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静看•千家诗
静看•千家诗之二十三

静看•千家诗之二十三

作者: 静看潮起落 | 来源:发表于2022-08-01 06:21 被阅读0次

秋日

耿湋(唐)

反照入闾巷,忧来与谁语。

古道无人行,秋风动禾黍。


耿湋,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字洪源,河东(今属山西)人。唐宝应元年进士及第,官右拾遗,一说为左拾遗。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工与诗作,与钱起、卢纶、司空曙诸人齐名。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著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此诗当作于安史之乱后。诗人面对山河寥落、民生凋敝,不由顿生感慨、悲涌心头而作此诗。

“反照入闾巷,忧来与谁语”。诗一开始从写静态的景:夕阳余晖斜照着在老街旧巷。秋老日暮凄清之境,使诗人不禁触景伤情,忧从中来,而此时有谁可以共叙忧伤之情。入题两句由眼前静态之景入笔,以简练之言描绘出残败凄清的深秋空城暮景,也更浓重渲染出诗人此时心境之悲凉。

“古道无人行,秋风动禾黍”。古道黄昏,行人稀少,愈见空寂荒凉,惟有秋风萧瑟吹动田野之禾黍。此两句则从近及远,放眼空旷古道、萧疏田野,突显寂廖凄冷。诗人巧借“黍离之悲”抒发自己昔盛今衰的惆怅之感。此中无一字言“情”而情自露,无一字写“忧”,而“忧”意深长。

该诗语言朴实,融情于景,景现情生,抒发了诗人的满怀忧愁,表达了其对当时社会颓败的极度哀伤,读后令人顿生悲凉之感。

相关文章

  • 静看•千家诗之二十三

    秋日 耿湋(唐) 反照入闾巷,忧来与谁语。 古道无人行,秋风动禾黍。 耿湋,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

  • 静看•千家诗之二

    访袁拾遗不遇 孟浩然 (唐)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诗题《访袁拾遗不遇》,另有以《洛...

  • 静看•千家诗之二十

    答李浣 韦应物(唐) 林中观易罢,溪上对鸥闲。 楚俗饶辞客,何人最往还。 韦应物(737—792或793),字义博...

  • 静看•千家诗之十三

    竹里馆 王维 (唐)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

  • 静看•千家诗之三十三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唐)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岑参(约715-770年,一说...

  • 静看•千家诗之二十四

    秋日湖上 薛莹(唐) 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 浮沉千古事,谁与问东流? 薛莹,其生平事迹不详,晚唐诗人,诗风伤感...

  • 静看•千家诗之二十五

    宫中题 李昂 (唐) 辇路生秋草,上林花满枝。 凭高何限意,无复侍臣知。 李昂(809-840),唐朝文宗皇帝,即...

  • 静看•千家诗之二十七

    汾上惊秋 苏颋(唐)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苏颋(670年-727年),字廷硕,京兆...

  • 静看•千家诗之二十六

    寻隐者不遇 贾岛 (唐)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779~843年),字阆(浪)...

  • 静看•千家诗之二十八

    蜀道后期 张说(唐)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张说(667年~730年),字道济,一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静看•千家诗之二十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zud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