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正确的行为就是孩子有力的后盾。可以分四步来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步,根据孩子自身实际的情况,考量难题的困难的指数(对孩子来说的困难指数)再作决定下一步。首先当我们发现,孩子在害怕面对困难,有想逃避困难的情绪时,我们要把这个发现放在心里,不要场就批评或做出不高兴的样子。以免我们的情绪更加增加孩子的内疚感。我们要保持平静自然的情绪,让孩子知道遇到难题是一件平常的事。接下来我们要根据孩子实际的情况去考量,如果要孩子去面对这个困难,它的困难指数和孩子现水平差距有多大?例如孩子在学校,因为不会跳远而逃避上体育课。那么我们就知道老师要求跳远的距离是多少,孩子现在能跳多远,来看这个难度的指数。最后当我们发现原来要孩子面对这个困难,难度指数不是很高,那么我们的态度就要稍微“强硬”点,让孩子明白出了问题要有主动面对的姿态。所以父母现在的行为,不能对孩子逃体育课视不见,也不能单单停留在语言安慰和引导上了。我们要清晰表达自己的观念,告诉孩子,你愿意陪她一起练习跳远,一起把这个当成一个任务的来克服。要把困难当成任务的来克服,把这样的观念传达给孩子,就算在未来他遇到难题,他也有了要克服困难的意识了。解决问题勇气就应从小就开始培养了。
第二步,制造机会让孩子更多的练习,唯有身在其中,问题才得于解决。有了先前的第一步,帮孩子建立把困难当成是一个任务来克服这样的意识。接下来就要帮助孩子落到实处,制造更多的机会,让孩子正视问题。第三步,及时肯定孩子的努力,让孩子看到一个全新的自己,而有坚持练习的毅力。有了第二步的练习,不管是小困难还是大困难,在孩子没有克服之前,对孩子来说,它都是难题。所以当看孩子为此而努力的时候,我们要及时给予孩子肯定。详细的说出来,孩子在哪方面做得比较认真?有了哪一点进步?一定要详细,具体的说出来,这样孩子会感受到我们是认真的对他的付出给予肯定,而不是敷衍他。当孩子在不断练习,她的进步,一定是有的,因此孩子也看到自己全新的自己,以前不敢尝试的,现在正在做,而且做的不错,这样孩子会很成就感。这种来自努力的成就感,会让孩子坚持下去,并“上瘾”的。即使以后遇到困难,孩子有了一次气,面对困难的经验后,他也相信自己可以把它解决,而不再畏难了。第四步,真诚向孩子的表达自己的感受,等于与孩子一起复盘。例如我们通过以上三个步骤和孩子一起地不敢上台演讲这个问题给克服了。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在家庭会议上或在家人的交流上。真诚的讲叙自己看到孩子所付出的努力,以及孩子台上的表现,让孩子听到我们对他正面的表扬。让孩子知道他能克服困难是来自自己的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