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方法技巧其次,时间管理和节奏的把握,本月每个参与者都需要自检。 每月精读书籍、完成一篇不少于2000字的笔记、一张思维导图、一张PPT。31人参与,留下9人。自发自觉,是要义。
微信群"阅读之美"的聊天记录如下:
陆莹Maggie 上午10:53
我们今晚复盘一下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要开诚布公哦):1. 自己做的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2. 觉得他人做的好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3. 如何把收获带给更多人?
菁复盘
复盘 1、个人复盘
#优点:
A. 第一次坚持读英文书,明确读书目的,学会猜词。
B. 读书让我时间利用率相对提高。
#缺点:
A.只有书摘,没有个人感受和行动计划。
B. 时间管理不足,月计划高估自己,读书效率低。
C.笔记缺乏背景介绍。
【延伸问题:读书笔记的种类和目的不同,笔记的写法也会不同,有些笔记是写了自己用的,不一定会被别人看做好笔记。】
2、给与建议
#优点
A.书评以个人思考切入,以未来行动、意识改变作为总结。 读书如果能对生活、工作有指导,能落实到行动中,那是极好的。
#意见
A.读书笔记数据化 我最近强迫自己把书写的读书笔记改为移动设备上的操作,主要是移动设备真的可以极大提高文字的管理、转存、传输、再加工等方面的效率。
3、自利利他 分享给亲人和女朋友,先鼓励吸引一起行动,再分享背后的理解、感悟、知识。
花儿笑复盘
本月复盘:
1. 自己的笔记
好的地方:写笔记时会想着以怎样的方式开始和组织,更能够让读者对我想表达的感兴趣(效果一般)。再者就是会写出书里的内容在自己生活中的实践。
不好的地方:
1)没理解透。
书读的太快,好多地方没有真正理解,所以写的时候没有底气,只能写自己有些理解的地方。这样导致对全书没有一个整体的逻辑把握,写笔记时比较乱,最后变成简单的罗列。
2)拖拉。
最后五天才想起来写,写笔记时发现的问题没有时间去钻研。
3)语言表达功底一般。
有些想表达的东西绕了半天都写不到点子上,所以导致语言不简洁,拖沓。
总结就是,本来基础就一般,还不尽全力认真准备。
2. 他人的笔记(顺序不分先后,想到哪个写哪个了,写的不好的大家都会原谅我的吧。[奸笑])
好的地方:
1)采撷:
(1)全文思路清晰,通过大标题的形式从读这本书的原因,到介绍全书的框架,到自己的实践等,读起来一目了然。
(2)每个小节里也是总分的方式,先把接下来的内容要点写出来再细讲。细讲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也很清晰。
(3)通过提问的方式,讲到一般会遇到的问题,然后给出解决方案。
(4)读的时候已经在实践,并能够通过自己工作举出实例。
2)陆莹
(1)引用的部分用特殊格式标出来,一目了然。重点部分标黑。(这是阳志平的写作习惯,我也看了,为啥我就想不到实践呢,还是自己没有写作习惯,所以读的时候没有思考他的写作)
(2)通过一、二……一个一个点的讲,全文论点多较多时这是个好方法。
(3)分享了自己“跳读”的方法,干货多多,受益匪浅。这是我收获最多的一篇读书笔记。
3)薇薇
(1)首先写了内容概况对全书和主人翁的经历的总结,读完就对全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2)把自己有感悟的都摘抄出来,便于日后回顾。
(3)写了看书以后的感悟,理论联系实际,有实干过,佩服。
4)黄丹
这本书我看过,对我影响也很大,但是如果让我写读书笔记,我还真不知道如何下手,因为我不知道怎么提炼出内容让曾国藩的形象和我读完书后差不多。而我觉得丹丹姐做到了。
(1)评价人物时,不是直接给出结论,而是有耐心地讲好最能看出人物性格的故事。
(2)写曾国藩和左宗棠之间的恩怨纠葛,分析性格差异的影响,以及联想到现实中,给读者启示,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提炼。
5)大朋
(1)全文没有不相关内容,直入主题,不拖沓。
(2)结构清晰。先讲总的选择和方法。然后讲具体的做法,再通过案例巩固,以及讲了在中国的现状。
6)张箐
(1)读英文原版书,佩服!
(2)虽然是按章节写,但原书是英文啊,写的时候已经是组织语言和总结了。
7)于慕阳
(1)选择了一本相对枯燥、理论型、比较难写笔记,确是会有很多收获的书,钻研精神值得我学习。
(2)每个章节提炼出理论的精髓,我觉得需要真正理解和思考提炼的,赞。
8)马爱英
手写实际上是比较累的,字迹却很工整。
不好的地方:
(1)有些缺少自己的思考和提炼,没有写全书的要点。
(2)我觉得能把难得东西提炼的清晰好懂,是需要真正理解透彻、钻研和下功夫的。我本人是这个问题,我有些笔记中看不懂的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
(3)普遍提交笔记不早(我自己也是,拖拉,没有未雨绸缪)。
3. 如何把收获带给更多人?
内容方面:
(1)首先要自己真正理解透彻,知道作者真正想表达什么。
(2)写笔记时把自己当做还没看这本书,会想知道什么,然后安排笔记的结构。
途径方面:
(1)对于爱看书的人,最重要还是笔记写的好。然后朋友圈……
(2)对于不爱看书的,是自己的改变。真正应用,因为看书,自己的思想和言谈举止的变化,比较有说服力。
大朋复盘
读《精益思想》复盘:
1.首先读这本书我是很排斥的,7月份的时候读了书的第一部分,后来就不想读放下了。
2.如果只想了解精益的原则只读第一部分即可,后面的基本是对于精益如何在企业作用的案例谅解,如果不是从事制造业,不是做产研销的会觉得很枯燥。这也是我一直没读下去的借口吧,现在我从事了精益制造管理工作,觉得必须要读了,所以才又下决心读一下哈哈。
3.价值是精益的核心,消除浪费是精益的根本,所以综合精益企业的各种做法就是为了消除浪费。(其实我觉得这是人性的哈哈,人都有浪费的本性)。
3.我在富士康做过一年,目前在福田汽车,这两个公司都大力推进精益制造。但是从程度和做法上来说,富士康把精益做到了全价值链,精益管理。福田喊了好些年,只在制造系统推行,效果一般吧。
4.西方做精益的和日本不同,总结了很多工具和方法,甚至有体系,我们公司基本上是copy了通用的,很厚的一本书,奔驰的跟通用差不多(这个感兴趣的回头可以再做分享)。
5.同时我又读了《精益工作法》这本书,因为我自己一直对如何把精益思想应用到日常工作生活很有兴趣,这本书把每个人比作一个人的工厂,从而讲了如何把精益中的价值,价值流,拉动,5S,七大浪费等等应用到个人绩效提高。
6.陆老师分享了他读《精益思想》心得,写的真好。精益其实不分行业,他是一种管理方法和理念吧。我会继续在好好研究下精益思想和精益工作法,期待更多交流和分享吧![胜利]
陆莹复盘
本月个人读书的得
1. 由于使用了《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的方法,老老实实做了摘抄和感悟,所以可以说还是将《讲理》原汁原味的观点,和一些金句表达出来了的。
2. 将我的观点的句子标粗,其实就是《讲理》中所说的是非句。在行文上,也考虑了是非句为核心、提供证据的模式。
大朋 下午11:26
其实我也抄了好些[表情],我接触精益,是先从工具开始的,我们有很多工具和方法,比如5S,七大浪费,线平衡,解决问题的步骤,一页纸报告,PDCA,QC七大手法,IE七大手法,一共九十多个[偷笑]
本月个人读书的失
1. 没有守承诺。原本阅读的书籍是《这才是心理学》,偷换成《讲理》,因此第2点原因。本来是思维导图+PPT+笔记的,但其实只提交了笔记,然后也不好意思逼迫大家了。
2. 时间管理的严重混乱。其实《讲理》是读完了的。8月份都没时间看书,或者说,自律性不强,没有循序渐进。笔记都是最后一天晚上9点开始写的,写到12点。5555. 我要慎独,这些丑事都和大家说了。
3. 由于仓促,实际上笔记品质下降,这不仅仅是对读者无益处。对我自己来说,我可能今后还要再重新翻看《讲理》,因为这本好书我没有看透也没有讲明白。不过,至少我留下了笔记,可以翻看。
阳志平老师说,可以把书分为坏书、可用的书、力作、杰作与神作五类。《讲理》于我看,仅仅属于力作。
陆莹Maggie 下午11:39
我想给各位小伙伴们的建议:
1. 前期我们可能需要一起把握阅读的方法和节奏,方案是把一个月的周期分解成结构阅读、细节阅读、笔记三个部分。在结构阅读时,我们把各自阅读书目的序言、目录、作者介绍、结语(如果有)发出来,大家一起讨论,看这本书可以怎么读。这样大家都会有选书和破解书上的收获。
2. 在笔记内区分作者的观点和你的观点。最简单,像马爱英的笔记,原文加自己的感想。虽然对于读者来说,有些痛苦,但毕竟要留存记录的人是我们本人。
3. 建议大家在笔记时有意识的思考,哪句是我的观点,我的观点可能是正确的吗?并把它标黑。哈哈,我试了一下,有意识思考还是挺神奇的。
黄丹复盘
黄丹《曾国藩正面与侧面》
都是用出差路上零星的时间微信阅读上看的,读书笔记提交时间记成了次月5日,所以这篇读书笔记写得比较仓促。其实6章读下来对我还有更多收获和感悟。曾国藩最大的特质目前读下来觉得是:自省、韧劲、坚持、克己理学修心,成人达己、有目标等。
这个月是精读《跃迁》希望每天都能看一些,学的到一些能用起来。
薇笑暖馨—《股票大作手回忆录》读书笔记
薇笑先是大致说了自己的读后感,后面对一些观点做了摘录,确保让读者看到原汁原味的精华。最后总结了自己的感悟。比较有调理。
随着读书笔记也好好的感受了下杰西.利弗莫尔人生。年轻时在成功后他犯了致命的错误,但在40岁之前又达到了人生巅峰。却在1940年开枪自杀,遗书中写到“我的一生是个失败。她分析了利弗莫尔失败的原因,这段也引发思考:市场是不可战胜的。市场参与者必须对市场心存敬畏和感激。其次,他毕竟是人,不管他有多高的境界、多大的才华,依旧会无法控制的违背自己从小摸索、领悟的根本原则。守纪律是市场参与者的根本立足点。他对美女、美酒不加节制,最终丧失了早年严格自制的作息规律和生活态度。
陆莹《阅读与写作的互惠-读《讲理》》
开篇的第一段就是满满干货。给她带来改变的书,想着陆莹是博览群书,经过她筛选下来的这些书是可以好好看下。另外说到:"它们不宜快读,需要跟着慢慢体会,因此每天我都受到前人的滋养。**书会越读越少,而不会越读越多。"看到这段话觉得挺共鸣不在乎多,在乎受到的滋养还有带来的改变。以前听到人说一年读百本书就很多了,现在能听闻有的大牛一个月就能读百余本。所以陆莹的这个观点也是对我内心认同的想法的肯定,也让我更加坚定不在乎太多。
书架小格子里再加了《讲理》,读书笔记很有条理,对书本也吃得很透。里面摘录了王鼎钧先生总结的论说文写作规则一一“杨八条”吧!要写作的留着定受用。另外说到写论说文时抒情调子的通病,对照自己完全中招。想想写作技巧还真不少。
继宁的《穷查理宝典》
喜欢她写的这段文字——一年多以前,不求甚解的读完第一遍后,内心很激动很欣喜,这个图景令我向往。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还有几个人会告诉你要正直善良、提高修养、继续学习、并通过书本知识和思想去世俗社会中活的好、活的成功?查理就像是一个标杆,给了我信念。而我也确实在这个过程中收获更好的生活。
说到了查理的思想、智慧主要是两个:逆向思考和多元思维模型另外列出了25个心理倾向。内容很多,观点也需要时间消化。查理芒格也是之后我打算的主题阅读。
采撷复盘
读书会回来有点晚了,我也说说自己,我这次读的是一本工具方法书,因为原书的框架结构和条理性很清晰,我写读书笔记是结合原书结构和实践来写,总体条理性比较清晰,笔记写了一些自己的实际操作故事,可能可读性比较好。
缺点是:一是计划性太差,书读完了,但笔记一直拖着没写,最后一周准备写,但是思路一直没有理清,写了一稿太差接不下去又最后重写的。二是思考深度不够,看到别人的观点会会觉得好棒,但是怎么多思考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还很难。刚刚陆莹说的书的观点和自己观点的区分,我觉得很好,我是个没有强烈自我观点的人,以后不能偷懒,要多思考,多训练。
马爱英的复盘
本月复盘:
1. 自己的笔记
个人收获:坚持做完了笔记;啃完了一本对于自己来说比较生涩的历史类的书;看完这本书更加真爱自己的祖国,更加佩服我们伟大领袖;虽然国家还有很多不完美,我们的国家领导人一直在努力,就像我们的父母都也为了我们的家庭奋斗一样,充满爱与责任。
不好的地方:
笔记写的别人不容易看;没有大篇幅的写个人感悟;没有写思维导图。
2. 看别人的收获
无论读书方法还是个人总结感悟大家斗写的很好,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在日后会渗透进去学到的方法,路要一步步走,希望自己每天都进步一点点。
我看了一下本群留下来的人员构成:七分钟悦读会+和君人,看来这两个集体还是不错的嘛,哈哈。第一个月完全放羊,但卡住群规,留下来自动自觉的伙伴,这样后面才好办事。所以在活动组织上,我的收获就是当我放下满足多数人,反而更好。给你们点赞,也希望大家一起读更多、收获更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