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菲女士的日记》读后感

作者: 平原雪 | 来源:发表于2023-03-26 22:50 被阅读0次

《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丁玲的代表作之一,读完这篇小说之后,我去搜索了有关丁玲的生平介绍。

因为我觉得一个人的作品,大抵有作者本人的情感和想思的流入。丁玲曾同时爱着胡也频和冯雪峰两个男人,并且三个人同居生活,但是,三个人的爱情太过拥挤,冯雪峰终究选择了退出。

知道了这个背景,我就能理解,为什么莎菲喜欢苇弟,却又深爱凌吉士了。

读完这篇小说我的感受也是有一些的,但是对主人公莎菲我是喜欢不来的,不过阅读之后总是要记录下点什么的,就把我的浅薄感受记一记吧。

1.人物形象

小说主人公莎菲是一个对感情充满苦恼、性格矛盾、敏感,甚至变态的女性形象。

她生气,那些住客们喊伙计的声音,还有楼下有人在电话机旁大声的说话声。然而,没有一些声息时,她又会感到寂沉沉的可怕。

她喜欢苇弟,却又看不起他的软弱与幼稚,并且认为他不理解自己的思想、感情,蔑视他、嘲笑他、捉弄他,但又为此感到自愧与内疚。

她说“我不相信会有第二个女人这样不捉弄他的,并且我还确确实实地可怜他”。

可能是因为长期生病,又独自一人在外漂泊吧,莎菲很敏感,她“常常话到嘴边便咽住,怕又在无意中竞刺着了别人的隐处,虽说是开玩笑”。

她不仅敏感又有些病态,甚至是可以说变态。她渴望亲情和友谊,又觉得亲人不懂她。过年,她想要收到别人写的卡片,却又不愿自己给别人写。小说中是这样写的:“不得画片,不稀罕,单单只忘了我,却是可气的事。不过自己从不会给人拜过一次年……”

对待亲人的爱时,她说:“我总愿意有那么一个人能了解得我清清楚楚的,如若不懂得我,我要那些爱,那些体贴做什么?偏偏我的父亲,我的姊姊,我的朋友都如此盲目地爱惜我,我真不知他们爱惜我的什么......说一些错到更使我想打他们的一些安慰话,真愿意在这种时候会有人懂得我,便骂我,我也可以快乐而骄傲了。”

总之,我觉得莎菲就是一个矛盾体,一个心里有些病态或是变态的生了病的年轻女人。

2.关于爱情

小说中,莎菲是一个二十岁的漂亮年轻女子,虽然她生着病,但是,她如正常女子一般渴望爱情。

她追求的是一种灵与肉统一的爱情,要求所爱的对象既有美的外表,又有纯真的感情。

因此,她喜欢苇弟的忠实,又看不起他的愚笨;她狂热地爱着凌吉士,因为他有漂亮的外表,可是他的灵魂浅薄,又让她痛苦。

她觉得,假使苇弟能够再聪明一点,她是可以比较喜欢他些,但他却只能如此忠实地去表现他的真挚!

她看到苇弟把眼泪一颗一颗掉到她手背时,却像野人一样得意的笑。

但是,她又容许苇弟吻她的手,并握着她的手在他脸上摩擦……

见到俊美的凌吉士,她就被他的美貌所吸引,生病了仍然大风天出门,骗云霖帮她租房子搬家。

她为了方便接触凌吉士,宁肯租住一间又低又小又霉的屋子。只因为它位置上在第四寄宿舍和云霖住所之间,而凌吉士与云霖是朋友,住在第四寄宿舍。

莎菲对凌吉士的爱是狂热的。

她说,她“真的便把自己陷到比死还难忍的苦境里,单单为了那男人的柔发,红唇……”

她说,他握着她的手时,她快活得真想哭了。

她说,“一当他站起身预备走时,不由地我心便慌张了,好像我将跌入那可怕的不安中,于是我盯着他看,真说不清那眼光是求怜,还是怨恨......”

即使她明白了她爱慕的那个高贵的美男躯壳里,是安置着一个怎样卑劣灵魂,却还是接受他的许多亲密。

也许“这亲密,还值不了他从妓院中挥霍里剩余下的一半!即使这让她悔恨到想哭了!她还是忍不住爱他。”

她说,“当我睡去的时候,我看不起美人,但刚从梦里醒来,一揉开睡眼,便又思念那市侩了。”

她很柔顺地接受了他许多浅薄的情意,听他说着那些使他津津回味的卑劣享乐,以及“赚钱和化钱”的人生意义……这些又使她看不起他,暗骂他,嘲笑他……

她说,“我因了他才能满饮着青春的醇酒,在爱情的微笑中度过了……”

理想是美好的,但是,现实是骨感的。莎菲渴望的是理想中的乌托邦式的完美爱情,可是,现实中的她去深陷凌吉士的美色中不可自拔。

她爱凌吉士的俊美容貌,恨他的灵魂卑劣,因此,在理想与现实中纠结,爱与恨中纠缠,内耗。

最后,在经受了痛苦的感情与理智的考验之后,她决定悄然出走,远避人世以摆脱凌吉士。

3.关于死亡

小说中多处提到了“死亡”,作者在小说里表达出了一种与其在人世间痛苦生活,不如,以“死亡”来解脱的心态和思想。

莎菲说,“无论在白天,在夜晚,我都在梦想可以使我没有什么遗憾在我死的时候的一些事情。”

“我不知怎样度过那些时间,我只想:多无意义啊!倒不如早死了干净……”

莎菲觉得自己是被凌吉士色诱了,爱上了他,却又因为他的浅薄享受,卑劣的人生意义感到痛苦,所以,“但因了他,我认识了“人生”这玩艺,而灰心而又想到死……”

小说的最后,也是说到了“死亡”。

“悄悄地活下来,悄悄地死去,啊!我可怜你,莎菲!”。

可谓是“死亡”贯穿了整篇小说,动不动就想到死亡。要知道,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是不可能重来的。

一个人连死都不可怕,为什么还怕活着呢?

这是我最不喜欢这篇小说的主要原因吧。

4.关于日记式体裁小说

日记体小说:是小说体裁的一种独特形式,它是以日记形式作为小说基本结构的小说类型。

这类小说在叙述方式上多采用第一人称,以日记主人公所见、所闻、所感的方式叙述事件、展开情节、刻画人物。

我看过的有鲁迅的《狂人日记》,再有就是丁玲的《莎菲日记》了,应该还有很多其他名家作品,只是我还没有阅读过罢了。

日记体小说一般有如下三大特征:

(1)日记小说的真实性与虚构性

现代日记体小说发生的动机决定了真实性必然成为它的首要文体特征。但是,作家表达的并不等于真实性。

因为小说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日记体小说的真实性势必和虚构性相发生。

(2)日记体小说的时间

日记体小说给人的印象是使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

日记体小说的时间标示似乎可有可无,时间标示对日记体小说整体的意义似乎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3)日记体小说的私人空间

日记体小说是要表达人的私密性体验的写作,要求决定了日记文本应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私人空间。

日记体小说的形式要素则使读者的视角被限制在日记体自身。

因此,日记体小说在创作上相对路子偏窄,对作者的文笔,思考,认识,情感,等等,都要求较高。

要想创作出获得大众认可的日记体小说,并不轻松,可以试试。

以上就是我阅读后的浅显感悟,愿与文友多交流,共勉!

欢迎点赞+关注,我是平原雪,爱写作,爱阅读,爱分享。

如果你愿意坚持在简书深耕写作,可以点击下方蓝色字体开通简书会员。

平原雪邀请你免费开通简书会员

开通后可简信我贝(仅限首次开通会员)。旗下会员点我的链接续费,可简信我领取续费奖励。

相关文章

  • 莎菲女士的日记

    今晚又囫囵吞枣地把它看了一遍,很想知道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女性。 看着看着,竟有点自己的影子,因为自己也...

  • 《莎菲女士的日记》

    《莎菲女士的日记》为什么在那个时代能获得很高的赞誉,我想这与大胆的题材、角度的新颖不无关系。 这篇小说第一次深度剖...

  • 《莎菲女士的日记》读后感

    分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姓名:王昕 班级:19财务管理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文学革命,也是一场思想革命,无数...

  • 《莎菲女士的日记》——莎菲的爱情

    莎菲,一个心思太过细腻而总陷入忧郁、苦痛中的二十岁女孩,在为姐姐而写的日记中详细记录了自己关于情感的体味。 在日记...

  • 《莎菲女士的日记》——剩女的自白

    读完《莎菲女士的日记》,我对主人公莎菲产生了一种非常复杂的感情。 莎菲是一个渴望别人懂得她,却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藏起...

  • 独具女性色彩的莎菲:你在生活中是莎菲吗?

    莎菲是丁玲在其处女作《莎菲女士的日记》中创造的人物,是一个处在人生迷茫期的女孩子。莎菲渴望真正的爱情,是新一代独立...

  • 灼热的边界线

    德不孤,必有邻。读《莎菲女士日记》 而莎菲呢,却以这德推开了心爱之人。 “德”一字,在中国人心中深深扎根了几千年,...

  • 心中话,笔下情,读者心

    《莎菲女士的日记》读后感:一个人最大的成就,是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一个人的一生要没有遗憾的话,无疑是语尽心中话,记下...

  • 做个十足的女人

    我了解我自己,不过是一个十足的女人。 ——莎菲女士的日记 担当、柔软、善良、温暖 勇敢、坚韧...

  • 《莎菲女士的日记》经典语录

    1. 我总愿意有那么一个人能了解得我清清楚楚的,如若不懂得我,我要那些爱,那些体贴做什么?偏偏我的父亲,我的姊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莎菲女士的日记》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zpy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