的箴言:世上万物的存在,眼下只是为了“终结于一张照片”。

    电影内外值得回味的细节太多:诗一般的风景,伊凡包子似的脸,父与子的成长故事,苏联解体的政治寓言,20年来最好的处女座电影,天才童星在电影上映前一天跳水死亡的悲剧。想说的太多,在电影的悲凛、凝练中都反而显得不当了。这部沉静的悲剧,有一股下沉的重量,好像逐渐沉入深海海底;他们有过开心的瞬间,但终于全部失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回归》:他们有过开心的瞬间,但终于全部失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zkr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