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于无声处

于无声处

作者: 叶梓昕 | 来源:发表于2016-09-20 00:33 被阅读37次

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无声告白

母亲玛丽琳的离家出走,让仅有5岁的莉迪亚产生了极度的不安全感,渴望重新获得父母的爱。于是,她对自己许了个诺言:只要妈妈回家,什么事情都可以答应妈妈。然而重新回归家庭的妈妈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了她的身上。玛丽琳希望她可以继续自己的心愿,成为一名出类拔萃的医生。看似每次妈妈都在争得莉迪亚的同意才开始进一步学习计划,然而此时的莉迪亚她对于妈妈的要求,只有“是,是,是”,只有这样,妈妈才不会离开自己。她,变成了妈妈实现目标的对象。

在《为何家会伤人》中提到“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家长们忘了自己童年时的愿望,感受;忘了被父母控制一切的郁闷和痛苦;为什么现在他们做了父母,给孩子更大的压力。

相对于成年的父母,孩子们更像是一个敏感的心理学家,父母只考虑他们的生存,他们却特别在乎父母的情绪,对父母的心理变化非常敏感。他们很容易围绕着父母的情绪转,而父母也会有意无意地利用自己的情绪去控制孩子。

所以,在这部小说中,妈妈玛丽琳将女儿莉迪亚变成了实现自己目标的对象,无论这个目标有多么伟大,当一个人被视为对象或工具时,两者关系变成了“我与它”的关系,而不是“我与你”有感情的关系。忘了莉迪亚是一个人独立的人,有她自己的心理需求与人格。

虽然身上寄予了父母的“双重不同的厚爱”,压的莉迪亚喘不过气,可是,她还没有被压倒。因为她身边有个暂时的安全岛-理解她的哥哥内斯,内斯可以感受她的情绪,明白她的痛苦,可他同时也压抑着自己。渴望逃离这个家。所以,当拿到哈佛录取书时,他兴奋的忘了妹妹,忽视了她。

她的安全岛已然不复存在,压的无法呼吸,只能选择了死亡。'。。

她的死也让家人开始反省。。。

末了,我们做个武志红老师的练习吧,“触碰你的内在婴儿”。

闭上眼睛,安静下来,先花五分钟感受身体。足够放松后,想象一个婴儿在你身边……

他会在哪个位置?他是什么样子?什么神情?看着他,他会和你构建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欢迎留言告诉我,一起来探讨…

相关文章

  • 于无声处……

    时间:2018.07.10凌晨 地点:北京燕郊出租房 主题:第一次试着登顶突破爆棚轨迹留存 作者:狗粮 —————...

  • 于无声处

    走过的路 看过的风景 像四月明媚的天气一样 再次浮现 当初的情怀 像选择的路一样 仍然热血 于无声处 誓如当初

  • 于无声处

    在清吧的夜晚, 第一次宿酒, 窗外车水马龙, 是梦里掠过的彩虹, 像极了你戴的步摇。 窗外霓虹璀璨, 是刚才被撕碎...

  • 于无声处

    我惧怕孤独,又不喜喧嚣。 有时觉得人非草木,所有会有悲喜,这很好,起码令我们感受到这个世界的色彩,鲜活的,冰冷的,...

  • 于无声处

    转眼日更竟然一期过去了,算了算自己的,嗯,好像差个三篇来着…… 还记得进日更之前想偷懒直接写读书笔记,想想还是认真...

  • 于无声处

  • 于无声处

    电暖器在深夜里发出呜呜的回响,风箱转动间,有暖气,温柔了冬天的深夜。还记得这个电暖器是15年的时候小猪推荐给我买...

  • 于无声处

    从不追星的我,破天荒地对施瓦辛格起了浓厚的兴趣,各种找资料去了解他的人生经历。而这一切都源于和儿子的一次谈话。 ...

  • 于无声处

    有时候,低着头不代表害羞,也不仅仅是防御,只不过是自然而然的生命状态; 成长,这个对话发生在今早,是的!一个思维不...

  • 于无声处

    有生之年,希望逢着一场诗歌篝火晚会,春风微拂,披着轻纱,靠在爱人肩头,静静聆听远处无名诗人的吟诵,放佛寻得故乡,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于无声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zmn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