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静看•千家诗
静看•千家诗之三

静看•千家诗之三

作者: 静看潮起落 | 来源:发表于2022-07-12 05:56 被阅读0次

送郭司仓

  王昌龄 (唐)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也有陕西西安人一说。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尤擅七绝,享有“七绝圣手”、“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早年家贫,而立之年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后中博学宏辞,曾任汜水尉、江宁丞,被谤贬岭南龙标尉,后安史之乱中为刺史闾丘所杀。

诗题《送郭司仓》,至少两个版本的《绘图千家诗》里诗题均为《道郭司仓》,题中的“道”应为道别之意,和本题中的“送”为送别之意区别不大。现在版本多用《送郭司仓》。

本诗写作者春日送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与无尽相思之意。诗篇情真意切,极其感人。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意为春日淮水碧绿,映衬门庭上春波荡漾。如此美景,无心游赏,为表地主之情,却只能设宴为暂留之友人饯行。此句以“淮水绿”极欲言明诗人殷切留客之意。

“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意为良掾难留,幸有明月相随;好友虽去,幸有淮水春潮夜夜高涨。“春潮”既含有诗人对友人的浓浓思念,又饱含着有春潮和自己相伴,会减轻友人去后的寂寞之情。此句以“明月”、“春潮”来表达诗人的别愁、思念。

只有读完全诗,方可体会诗人留客的真情实意,也才能理解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深深眷恋和相思之情。

相关文章

  • 静看•千家诗之三十

    秋浦歌 李白 (唐)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本诗是十七首组诗中的第十五首,也是组诗中...

  • 静看•千家诗之三

    送郭司仓 王昌龄 (唐)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 王昌龄 (698— 756),字少...

  • 静看•千家诗之三十二

    答武陵太守 王昌龄(唐) 仗剑行千里,微躯敢一言。 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此诗为诗人离开武陵将返金陵,武陵太守...

  • 静看•千家诗之三十三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唐)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岑参(约715-770年,一说...

  • 静看•千家诗之三十四

    婕妤怨 皇甫冉(唐) 花枝出建章,凤管发昭阳。 借问承恩者,双蛾几许长。 皇甫冉(公元717-公元770年,一说公...

  • 静看•千家诗之三十一

    赠乔侍郎 陈子昂(唐) 汉庭荣巧宦,云阁薄边功。 可怜骢马使,白首为谁雄。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年,一说...

  • 静看•千家诗之三十五

    题竹林寺 朱放 (唐) 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 殷勤竹林寺,更得几回过! 朱放(?-公元788年)字长通,襄州襄...

  • 静看•千家诗之三十六

    三闾庙 戴叔伦(唐)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戴叔伦(732—789),字幼公(一作次...

  • 静看•千家诗之三十七

    易水送别 骆宾王(唐)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骆宾王(约公元619—687年,一说公...

  • 静看•千家诗之三十九

    答人 太上隐者(唐)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太上隐者,唐代隐士,姓名及生平不详,隐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静看•千家诗之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epw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