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 如何合一

作者: 青琉璃_素碟衣 | 来源:发表于2022-08-01 15:51 被阅读0次

    问 知行合一 那是知更重要 还是行更重要

    这知行如何合一

    答 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

    明白了自己要做的事情 就应该立刻去践行

    问 如何能确定自己做的是对的哪

    答 致良知 以良知 知行合一

    这是王阳明和徒弟徐爱(王阳明最爱的徒弟之一 先王阳明于逝 是王阳明一生的遗憾)的一段论学 而《传习录》的书名就是徐爱定的 他说 曾子曰 传不习乎 (出自《论语》)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 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 不但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 也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 以及生动活泼 善于用譬 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

    在我看来 想要真正的去了解王阳明 两套书就够了 《传习录》和《王文成公全书》看到馨洁说这期延长半月 我才着手浅言拙见准备这篇文章

    “心即理”本来是陆九渊的命题 《传习录》对此作了发挥和延伸

    王阳明批评朱熹的修养方法是去心外求理 求外事外物之合天理与至善

    王阳明认为 至善是心之本体 心即理也 此心无私欲之蔽 即是天理 不须外面添一分

    他这样说是强调 社会上的伦理规范之基础在于人心之至善

    “致知”是《大学》首发 然而《大学》对如何致知并没有讲 朱熹开始大讲“格物致知”

    朱子认为《大学》之”格物致知”是要求学子通过认识外物最终明了人心之”全体大用”

    王阳明十八岁时 曾拜谒朱子学的信奉者娄谅 娄谅向他讲授格物致知之学 王阳明听后非常高兴 他遍读朱熹的著作 按照朱熹的方法去格物致知 下决心格竹子之理 格了三天三夜的竹子 什么都没有格出来 自己却病倒了 王阳明由此意识到 向外寻理 这是颠倒见

    从这个原则出发 他对《大学》的解释与朱熹迥异

    王阳明认为”格物”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 以全其本体之正”

    “意之本体便是知 意之所在便是物”

    “知”是人心本有的 不是认识了外物才有的 这个知是“良知”

    “人人自有定盘针 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 枝枝叶叶外头寻”(《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王阳明认为 “良知”不在外面 而在心里

    “却笑从前颠倒见 枝枝叶叶外头寻” 是在笑自己从前照朱子方法去格竹子 也在笑当下程朱理学的先生们

    这个“定盘针”就是决定人生方向的指标 就是人的良知 就是人的本心

    “个个人心有仲尼 自将闻见苦遮迷 而今指与真头面 只是良知更莫疑”(《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仲尼就是孔子 人人心中都有孔子一样的心 都可以成为仲尼那样的圣人 只是耳目之官不思 就把这个“圣心”遮迷了 现在告诉大家“圣心”就是“良知” “良知”就是“圣心”

    知行问题是《传习录》中讨论的重要问题 也反映了王阳明对朱熹以来宋明道学关于这个问题讨论的进一步研究

    《传习录》中对人心的“虚灵明觉”有很多讨论 若要全面正确地把握王阳明“心外无理”及其他学说 深入地研究他的这些讨论是十分必要的

    正因为人心的本质是理 并且人能自觉到这种道德意识 所以人不需通过外物去认识本心之理 外物之理只是人心的表现 格致的工夫不是去认识外物 而是去掉本心的私欲之蔽

    王阳明重新解释格物致知 他说:所谓致知格物者 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 吾心之良知 即所谓天理也 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 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致吾心之良知者 致知也 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 格物也 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阳明先生集要·答顾东桥书》)

    致知格物在王阳明的解释下 知是良知 是我们本心自具的良知 心即理 我心的良知就是天理 物是事事物物 在王阳明那里 事事物物主要是指道德的实践活动 如事亲 忠君等等

    致知格物就是将吾心之良知作用于事事物物 尤其是道德的行为或实践上去 将吾心之良知作用于事事物物 事事物物就都得其理

    意思是说 做得恰到好处 事亲自然知孝 事兄自然知悌 事君自然知忠

    孝 悌 忠就是事亲 事兄 事君之理

    朱子的物是天地草木器用无不是物 是客观之物 王阳明的物不是客观之物 而是“心外无物”之物 是主观物 行为物

    朱子的格物致知是“即物穷理” 也就是接触这些客观之物而穷究 研究它存有的理

    而王阳明的格物致知 格是“格君心之非”之格 格是正 格物是使物由不正到正

    朱子的格物致知主要是知识论的

    而王阳明的格物致知主要是道德实践的

    “致良知”是作圣功 是成就圣贤人格

    因而他告诉他的弟子 “尔身各各自天真 不问求人更问人 但致良知成德业 谩从故纸费精神”(《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示诸生三首》)

    每一个人都有“圣心” “良知” 这个心与良知圆满自足 不需外求

    努力致良知就可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事业 不需要钻进故纸堆里去耗费自己的精神 浪费自己的生命

    读书能明理吗?王阳明的回答是不一定读书有可能钻进故纸堆中迷失了自己 不但不能明圣贤之理 反而遮迷了自己的良知本性 阳明心学简捷明快 活泼好用 原因就在这里

    王阳明将成圣成贤的大门向四面八方打开 向全社会开放 向所有人开放

    “个个人心有仲尼” 人人可以成就圣贤 上至尧舜 下到愚夫愚妇 何人不能成圣?有谁不能成贤? 成就圣贤是为不为的问题 不是能不能的问题

    成圣贤不必背多少经书 摆多少学案 听多少次讲座 致吾心之良知 将良知在生活中呈现 在行为中呈现 当下即是 无怪乎他的后学能说出“满街都是圣人”的惊人之语

    知行合一说是王阳明的重要理论 也是王学的标志性主张 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认识和实践相统一

    “知”主要指格物致知之知 是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

    “行”主要指力行之行 是人的道德实践活动和实际行为

    “知行合一”是指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相符合 当然也包括思想意识和实际行为相一致

    王阳明为什么要提倡知行合一呢? 他有自己的解释 他指出 今人论学 将知和行分做两件事 一念发动处有不善 也不去禁止 他之所以讲知行合一就是要让人明白

    “一念发动处 便即是行了 发动处有不善 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 须要彻根彻底 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 此是我立言宗旨”(《王文成公全书》卷三《语录三》)

    王阳明在具体的政治实践活动与军事实践活动中 深刻地认识到“灭山中贼易 灭心中贼难”

    “心中贼”是“山中贼”的渊薮

    “心中无贼”则“天下无贼”

    王阳明认为 知行本来是一体的 是不可分的

    或者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王文成公全书》卷六《答友人问丙戌》)

    他说“知是行的主意 行是知的功夫 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 若会得时 只说一个知 已自有行在 只说一个行 已自有知在”(《王文成公全书》卷一《语录一》)

    知行是一个工夫的两面 知是行为的指导思想 贯彻行之始终 行是知的贯彻 落实

    知是行的发动者 行是知的结果 知与行二者始终联系在一起 不是不能分离 而是无法分离

    知而不行 不是真知 而是妄想

    行而不知 不是笃行 而是冥行

    他说 “知之真切笃实处 即是行 行之明觉精察处 即是知 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王文成公全书》卷二《答顾东桥书》)

    这里已经不是“知行合一”了 而是知即行 行即知了 知行合一毕竟还能保持知与行的独立性 是两个东西的合一

    当“知之真切笃实处”不是知而是行

    行之“明觉精察处”不是行而是知的时候

    知行是一而非二 后人批评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借知以惑行”“消行以归知” 不无道理

    王阳明认为他“平生讲学 只是‘致良知’三字”(《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六《寄正宪男手墨二卷》)

    “致良知”是阳明学的核心 主旨 也是他最得意处

    “心即理”是“致良知”的根据

    “知行合一说”是“致良知”的具体贯彻

    当然 他学说的最终目标是让人“见父自然知孝 见兄自然知弟 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王文成公全书》卷一《语录一》)

    达到道德的高度自觉 通过内心的“省察克治”等修养工夫 人人达到圣贤的境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行 如何合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aer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