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
耿湋(唐)
反照入闾巷,忧来与谁语。
古道无人行,秋风动禾黍。


耿湋,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字洪源,河东(今属山西)人。唐宝应元年进士及第,官右拾遗,一说为左拾遗。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工与诗作,与钱起、卢纶、司空曙诸人齐名。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著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此诗当作于安史之乱后。诗人面对山河寥落、民生凋敝,不由顿生感慨、悲涌心头而作此诗。
“反照入闾巷,忧来与谁语”。诗一开始从写静态的景:夕阳余晖斜照着在老街旧巷。秋老日暮凄清之境,使诗人不禁触景伤情,忧从中来,而此时有谁可以共叙忧伤之情。入题两句由眼前静态之景入笔,以简练之言描绘出残败凄清的深秋空城暮景,也更浓重渲染出诗人此时心境之悲凉。
“古道无人行,秋风动禾黍”。古道黄昏,行人稀少,愈见空寂荒凉,惟有秋风萧瑟吹动田野之禾黍。此两句则从近及远,放眼空旷古道、萧疏田野,突显寂廖凄冷。诗人巧借“黍离之悲”抒发自己昔盛今衰的惆怅之感。此中无一字言“情”而情自露,无一字写“忧”,而“忧”意深长。
该诗语言朴实,融情于景,景现情生,抒发了诗人的满怀忧愁,表达了其对当时社会颓败的极度哀伤,读后令人顿生悲凉之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