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仲淹一生,只留下了五首词作,分别是《御街行秋日怀旧》、《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渔家傲秋思》、《苏幕遮怀旧》。这五首词,每首都是经典,其中有三首词都是秋天的千古绝唱,有二首入选中学课本,《渔家傲秋思》、《苏幕遮怀旧》,几乎耳熟能详。
今天又重读这首经典的秋日词作《御街行秋日怀旧》,有文评价说,全词没有一个“思”字,却句句是“思”,还曾被李清照借鉴过。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岑寂,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上段:写秋夜寂静之际的思念,这种思念随着月光而愈发绵长。下段抒写词人长夜不寐,无法排遣幽愁别恨的情景和心态。
夜深听落叶声,是“思”;望月怀远是“思”,醉不得是“思”,睡不得是“思”,主人公在秋夜的孤寂与不眠,皆是因为思念。
思念也是人生的常态,是人生命的组成部分,越年长,越紧密。
而我过了几十个秋天,经历了数不清的秋雨,却也写不出一点留传于世的秋思,但不代表我没有,而且多且深。
差不多连着下了一周的雨了,一场比一场凉。
秋雨里,走在外面,路地上,湿湿的,净净的,草叶上,湿湿的,软软的。
院子里,最多的桂花树,被雨水淋过,青青的,香香的。
路上的落叶,都被保洁大姐清理过了。
匆匆的行人,走路的带雨伞,骑车的带雨披,大部人加了衣服,有年纪大点的,已穿起了薄棉袄。
骑摩托车的人,戴头盔,穿起了加厚的防雨外套,看不清男女,只有背上或后备箱上的“饿了么“、”美团外卖“宣示了他们的身份。
阴沉的天空下,世界一下子变得没有夏天那么明亮了。
前些天种下去的萝卜都发芽了,小小的,嫩嫩的;小青菜种子还没出头,但它终究会在这一场场秋雨中努力,只需要等一场艳阳普照。
我常常一个人去买菜,市场上的菜,最新鲜的就是茭白了,已去掉了壳,又白又嫩,像能掐出水来。还有长茄子,紫色的,躺在菜框里,表皮发着光亮。我买了茭白和茄子,外加一把小青菜,一把大蒜叶子,一块昨晚下半夜做好的嫩豆腐,只要2元钱,而猪肉就比较贵,一斤夹心肉要28块钱。
造物主在每个不同的季节,都给我们各种各样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味道的蔬菜,而我反来复去就只喜欢这几样,经常吃的,都是最常见又平凡的菜。
我也换了衣服,出门加了丝巾和外套。
书房里,风从窗户外面进来,把竹制窗帘都吹得晃动了,凉飕飕的,但舍不得关上玻璃,秋风也是短时间停留,何须拒之于外。
书架上的书,陈列了好多,好几本都是摊开一半的,通往他人灵魂深处的路,有时是很难走的,不是被他人打扰,就是受阻于自己杂七杂八的事。
阳台上有月季,不管夏天还是秋天,也不管我去不去看,只管有骨朵了就开,开过了就败,败过了再孕育,该开了又开。如果我不给它浇水施肥,它只以黄叶提示我,从不轻易枯萎。

花瓶里的鲜花,现在只有绿萝长青,虽然它不开花,但在我心里,胜过有些花,一惯视如鲜花。
老妈腿脚不灵便,遇到这种天气,她就会老早穿上厚厚的衣服,自己穿袜子都困难。今天早上一早就打电话过去,叮嘱她穿衣服保暖,千万不能着凉,这个季节是最容易感冒着凉的,而而到了真正冷的冬天,却不觉得冷,冷是可以适应的。
人活着,不只能靠吃饭,还需要精神的食粮,那就是读书,阅人,走路,从生活中找到自己存在的凭证。
我喜欢看我比比我年长人写的书,因为他们有人生的历练,已经被时间证明过。但年轻人能传给给我朝气,能让我知道,生活的浪花中,那些是欢愉明亮的。
不能行万里路,就读万卷书。
不能做达人,就做一个有趣的普通人。
不能做为官一方的人,就做勤俭持家相夫教子的劳动者。
没有高财富,就争取高情商,别让人讨厌。
不能给人帮助,就给人温暖吧。
喝不了浓酒,就品一品葡萄酒,想一想远方的亲人,弹一支圣洁仁爱的曲子,在这个秋天里,在这场秋雨中。
我是韩荆,期待与您在文字里相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