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在刚刚听闻“秦王不说”,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严峻形势,国势极弱,随时会被碾压的背景之下出使秦国,靠的是一腔正气,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出发前他并未像荆轲刺秦王悲壮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壮士一去兮不复”,可见其冷静与稳重、胆识与定力。不事张扬、为祖国人民尽职尽责的“士”的形象跃然纸上。
秦王见到安陵国使者,应该是没有把他放在眼里。对唐雎说的话一层比一层强势。先假意疑惑,继而以武力征服韩魏的事实施压,再“恩威并重”,指责对方的不识好歹,轻视自己。一副恃强凌弱、高高在上的霸道嘴脸栩栩如生呈现在读者面前。
本文特别擅长在描写矛盾冲突的发展过程中,展示人物性格变化的轨迹。
面对秦王的“软硬兼施”,唐雎不卑不亢,冷静重申国君拒绝易地的理由,表明安陵君并非不识好歹,然后以“虽千里之地不敢易也,岂五百里地”之言,强化“守土不易土”的坚定立场,揭露秦王妄图通过假意的易地诈取安陵国的领土,达到消灭安陵国于无形的真实面目,说辞既大胆又充满讽刺意味。此时,唐雎的形象变得更加的丰满立体。
秦王的目的没有很快实现,他似乎踢到了一块硬骨头,所以急了。人物的神态动作外加人物语言描写,立马将矛盾推向另一个高潮。作为风头正盛(刚灭韩亡魏)的诸侯国,有眼力见的都“会识时务者为俊杰”答应此要求,就算最终得不到那“五百里”,至少可以拖延一段时间,以想另外良策。但安陵君不一样,他应该是深谙秦王的为人,知道这事万不可答应。在婉拒要求后,立马找了一位使者出使秦国,以求“安保”。事实证明,安陵君没有看错人。秦王勃然大怒,以“天子之怒”威胁唐雎,让人见识到他不可一世、强横无理的一面。
唐雎针锋相对,反问秦王是否知道“布衣之怒”。从秦王的回答中,足可见此时的秦王还未意识到一个人如果抱着视死如归的心到底能爆发出多大能量。他以为的“布衣之怒”通过唐雎的一番慷慨激烈的陈词和快乐闪电的拔剑动作,展现了气贯长虹的气势。唐雎以专诸刺杀王僚、聂政刺杀韩傀、要离刺杀庆忌,上天降示征兆的故事,让秦王震慑之极。也许是久未见到这样的勇士,也许是在吞并诸侯国的过程中极需要这样有才能有胆识的人,秦王怂了,直身长跪向唐雎道歉。故事的反转既令人吃惊,好像又合情合理。
秦王的“何至于此”表明“易地”的事不会再提,至少是他的态度不会再像先前那样“逼迫连连”。“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很多人解读秦王说他是一个“色厉内荏、前倨后恭”的小人,仗着自己国力强盛。就到处兼并其他诸侯国,发动战争,涂炭生灵,但我从他的这一段总结中感受到的是秦王的睿智。唐雎在与自己交锋的过程中,一直都表现得那么英勇沉着、不畏强暴,联想到韩、魏的灭亡,他应该读懂了一个真理,一个国家要想不被人轻易打败,每一个国民都应该像唐雎一样,为了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与尊严,有舍生取义的精神。所以他最后的“徒以有先生也”既是对唐雎个人人格魅力的高度赞赏,也是对这种精神与胸怀的追求。放走唐雎之后,秦王在政治上应该会有许多大的动作,比如至少有一点,激发国人的爱国之心,告诫国人爱自己的祖国要胜于一切。
读罢这个故事,我想到无数像唐雎这样有胆有识,有爱国情怀的人。是他们创造了历史,甚至改写历史。
哥白尼因为坚守真理,面对“地心说”教徒们的诬蔑打压,即便被活活烧死也毫不畏惧。
文天祥因为一身正气,所以面对元朝统治者的威逼利诱,毫不动视死如归。
谭嗣同因为坚信变革的力量,面对昏庸的封建保守派的残酷杀害依然高喊“我是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钱学森因为心系新中国的发展,冲破层层阻挠回到祖国,扎根荒漠几十年,投身“两弹一星”的研究。
是他们让我们见识到正义的力量。唐雎尚且能凭此保卫一个国家,我们应该深信,“正气”能够带领每一个华夏子孙走向更加辽远的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