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虫曲解《道德经》第二章
——讲给自己听的《道德经》
1.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弗始,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2.解字说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斯:文言文中用作代词,表示“这,这个”的意思。矣:文言助词,表示感叹肯定之意,可以解释为“了”。“美”与“恶”同时出现,所以这里的“恶”应该是形容词,表示丑陋、丑恶的意思,与“美”相对。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的原因,于是这丑恶就产生了。天下人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的原因,于是这邪恶就产生了。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音声”:宫商角徵羽,杂比曰音,单出曰声。” “杂比”意即配合排列。贾谊《新书·六术》曰:“是故五声宫、商、角、徵、羽,唱和相应而调和,调和而成理谓之音。古人认为,单调的、无节奏的是“声”,复杂的、有节奏的是“音”。
“恒也”,恒,恒常不变,也,语气词表示判断。
所以有无相互生发,难易相互成就、相互转化,长短相互比较、彰显,高下相互依存,音声相互配合,前后相互排列、跟随。这是不变的真理呀。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弗始,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是以”:是,这。以,因为、由于的意思。介宾前置。解释成因此、因为这个。
“无为”:是《道德经》中的重要概念。道家所宣扬的“无为”无不为,不争是老子对君王的告诫,不是普遍性的道德准则,指君主不与民争。
“作”:万物的涌现与流变,指万物产生、繁殖、成长、发育、结果、成熟的过程。
“焉”:虚词。
“弗始”:弗,不的意思;弗始,不主动使万物开始,万物自然而然的发生。
“夫”:用于句首,发语词,不翻译。“唯”:只有,仅仅。“去”:去除
因此,圣人以顺应自然的心态去处理世事,以身作则去教化众生。让世间万物按照自己的规律开始,自然生长,自由发展;即使行了不言之教而使别人成功了也不居功自傲。
只有不居功自傲,因此才不能去掉(圣人的功劳)。这里体现了老子的一个核心思想,不争才莫能与之争,凡是有形有相的,必不可齐,不齐则争,争则乱,乱则穷,故圣人不贵。
3.取义断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提出论点,否定了凡夫俗子的观点,凡人的“美与丑”、“善与不善”都是比较出来的,都是相对的,可以相互转化的。正所谓“物极必反”的天道法则。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提出了一连串的论据,六个相对的概念,都是看似矛盾对立的,可是这些分别都是相生相克的一体两面,不能割裂,这是才是永恒不易的真理。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弗始,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结论:论点的应用,以世间圣人的做法教化众生,世人都在努力争取,可是到头来终是一场空,真正的“争”是“不争”,不争才没有人能与你争。
4.夏虫语冰:
本章延续第一章的道的缘起和要义,进一步从三个层面阐述道的“体、相、用”。
第一个层面讲体:“美与丑”、“善与不善”是道之“体”,是道的一个整体、本体,不可分割,阳明先生也说:无善无恶心之体;
第二个层面讲相:“有无、难易、高下……”是道的相,一个整体的两面,矛盾对立相互转化是真相,阳明先生又说:有善有恶意之动;
第三个层面讲用:圣人处无为之事,……是以不去,这整句话讲的就是依道顺势而为才是正道、王道。这里的圣人不仅是指“老子、孔子、佛陀”等这些具体的人,其本意还暗指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圣人,那个圣人就是每个人心中的“良知”。故此,阳明先生又说: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就是在表达要想明白“道”,彰显良知、真知,必须从事上磨练,从事上修,正所谓格物致知,提升维度、开阔眼界,穷研万事万物的自然法则,才能致良知、致真知。
人人皆有良知,为何有人流芳千古、有人遗臭万年?为何有人出类拔萃,有人碌碌无为?……这个道理很简单,就是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问题,他们的心失去了本体,所谓失去本体,就是良知被遮蔽,良知一旦被遮蔽,所发出的意(念头)为习气所染,这时的善恶之念就是基于自我的得失的判断,而非良知的善恶。真正的良知是先天而来的,是自动自发不受控制的直觉力,所以有人说:不取不舍的知见就是良知智慧。就像:见父知孝、见恃强凌弱就义愤填膺,这些直觉就是良知、大智慧。
所谓万法同源、万法归一,阳明心学虽是儒学,但也是对“道”的体相用的最好的诠释。
世人眼中的“分别”相,执着于“自我”的得失心,所以世人都在自己认知的世界里不断的取舍。可是世界的本质是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天道循环”,循环往复才是真相,矛盾的双方是不断可以相互转化的,相互依存的,万事万物都有一体两面不可分割,我们追求好、贪图好、得到好,可是坏与好都不能孤立而存在,好坏如影随形。很多成语典故讲的也都是这些道理,福祸相依、塞翁失马。
误区:有些自诩修行之人,整天打坐,似乎出离世间,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逃避呢?我无心去评判别人,只是换个视角去思考,在世间磨炼,看尽人间冷暖,格物才能致良知,这何尝不是另外一种修行呢?
阳明先生诗云:人人心中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虽然《道德经》只草草的读过一两遍,但有个直觉,这章是第一章的延伸,在讲道对每个人的用途。这一章的内容与其它书籍中的相关的理念相通的有以下一些内容,想到那儿就写到哪儿了,可能不太准确,个人之见而已。
有差别,没区别
只做分别看不做分别想
此刻的你是你的真实身份吗?
活在当下即是心在当下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