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管理工人,首先要具备公信力、威信力。那么怎么具备威信力呢?
那就是把关键人物喊过去一起管理,借这个机会让工人认识我,让工人知道我是可以直接对接他们领导的,如果不按我的要求去做,那就是会把关键人物喊过去的。
所以,管理工人,首先要搞清楚关键人物是谁,然后抓住关键人物去管几次。
如果没有威信力,那么再怎么去管也没用。
就像今天我去管理一样,工人根本不听我的了。这几天啰嗦了好几次,今天终于厌烦了,同时他们那个搭配也有问题,父与子一起做事,总会吵架的。我们国家的问题,亲近的人更容易吵架,所以,他们心情很容易不好,然后我的威信力,也没竖立起来,所以,就和我顶嘴了。
这几个工人管理没像前面那样,找到关键人物,然后首先就是把关键人物喊过去管理。
但是,今天这两天经过我的尝试,我发现了关键人物是谁,所以,后面的管理应该会很简单了。
由于威信力的缺失,所以,后面就直接和关键人物对话就可以了。不要直接管理工人,抓住关键人物。
从关键人物入手,由上往下管理。
回想前面几个工人的管理,首先就是检查现场质量现状,然后找到关键人物,管理关键人物。从关键人物入手,关键人物就是最上层的人物,也是关键点。从最上层人物开始,逐层往下管理。当然,如果中间有些不重要的人物,那就可以先稍稍错开也没关系。关键的着力点是在现场质量现状,也就是工人。
那么,今天的经验就是,先了解清楚现场质量现状,然后找到关键人物,从关键人物入手、开始,由上而下贯通管理,最后的管理的着力点是管理工人,结果呈现是质量现状。所以,如果发现有些工人实在改不过来,那么,最终的措施就是换工人,如果关键人物也不行,那也换,实在不行也可以换班组。
管理贯通开始是从关键人物入手,最后着力点是工人;质量改进首先是从了解现场质量现状开始,最终成果呈现也是质量现状。
管理贯通是插入质量改进过程中的,也就是首先了解现场质量,然后找到关键人物,从关键人物开始管理,把管理贯通下去,最后着力点是工人,工人改进了,最终的成果呈现就是质量现状的改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