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邻居说:她儿子的数学老师比较严格,每天做十道算术题,错一道中午回家写十道,他儿子前几天经常错,所以中午都没有多少时间玩,吃完饭就赶紧写数学题。现在他们整个班里都害怕错题,不想被惩罚。
从她的口中听得出来,她认同老师的做法,觉得只有这样严格,才能把孩子的运算能力提上来。
我听的真是心痛,怎么会有这种老师。老师想让孩子学会,增加准确率没有问题,但是这种处理方法就变成了惩罚,没有太多教育意义,它只会让孩子害怕犯错。
才二年级就开始惩罚,孩子就开始害怕犯错,那以后呢?出错的时候太多了,怎么办?
庆幸我的孩子不在这样的老师班里上课。
我认为,如果孩子计算题做错了,要引导她说出来错误的原因,可能是紧张,也可能是马虎,让孩子自己找到解决办法,而不是单纯的错一罚十。
惩罚的结果是恐惧,恐惧不会带来进步,会带来防御,防御会变的保守不敢前进。
就算表面上孩子们的数学题都做对了,但是也种下了害怕犯错的这种心理,这也是不可取的。
我们都知道,犯错不可怕,害怕犯错才是不可取的。
我们身边总是有这种人,因为害怕犯错想做的事迟迟没有行动;因为害怕犯错,不敢接受新的挑战和机遇,导致一生碌碌无为。
我们都羡慕那种勇敢去闯的人,他们不怕失败,他们勇于冒险,他们越挫越勇,最后都过着自己喜欢的生活。
这其中的主要区别就是如何面对失败。
这个老师的做法恰恰让孩子们害怕失败,害怕犯错,错了就要接受惩罚,这真是教育的可悲可叹啊。
老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如果家长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对这个孩子就有非常不好的影响。
如果家长能够早点醒悟,告诉孩子:老师的目的是希望你们做题都能做对,初心是好的。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今天为什么错了,下次我们注意。犯错没有关系,我们要吃一切长一智。
家长的影响力也是很大的,就这样慢慢的熏陶,孩子也能够正确面对犯错。
我女儿他们老师也是经常批评学生,有时候一节课都在“教育”,我经常问她:
“你觉得老师训你们是因为你们做错了,就应该接受惩罚、责备?还是觉得老师的脾气不好,她应该耐心一点沟通?”
现在女儿已经能很坚决的选择后者,每次有人对她态度不好的时候她都能清晰分辨“哪怕我错了,你也应该好好跟我说话,耐心一点,发怒是你的错,不是我的错。”
我觉得这样才能养成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希望更多的老师、家长能早日理解这一点。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童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