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写在父亲的前页

写在父亲的前页

作者: 新伟 | 来源:发表于2017-03-22 21:38 被阅读8次

父亲的故事很长很长,长的可以写一本书…所以,我决定稍作休息…因为每夜的执笔也类似和已逝先祖的对话和心灵的交流,也颇为耗神!原本打算《家族史》在若干年后,脱离了商业,退休以后完成原本,以慰先人之志…不料这次恰逢丫头的论文需要(我的家族史)作为素材…所以也促使我在急促慌乱中匆匆随写了一些…

文中的有些人物的辈分可能有些颠倒…比如《爷爷的爷爷》一文中的老祖,实际上应该是我爷爷的父亲,也就是我的太爷爷…

而我的《爷爷》一文中,爷爷被拉壮丁当兵在嘉峪关一带,应该是民国初年的事了…

我的记性不是很好,有些事,有些人,有些年代…以前婆和父亲从小给我说起,但我都忘了!如今能够捡拾起来的也只是一些记忆的残片了…辛亏有些事情还可以不经意间向老母求证…

而母亲最近也是身体有恙,所以虽然也是夜晚急急提笔,却也依旧心烦意乱…这样便如叙文一般,未经着墨润色或者修正…或如一颗母鸡刚下窝的土鸡蛋…带着朴实无华的暖意…让各位好友见笑…可我依然是喜欢这样质朴至纯的生活和笑意!就如我十二岁那年穿着补丁的裤子走出村落一般…我觉得善良和淳朴是我们杨家永远的家风…

《我的家族史四》(父亲的背影)将是我需要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父亲的故事绝不是一朝一夕便可带过!如果说前面有了康熙大帝,后面就一定有了乾隆盛世…而自打太祖爷在杨家堡子的赫赫威名之后,父亲这一辈,再次出现了杨门的再兴…所以我觉得父亲很了不起!因为杨家堡子自从击退了回匪之后,虽躲过一劫,却也和那些回匪结下了梁子…从此以后会隔三差五的受到骚扰…如此一来,族人们也无心专心转意的投入生产劳作,人心惶惶…如此也就导致了族系中的出走和迁移…从家大业大,人丁兴旺,到最后走的走,留的留…太祖爷之后的杨家便也没落衰退了…太爷之后的三个儿子中,老大成婚,后来也不知去了哪里,老二未婚,也离开了杨家堡!从此没有音讯…留下的也就剩了年仅十二的爷爷,那时爷还寄养在姑奶奶家…

而父亲打小便挑起了家中的生活重担!并且就靠一个实诚和勤劳,用自己的双手勤勤恳恳的为家中打下基业,实现了杨门的再兴!

父亲的醇厚,善良和同情心,和他的乐于助人,实实在在,勤勤恳恳…我无法赶上!除了深深的崇敬和对先祖的敬仰,我都没能超越…

所以,在白天工作,两头跑…夜晚抽两个小时光景的情况下,匆匆就我所知,对太爷,爷爷和婆做了剪短随笔…而对于父亲的故事,对父亲后半生的经历和生活,我是亲眼目睹,感同身受的…所以在对父亲的每一次描述和回忆中,都需要像父亲的呼吸一样的,融为一体,并且跌宕起伏…走父亲以前走过的路,感受父亲他老人家当时当地的思想…而这一切…需要像和尚打坐一样,进入父亲的年代…和父亲的思维…

8我的家族史《父亲》

父亲姐弟四人,排行老三,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少年丧父的父亲注定与学堂无缘,尽管依然属于懵懵懂懂的少年时期,可他必须挑起作为家中长子的重担和责任!

…于是父亲到了城里的饭馆,做了学徒…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样有口饭吃以后又有工钱的机会对父亲来讲,很是难得!尽管学徒期起初只是只管吃住而无工钱,但农家出身的父亲,依旧乐此不疲的欢快.向往着…不怕吃苦受累,腿脚勤快的少年早起晚睡.任劳任怨,以自己的老实和勤奋,终于赢得了老板的喜爱和信任,并且有了工钱,尽管微乎其微…但毕竟可以帮助到了家人,可以让弟弟上学!如果弟弟将来弟弟也能识文断字,有了文化…也许杨家的门庭转了风水也未可知!

那都是民国的事了…宝鸡城的民防团长兼警备司令叫秦百寅。曾有一句宝鸡谚语:"要进宝鸡城. 先拜秦百寅;不拜秦百寅,百事弄不成"…这句话,少时我听婆和父亲多次提起这个人名和这句话,可见此人彼时在宝鸡城的赫赫声名!后来我偶有查询秦百寅解放后的情况,好像被镇压处决!但据传闻,秦百寅做民团团长时倒也没干过什么伤天害理,祸害百姓的事儿…当时的秦百寅也是父亲所在饭馆儿的常客…饭馆在老城的西街,估计那个时期,宝鸡城并不大!父亲所在的饭馆也有一点儿名气,所以应该也是城里名流望族经常光顾的吃饭去处…

老家的崖背上庄,曾有一户人家…据说主人曾经做过民团的团副,也有一种说法是当过秦百寅的卫兵!我家的院门口是一条小路,也是一条通向南北西东的必经之路…小时候,婆经常给我讲团副和姨太太回家的场面…据说姨太太一般都是,坐在两人的轿子上,着旗袍.外搭裘皮大衣…雍容华贵仪态万方…后面儿跟着两个卫兵扛枪护卫,团副骑马走在最后,腰里挎着盒子炮…见到庄里的乡邻,也会作揖打拱,打个招呼并不是趾高气扬.目中无人…马蹄得得…顺着羊肠去了上庄…那场景,虽不是威风八面却也甚是羡煞了上下两庄农户…

据说解放后三反五反运动,团副也回了庄里…因为平日里也对乡邻客气,并未借民团之势做一些欺压乡邻.作威作福的事…所以,也没有受到大的波及…就算每次大队开批斗会,也是象征性的,走走过场而已!那老爷子,本来也是年岁已高,估计也是经不起那番折腾的…

据说那老爷子的过世颇为喜剧!有一年,大队演戏;这老爷子颇好看戏…中午也许吃了白菜炖粉条,坐在椅子上,看到兴头,乐得哈哈大笑…竟背过气去!众人再看…老爷子靠在椅背已没了气息,嘴里掏出一根长长粉条…也算善终…而这种人在不知不觉中没有痛苦的,毫无预知的死法可谓圆满善终!让很多乡邻在茶余饭后感叹不已…

小的时候,上庄的孩子和下庄的孩子,是不在一起玩耍的!只有我和姐姐,可以随意的,和上下庄的孩子们随意游戏…我家居两庄之间,从风水之术来看,也算是坐北朝南的中心穴脉…父母的威望和德行很好。从个人的感情上,我更贴近于上庄!因为上庄的孩子们讲义气!他们不会欺负我…

姨太太…我们常见…不觉得有什么不同…上下吃同吃一口井水,而我家门口的小路,也是上庄人挑水的必经之路…我也常见太太和母亲,在门口问候聊天…只记得妇人挽着头发,鼻梁高挺很是干练!似乎没见她说过什么脏话!肤色白皙,一看就是没有出过力受过什么苦的人!眉宇间,隐约透着一股高贵之气;不似普通农妇的粗俗!…长大了我知道,其实那样的人,一看就是大户人家出身!那种渗透在骨子里的教养,和农家琐碎难以遮挡的高贵…那种文化.教养.乃至见识和眼界,那种书卷教育和门第物质浸透其中,绝非傲慢但却高贵莫名的气质…绝不是今天的人再多的物质,可以堆积和刻意效仿的…

父亲,依旧在饭馆儿里勤勤恳恳…每月的工钱,会如实送回家中…父亲早逝,长兄为大!自己尽管没有条件上起学堂!就一门儿心思,希望把弟弟供养成人,让老弟上的起学堂,有点儿文化,总算杨家能有一个识文断字,念过书的人…所以,叔父在四个兄弟姐妹中,也是唯一一个上过学堂,念过书的人…

饭馆儿里一干就是几年,其间,父亲的踏实和勤奋,也感动了饭馆儿的主人。

母亲的娘家,住在城北,俗称北崖。也就是现在北崖中学的一墙之隔之上…舅爷是弟兄俩,住前后院…院子很大很长!在过去,应该属于家大业大的大户人家了…后院儿的大爷宅心仁厚,舅婆的眉心还是下巴有一个福痣,具体位置我不记得了…但一看就是一个很有福相,没有受过苦的老太太,慈眉善目,丹凤眼很大…我有时候想:一个人的福祉应该也是前世的修为所致…大爷那时候好像在街上有买卖,家里窑洞和房子有好多间…

相关文章

  • 写在父亲的前页

    父亲的故事很长很长,长的可以写一本书…所以,我决定稍作休息…因为每夜的执笔也类似和已逝先祖的对话和心灵的交流,也颇...

  • 我的家族史《写在父亲的背影之前》

    写在《父亲》的前页… 父亲的故事很长很长,长的可以写一本书…所以,我决定稍作休息…因为每夜的执笔也类似和已逝先祖的...

  • 写在《父亲》的前夜

    写在《父亲》的前页… 父亲的故事很长很长,长的可以写一本书…所以,我决定稍作休息…因为每夜的执笔也类似和已逝先祖的...

  • 前页

    点这里阅读全文 前页 “准备好,开始!” 所有模块初始化…初始化已经成功。正在启动中…启动已完成。“你好,我是Ro...

  • 疫情中有情丨写在父亲的病床前

    编者按: 为配合文章情绪 全文未配图 请在安静的场合 花8分钟阅读 感受亲情 感受无常 感受对荒谬的反抗! 文/子...

  • 2018-06-15

    怀念父亲 __写在戊戌年父亲节前夕 ...

  • 点一柱心香 燃一段眷恋

    --写在父亲离世六周年的清明节 父亲离世的前三年,每年都会回家乡扫墓,这么做一方面是出于对父亲的想念,另...

  • 「RIA学习力」《被赋能的高效对话》No.2,Lisa

    「RIA学习力」《被赋能的高效对话》No.2,Lisa 写在拆页前,一个刚刚发生的真实案例。 今天和Cyndi刚出...

  • 写在父亲生日到来的前一夜

    明天就是九月十二日了,一年一度的这个日子对我来说都是个敏感的日子。从那年父亲生病起,父亲的生日就不再过了,按...

  • 写在父亲的祭日

    37年前的今天对于我的家庭来说是个最最黑暗的日子,那年的今天“父亲”这个称呼永远的从我的口中消失了。那年我13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在父亲的前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zsa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