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我处理体系中,对文字进行归纳、概括,提炼、结构化,甚至用自己的话先复述原文,是理解文章意思时极为重要的一点。
在第一轮自我升级方法的探索过程中,读书时虽然明白要做结构,做框架,至今为止我做过的内容就包括: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结构化地提炼了框架;
《定位》—秋叶大叔的课程中,边听边做了结构梳理;
有一段时间的更文过程中,每天运用了思维导图与流程图来使内容更加清晰有条理;
自我体系的建立过程中没看到一个理论,都会自动添加到自我体系中;
其余的“输入—处理”环节似乎就没有明确的步骤和界限了。
在读书的时候,最多的事情就是在书的空白处写上自己的理解与应用设想,仅仅这种最简单的读书方式,就能让自己在众多的书目中产生强大的联系与实际践行变化。
对于思维工具的应用、思维视角的转变以及标准的检验,包括语言表达上的修改与完善,前期都没有刻意发展过完善的体系与体验案例。
但回头再看自己当初对“处理”环节的思考时,发现这段时间的“接地气”的探索是值得的——让我明白更实际,更“人话”的表达是怎样的,过去的思路在脑内呈现一种啤酒泡沫般涌现的感觉,但现在再看就能感觉到其中的文字哪些属于钢筋混凝土,哪些属于水泥,哪些地方需要加草加料。
更流畅的思维方式也许表现在:逻辑更清楚连贯,案例更详实且关联度、说服力较高,同时,语言表达上更为亲和直白。最好,还能让阅读者直接产生相应的行动与尝试。
那么,接下来,就需要在具体的阅读输出过程中,构建“输入-处理”这个环节的具体步骤与要求,体会其中更为清晰具体的行动过程。
【步骤】1+2为暂时梳理出的一些思路
1.建立框架:
过去认知:框架就是根据书本的体系罗列出来,并构建逻辑;
现有认知:当把框架追根溯源找到本质的概念后,就可以和自己的经验构建联系,可以达到从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
2.自我解释
过去行动:直接在书的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感悟;
现有习惯:由于思维具有立体感知性,通常每一句话后都可以连带出诸多思维设想,因此笔记与框架梳理不再适用,转而更希望能通过手敲字,达到时间利用率更高,更具传播价值,更易被整理的思维处理方式。
盲点:单纯依据书本的结构进行解释,无法加深自己的理解;必须要根据自己的既有经验进行解释;
惊喜:自我解释后突然觉得自我体系也顺便构建而成,并可引出行动逻辑并诱发检验;
理论解释:书的设计逻辑在哪里?功效又在哪里?如果单纯看书的话,提炼出自己的假设与逻辑是否就足够指导行动?那么书中的案例又该怎么被使用呢?
在看大叔的新媒体丛书时,曾出现以下思路:
以“凡客体”为例,如果没有经历过凡客体的文案风潮,是否有其他案例作证“好文案易被用户创作”的特点呢?
建立框架的好处在于碎片化吸收知识时能够让自己快速找到对应路径,补充新知,建立联系;而书中的详细案例就在于遇到某个具体场景时,能够根据案例指示,快速做出行动并获得反馈,比较。
所以在第一遍自我概述后,再来看书中所举的例子,发现还有很多可学习、被忽视的地方。看十遍都不够。
所以,最关键的在于如何从书中提取自己的知识框架,让自己更快得吸收更多知识;更关键的地方在于,自己想从书中获得什么结果,想要整合什么资源,找到哪些答案,从而让自己收入地位提升等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