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和几个朋友在聊天的过程中,发现有两个妈妈的苦恼是,自己的孩子和自己不亲近,和孩子的奶奶很亲近。这份感觉我深深懂得,因为以前我曾经也受此困扰。
前几年我们和公公婆婆一起生活,婆婆在家任劳任怨,承担起所有家务,当然包括最重要的带孩子这件事。因为婆婆没有工作,做家务和带孩子就成了她的全职工作,这种情况使得婆婆和孩子相处的时间最长,孩子慢慢也和奶奶的关系更加亲密。
特别老年人对孩子又不去真正的教育孩子,只要让她吃饱、穿暖,看着她安全玩耍就行,这样的相处模式,让孩子觉得在奶奶面前轻松又自由,她想吃什么,奶奶就让她吃,她想看电视奶奶就让她看,只要她不闹人,奶奶就一切允许她。当然,她不好好吃饭的时候,奶奶也会拿起碗来喂她,她不吃这个的时候,奶奶会去给她做她想吃的东西。一个孩子在奶奶面前能够获取这么多的爱和自由,她的心怎么能不靠近自己的奶奶?
为什么我的孩子和我不亲近?当孩子和奶奶越来越亲密的时候,只要我一管教孩子,她就跑到奶奶那里,好像去找一个庇护一样,奶奶呢也会很有成就感的地护着她。每当这个时候,我就特别恼火,这个恼火的情绪包涵两层涵义,第一层是孩子的行为让我当下产生的情绪,第二层情绪是奶奶对孩子不管教。奶奶充当好人来保护孩子的行为,让我感觉自己在孩子面前是个坏人,而她是个好人。那种感觉甚至会有种我都快气死了,而她因为孩子去靠近她,心里可美的感觉,她还会把孩子搂在怀里,孩子幼小的心灵可能会觉得,奶奶会保护我,你拿我没办法。
每当这个时候,实在是让我窝火又抓狂,不能去责怪婆婆,于是只好把气撒在孩子身上,如果一开始对孩子生气的情绪只有5分的话,那么经奶奶这么一搅和,我的情绪能瞬间爆棚到10分。当然,如果当时情绪失控,在不管不顾的情况下,对孩子的伤害也将会更大。当然,我的内心也会对婆婆产生不满。
为什么我的孩子和我不亲近?记得女儿在三四岁的时候,有年夏天中午在家吃饭,女儿就是不好好吃饭,等我们的饭都吃完的时候,她的饭还是没有吃。大人吃完饭切了一个西瓜准备吃西瓜,女儿这时候也要吃西瓜,我让孩子先把饭吃完再吃西瓜,不然一吃西瓜饭更吃不下了,可女儿不听,奶奶就给孩子拿一块西瓜让孩子吃,我正在管教孩子的行为她好像视而不见,直接让孩子开始吃西瓜。
那时候的我也没有一点觉察力,对孩子的行为以及她奶奶的行为两种不满的情绪交织在一起,一下子爆了。于是,就强硬地把孩子手中的西瓜拿走了,孩子哇一声大哭起来,因为有奶奶护着,她就用占满西瓜汁的小手来打我,我的白短袖瞬间被画上了几道红色的印子。这时候,我真的是气不打一处来,直接就在孩子的屁股上打了一巴掌。孩子开始哇哇大哭,这时候奶奶这个好人又来了,她把孩子抱起来、搂在怀里,坐在沙发哄孩子,我再一次成了一个大坏蛋,带着恼怒的情绪我自己回房间去了。
为什么我的孩子和我不亲近?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她和奶奶越来越亲近,甚至有一次说:“奶奶只能变老,奶奶老了可不能死。”听见孩子的话,除了感觉孩子有一颗感恩之心,很爱自己的奶奶之外,同时心中也会有隐隐的失落和担心,这孩子在心里和奶奶的关系太亲密了。现在学了心理学之后,才发现在和孩子、婆婆互动的过程中,真的有好些地方去深入看见和用心去调整的。
一、婆婆对孩子的溺爱,会导致孩子和妈妈的心理距离远,妈妈内心会很挫败、失落、受伤。自己的孩子和自己不亲近,反而和奶奶更亲近,有些妈妈自身安全感本来就不足,这样会让她焦虑、担忧,更觉得自己内在缺失很大一部分。
二、婆媳关系受影响。因为这些小事情,会造成一些积怨,导致婆媳关系出现问题。
三、孩子很多时候成了妈妈撒气的替罪羊。因为妈妈对她发脾气,里面包含着对奶奶的不满,没法对奶奶发泄,不想引起更大的争执,只有通过孩子来发泄情绪。
四、让孩子不能分辨自己行为的是非对错。因为妈妈不允许的事情,奶奶允许;妈妈批评自己,但奶奶却在保护自己。
遇到这样的情况怎么解决比较合适呢?
一、妈妈全面承担起孩子的养育和教育责任。
很多年轻的妈妈遇到一个勤快的婆婆,自己无形中就从养育孩子的责任中跳脱出来了,晚上不带孩子睡觉,白天不给孩子做饭,自己的时间大部分用在工作、玩耍上面,妈妈连个保姆的角色都没扮演好,起码的陪伴都没有做足,孩子怎么可能和自己亲近?
二、学会和婆婆沟通,对于教育孩子问题尽量达成共识。教育原则要保持一致,奶奶配合妈妈做好教育孩子的事情,而不是和妈妈唱反调,或者没有任何教育的意识。
三、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单独出去住,不和公公婆婆住一起。这样自己该承担的责任也会无形中承担起来,谁付出,谁受益,你对孩子全心投入了,孩子自然会和你亲近起来。当然,这其中对孩子正确的管教方式,和孩子的良性沟通都是必不可少的前提。爱是需要学习,妈妈学会正确的爱很重要。
当然,我当初选择的是我们自己买房子搬出来住,现在我和孩子的关系也很亲密,同时,因为和奶奶不在一起,奶奶没有了那些不良的娇惯行为。孩子的饮食起居、学习等全部由我来照顾。当然因为教育孩子,我也走上了学习心理学的道路,对于陪伴和教育孩子,也会比以前做得更好,我和孩子的心自然也越来越靠近。
所以,成长和觉知才能改变一切。想让孩子的心从奶奶那里回到妈妈这里,妈妈只有学会好好去爱到孩子,温暖到孩子幼小的心灵,孩子的心灵才会回归。
为什么我的孩子和我不亲近? 为什么我的孩子和我不亲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