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状病毒肆虐大江南北,中国每一个人都深受影响。为了最终的胜利,每个人都在为疫情而努力。对于普通人来说,待在家里,就是最好的支持。
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待在家里并不意味着彻底地不学习。“停课不停学”成了学校老师家长们的期望。于是,线上教学开始大范围出现在传统教学形式中。
线上教学需要孩子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无意间培养了孩子自己动脑的习惯。因为没有老师叮嘱,没有老师重复,对老师的依赖大大减低,需要孩子自己去理解、去分析、去感觉,促进孩子确立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地位,这些都是有利于孩子的学习的。可线上教学毕竟不是学校教室,它的缺点也是存在的。
最近看到一篇关于混合式教学的文章,未来疫情结束,混合供给的教学模式将持续发展优化下去,给线下课堂减负,激活更多教育能量。那到底什么是混合式教学呢? 这种教学形式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解读混合式教学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充分体现在线学习的主动参与性,如何充分发挥教师或专家的引导作用、人格影响、学习和研究方法的渗透的优势,已经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此大背景下,混合式教学(Blending Learning)应运而生。
混合式教学并不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或理论,而是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逐渐得到了普遍的关注。尤其是当下MOOC、翻转课堂、SPOC等成为热门,混合式教学成为“互联网+”时代最为合适的教学模式。
所谓混合式教学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在线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北京的先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北京市教委明确给出“课时”——学生每天线上学习时间不超半天,小学阶段每节课不超过25分钟,中学阶段每节课不超过35分钟,这比线下课时“缩水”不少。线上学科教学,不是简单地把课程搬到网上,而是形成“教育新供给”。老师可以加大课堂上知识讲授的“浓度”,要以大概念、大单元、任务群为基本形式进行整合,突出基础、主干和核心课程内容,要对教材进行有机处理,确保学科育人目标。
北京十八中已开始着手按需“重组”课程。“疫情发生初期,各年级备课组就达成了共识,改变按教材章节教学的模式,改成按单元主题教学。”该校校长管杰说,每周会给各年级学生设定任务清单,抛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知识的构建。从处处都讲,到讲关键点;从按科讲,到跨科“混讲”……不仅节约课时,还帮助学生养成居家学习的好习惯,“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时间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变得更充实。”
给教材知识点“分类赋级”成为很多学校老师最近的工作重点。比如按“适合线上教学”“不适合线上教学”“基本适合线上教学”等分类,并列出分级,划分出当下线上开讲内容。“一些实验类的教学内容,需要学生动手实际操作,恐怕就要放到真正开学后讲。做好这一步分类,也是为了今后与线下课程有效衔接。”
线上学科教学还突破了校园的“围墙”,老师们各展所长,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的学生。北京十二中打造了线上“导师制”,在各个班级群里,班主任组织学生自主“选导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各科学业、目标状态、兴趣爱好等做出选择。
各科协作 作业“变形”
全周期管理下的目标达成度的检测体系也非常重要。教师可以设置多种形式的、不同环节的检测,确保课标得到固化和落实,并留下痕迹。
北京市教委表示,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作业,其他年级按照精简分层原则,适量布置研究性、开放性的作业。尤其不能给家长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家长代批。十八中采取的方式是“互相监督”。管杰介绍:“各学科老师都要参与给学生制定学科任务清单,自然会彼此做好磨合,避免某一科作业太多的情况。”朝阳实验小学则尝试花式交作业,比如语音回答数学作业,学生也有机会体验“阅卷”。
如期完成育人目标是“北京方案”的关键,要将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未来疫情过后结合课堂教学,不仅保证本学期教育教学任务如期完成,还要如期完成全年育人目标。
混合式教学令人心动
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高中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海亮教育集团总校长叶翠微认为,以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朱雪梅教授为核心的团队,对混合式教学进行的推送、研发、传导是非常有意义的,在叶翠微看来混合式教学是令人心动的。
一、混合式教学的逻辑
1.混合式教学法的研究,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种范式,是有逻辑基础和哲学基础的。从逻辑基础看,首先我们有一个传统的认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使学生有好的成长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工具平台,这是事倍功半和事半功倍的区别。
2.朱雪梅团队的认知中最重要的是,他们认为工具的魅力是在赋能,原来工具的魅力是解放我们的手、腿,而现在是可以给我们更多的智能、信息、互动、生成……这样赋能让千百年来的班级授课制拥有了信息流、资源流、工具流,让师生在双向互动中彼此获得空前的愉悦和认可。
3.只有走进数据的高地才能走进教育的高地。也就是说,教育如果跟数据时代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联结,现代教育推进肯定是无源之水。从这个意义上讲,混合式教学模式重要的是通过数据引流、数据集成,从而使教学更有效。
4.面对线上、线下的学习,其实孩子是这种学习的原住民,老师充其量是移民,因为孩子们在电脑时代已经习得了“线上+线下”学习的生命愉悦,某种程度上形成了逆向优势。这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话题:既然已经有优势的儿童为什么不能让他们走得更远呢?反过头来,在这个时代,我们老师为什么不能放下身段和孩子们并行呢?这是对一种方法的探寻,实际上是有很深厚的哲学和逻辑起点。
二、混合式教学的有效性给我们的启示
启示1:虽然SPOC是源自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种创新,是在慕课基础上的一种改进,但是我认为我国的探索是从中国的大学走出来的,并且在下沉到中小学的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魅力——中国教育一定是一个“双哑铃”现象,如果我们能够抓住优质生源,在创新品质方面给他赋能,让他在科学领域一马平川乃至获得诺奖,我想这是民族的期待。
启示2:踏踏实实扎根中国大地,农村和农民子女教育问题是最见证中国学者和中国教育的良知问题。所以,以朱雪梅为代表的团队能够把工作的重心扎根到农村,不仅仅是高中、初中、小学,不仅仅是农村,还有偏远农村的实践,这给我们深深的启示。在中国,不论是研究课题,还是想让自己的智慧为大家所接受,要么在创新人才方面能顶天立地,要么在中国农村的大地能够有所建树。
三、引发反思
第一个反思,我们教育项目的价值取向,是为成绩而生还是为成长而生?我们设计的终端、最终的价值目的,应该是成长。如果以成绩为指向的话,就会使我们自我矮化,无非是多了一个所谓的应试工具。我们一定要有一个立场,所有教育工具、教育项目的推进都要指向人的成长。
第二个反思,教育变革。如今我们仅仅只是锁定教学方式的变革,而没有锁定学习文化的变革。方式变革就是背九九乘法表、加减乘除,是有窍门的。但是,中国的孩子与欧美孩子进行比较时,我们心算快得很,笔试好得很,但是我们为什么鲜见大师级人物,鲜见创新型成果?就是因为我们的学习文化没有自觉的提升。我们始终锁定在怎样为成绩的增长而促使我们工具的成长。学习文化的成长是怎样面对新问题、发现新问题、不惧怕问题。你总会在这个平台上找到一个GPS,只要愿意坚持,一定有出路等待着你。我们要给孩子一个学习的文化,能够让孩子在一个GPS的指导下,自行其道,自己走到学习的远方。
第三个反思,学习目的。我们既要讲究预设,更要看重学生知识、情绪、状态、素养的生成,这种生成恰恰是孩子成长最富魅力的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