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月24号,农历十二月十四,天气晴,气温零下七到二度。
年越来越近了,却还没有过年的气息。以前都是过了腊八就是年,现在到了腊月二十几还没觉得有过年的味道。忽然很想念那些年的年味。
那时好像从腊月初八以后就能感觉出年临近了。喝了腊八粥以后,父母就告诫自己家的孩子:以后就不能吵架骂人了哈,喝粥以后就黏住嘴了。可是说归说,孩子们的玩乐、吵架从来不会因节日而改变。
过了初十,在村子里就能零星地听到小孩子玩的鞭炮响声了,大人们也开始了每集都去置办年货的历程,常常是每到集市都要去集上转一圈,看到合适地就果断地买回家,然后就想着又赚了大便宜,这到年根底下肯定花很多钱的。
过了腊月二十以后,那年味是一天重一天。首先是开始蒸馒头、蒸包子、蒸年糕。我记得母亲每年都会蒸好几口袋的馒头,年糕、包子一般蒸的少。过年的面比平时吃的要讲究很多,一般进了腊月以后,父亲便把准备过年吃的麦子,先挑拣一番,将一些麦芒、土坷垃啥的先清掉,然后过水清洗,再晾晒。最后再去脱皮磨面。平时一般吃85的面,到过年一定是80或75的面,又白又细。
磨面回来以后,还得需要晾晒几天,再装袋。过了二十,母亲便开始对这些面进行再加工了,母亲也一改过去大个蒸馒头的习惯,将面团做成小剂子,团成小馒头,然后就是一锅一锅将馒头蒸熟。
这蒸馒头是个大工程,人多每天光吃就吃掉不少,还得留足待客的馒头,再加上一家人一直吃到正月初十以后的馒头。记得光馒头这一项我们家就得忙乎最少两天。
在腊月二十三以前基本要把蒸馒头这些事干完,再接下来就是赶集买一些青菜等不易储存的东西,有的家里还要杀猪宰羊。
孩子们更是乐得很,他们从腊月十几就开始放寒假,男孩子玩鞭炮,女孩子想着过年买新衣服啥的,有期待的日子总归是快乐的。
我们家是严母慈父的家庭,在我们家里,母亲的地位是无人撼动的,她也有绝对的话语权。她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但是她聪慧灵敏,心灵手巧,不管是家里的衣食,还是对外的沟通斡旋,她都处理的面面俱到。现在想想,在以兄弟多争霸的村子里,父亲能够多年做着会计,和他本身的文化有关,也和母亲的能说会道,要强好胜有关。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话不假。父母勤劳节俭一生,虽没有大的能耐,却把我们五个儿女供养长大,家里也成了村里较早富裕起来的人家。我们也都按着他们的愿望,虽没成大才,但过得也还都算不错。
一个家庭,最重要的是有优良的传统传下去。我们兄妹五个团结互助,和谐相处多年,这就是父母留给我们最大的财富了。
今天事情比较多,备用文也用完了,晚上还有聚餐,只好后边先凑了一点文字打卡,明天再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