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闺蜜给我先微信后电话,语气先上来低沉后来变得激昂,但是逻辑很清楚,我听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昨天晚上很晚了闺蜜的闺蜜(我也认识,只是不很熟。)突然想起来要打一笔货款,还差一万块钱,于是和闺蜜求助。闺蜜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但是一查账发现账户上只有9100元,还差900块钱!
闺蜜说当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但是一看表发现太晚了!她知道我的作息规律。所以她就给一个正和她聊微信的、她认为她们关系还不错的人发了微信:“你现在能转给我1000块钱吗?我等后天就能还给你。我的一个朋友突然想起来要打货款找我借,但是我还差1000.”闺蜜说之所以借1000而不是900,完全是觉得整数好记,其他什么都没多想。
这个人我也认识,关系还比较熟。暂且称她为L吧。
L的年龄比我们都要大,是六十年代生人,但是长相比较小,显得也比较年轻。她和闺蜜以前是同事,当时在同一家单位上班的时候两个人就比较谈得来。后来她们都离开了原单位出来创业,彼此间也失去了联系。再见面时是去年三月份,中间已经隔了大约10多年的时间,旧友相逢当然是激动万分!记得那段时间闺蜜经常和我说她们在一起聊天的事情。最近听闺蜜说起来她们准备一起做生意,是L从南方引进的一个保健项目,据说在南方做得非常成功,我们这里还没有人知道。听着闺蜜从L那里学来的专业用语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我忍不住给她泼了盆冷水,我说:“你们已经分开这么长时间了,彼此之间肯定都有变化,你可要慎重!”当时的闺蜜对我的话嗤之以鼻:“L就是我的亲姐姐,她不会害我的!”昨天晚上闺蜜就是和她的“亲姐姐”正聊着微信,接到的求助电话。然后闺蜜就发了那条微信。
然后。。。。。。然后。。。。。。
她的“亲姐姐”用很陌生的语气发来一条语音:“你是谁啊?!”
紧接着是第二条语音,同样的语气:“她打货款和我有关系吗?!”
闺蜜完全石化!!!
愣了2秒,闺蜜回了一条:“我是谁?!”
“然后呢?”我问。
“没有然后了!”闺蜜的声音变得气愤起来:“竟然问我是谁?我正和她聊着天呢!一说到钱她给我来了这么一句!”
我“呵呵”了。我说:“你很生气吗?”
“当然了!我一直把她当成亲姐姐的,没想到她会这样对我!”
“你把她当亲姐,她有没有把你当成亲妹妹啊?”我问
闺蜜沉默了。
其实在社会上有很多这样的人,总认为会“以心换心”,我把你看成“亲姐”你肯定也会对我如“亲妹”,我只能对这样的人说“亲,醒醒吧!”不要说朋友之间未必能做到,就是亲姐妹之间也有可能不会如愿。
急功近利、物欲横流,现在的社会交往更多的是靠“对等”和“交换”,不要奢望《欢乐颂》中的朋友关系会在现实社会中出现。就以安迪每天捎着关关上下班为例,在你们身边有这样的人吗?就算真有开豪车的朋友,她会每天接送你上下班吗?还是我这个闺蜜,有一段时间她的车需要修理,因为要等一个配件,所以放在4S店很长时间。那时她需要用车的时候就借她弟弟的车,每次都是加满了油送回去,前几次弟媳妇还说客气话,到了第4次,弟媳妇就明显不满了。到了第5次,弟媳妇直接说:“这样借来借去也不是办法,要不你考虑再买一辆?”那次闺蜜也是伤心了好久。我安慰她说“车不是别的东西,是不应该借,万一出事了不好说。”闺蜜哽咽着:“我是她亲姐,出了事我能赖吗?”不管你是不是她亲姐,当你借他的东西会损害到他利益的时候,他考虑的只有自己。
我想起成龙拍的一部电影《我是谁》,其实我们真的应该好好问问自己是谁?只有当我们清醒的认识到自己是谁?自己对于他人的价值在哪里的时候,我们才不会让别人问出“你是谁啊”这样尴尬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