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理性与感性认知——我眼中的《三国演义》

理性与感性认知——我眼中的《三国演义》

作者: 鸳鸯炮弹lx | 来源:发表于2018-05-01 00:25 被阅读224次
小楷《临江仙》

为体会杨慎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所赋予的复杂情感,我去看了94版《三国演义》。

说实话,看过以后心中五味杂陈。但我非常感谢这段时光《三国演义》带给我的一切。或许写下我的感悟是对它最好的回报。

(注:本文仅评价小说人物而非历史人物。)

一、我对《三国演义》的理性认知

人常说,看三国,替古人担忧。此话不假。虽然它是一部关于政治权谋与军事斗争的古典小说,但实际上,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解读它。

比如,从管理能力的角度去分析比较人气领导者—刘备与曹操。

第一回合  人力资源管理——刘备“攻心计”VS曹操“求贤若渴”

备操对比——HR管理

有人说,刘备礼贤下士,应该更胜一筹啊。我不这样认为。

先说招聘与配置

曹操“求贤若渴”众人皆知,他曾发布过三次招聘信息(即求贤令),分别是建安十五年、十九年和二十三年。《求贤令》摒弃过去“德行”、“名节”、“门第”的迂腐招聘标准,融入“唯才是举”的思想,高薪聘请,足以体现曹操选人方面的气魄与胆识。反观刘备,则稍逊一筹。当然,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存在,他“猥自枉屈”,三顾茅庐聘请诸葛亮的方式也是值得肯定的。只是这样消耗成本太大,效率低,除非是高精尖、不可复制力极强,不然不建议采纳。

另一个差距是在人员配置上。俗语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在谋士方面,刘备集团仅有诸葛亮这一个高层,严重缺乏中层谋士,虽然后期有姜维,但实力大不如前,也是于事无补。这种中间断层、两边极端的情况是非常危险的。而曹操集团虽无诸葛亮这种“近乎妖”的神级人物,但中上层谋士居多,如郭嘉、荀彧、荀攸、贾诩等。这样的配置更适合可持续发展。

再说劳动关系。(注:这里的劳动关系非现代HR理论中的“劳动关系”)

实际上,刘备阵营叛变的下属人数比曹操阵营多,其中比较有名的是他的大舅子糜芳。不能否认,当时的混乱局势对“叛变”这个词并不都是贬义。“叛变”一词依附于效忠主体,而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大汉朝已经失去民心,宏观环境下的效忠主体已然崩塌。这样一来,在国家分崩离析之际另择明主也是情有可原。“叛变”一词是褒是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倒戈集团的成与败。成功了,叫“弃暗投明”;不成功,就是“卖主求荣”。但不管怎样,自己阵营的队员会倒戈相向就是人资管理上出现了问题。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叛变”都是不可原谅的。比如,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

之前看到过一个关于关羽“千里走单骑”非常有意思的解释。为什么曹操对关羽加官进爵,赐赤兔马、美女、战袍,外加豪宅,关羽都不为所动?他为什么一心只想着刘备?想清楚了可以去创业。

其实是因为股份

关羽在曹操那得到的只是现时利益,而在刘备那得到的却是永久利益,并且会增值。显然,这种授予员工股权的套路更得人心。创业初期的老板们都应学会“攻心为上”的劳动关系处理方式。这就好比一无所有的男人还有女孩追求——全靠个人魅力。

但这种方式也有弊端。发动夷陵之战前夕,刘备其实在诸葛亮的劝说下有轻微动摇,但就因为张飞的怂恿致使刘备下定决心为关羽报仇。为什么刘备当时听张飞的而不听诸葛亮的?或许就是因为诸葛亮没有占股而丧失最终话语权。可见,要想使一个企业稳定长久地发展下去,合伙人不能一成不变。创业初期,一般都是打感情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聚在一起,能够降低人员内耗成本,但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往往需要更加专业的人才涌进并能占据主导地位,这样企业才能得以可持续发展。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当初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和徐小平等人闹掰的原因吧。

虽然在“劳动关系”方面我给刘备5星好评(其实是后悔了),但我心里还是站曹操。毕竟他更顾全大局,更有远见,更懂得如何处理人情与利益。张绣在宛城之战害死了曹操的爱将典韦及自己的儿子和侄子,但其后张绣再次投降,曹操还是以礼相待,欣然接纳,可见曹操“海纳百川”之心,他更看重的是利益而非过去的恩恩怨怨;收复荆州准备攻打东吴时,明知蔡瑁、张允二人是见利忘义、贪图富贵之辈,但因考虑到自己阵营中无人熟悉水战,就将二人留下效力。这也是站在利益角度做出的人资管理决策。

相比之下,我非常不喜欢刘备“谦让”的品质。三让徐州,我不信他不为所动;就因为和刘表同宗,执意不占领荆州,最后曹操杀来了,无奈之下带着百姓大逃亡。这种为了树立自己的形象而损失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行为实在是不可取。

最后想说下培训与开发

其实两位老板做的都不是很好。培养后继人才直接决定企业寿命长短。从群雄逐鹿到三足鼎立,再到三分归晋,中间不过一个世纪,可以说是非常短命的国家了。因为对后继人才培养的不重视,直接导致核心人才去世后业绩一落千丈。最终,三家上市公司因人才匮乏被司马家收购。由此可见培训与开发人才的重要性。

至于薪酬绩效方面,这里不过多赘述。因为蜀魏实力差距,直接导致双方开出的薪资与福利条件存在差异。并且兴兵打仗军纪严明,开战前立军令状的方式也是提升人员绩效的手段吧,这方面双方并无二致。

第二回合  纠正偏差能力——“夷陵之战”刘备VS“赤壁之战”曹操

作为企业管理者,一定要具备纠正偏差的能力。因为实际结果难免会与组织目标之间存在偏差,管理者的任务就是要对偏差进行矫正。这一点,曹操做的就比刘备好。

首先赢在心态。赤壁之战后曹老板“三笑留情”是我最喜欢看的片段之一。极具黑色幽默的桥段让曹操这个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饱满起来,让我们看到了他的乐观。每次下属战败而归时,他都安慰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从不气馁。赤壁之战后他又重整旗鼓,战马超、攻合肥,还差点要了孙权的小命,真的不简单。反观刘备,夷陵之战也是损伤惨重,但此后他便一蹶不振,不到一年就一命呜呼,可见刘备承受挫折能力不如曹操。

其次赢在领导力水平。不能否认,赤壁之战时曹操确实犯了很多低级错误,但总体而言,其领导力水平是刘备所不及的。

曹操行军至百姓麦田,下令任何人不得糟蹋麦地。然而自己的马却突然受惊踩到了老百姓的麦田,因此割发代首以严明军纪,可见其严于律己的品格。

并且,作为组织最高领导人,曹操还具备一个最重要的能力,即听取、汇集多方建议后能作出最有利的决策。这一点无论是在纠正偏差还是作战略部署时都至关重要。

当然,刘备与曹操两者创业起点不同,将二者的能力拿来比较有失公平。刘备从卖草鞋的平民能够做到皇帝,最后三分天下有其一,实属不易,他的能力是值得肯定的。只是相较曹操而言,还有一定差距。

针对《三国演义》的理性认知,我还想站在女性观众的角度再谈谈感悟。

每位女性观众都应从《三国演义》中学会三个字—大局观

曾经有位朋友问我:你是愿意做成功的女人还是愿意做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

我不知该如何作答。这其实并不是一个闭合式问题。或许需要用一辈子来回答并努力诠释答案的正确性。但值得注意的是,每位女性观众都应从《三国演义》中学会三个字—大局观。

何谓大局观?或许就是要分清个人与集体利益并权衡两者之间的利弊做出利益最大化或损失最小化的战略决策。刘备称帝后誓要为关羽报仇,遂发动夷陵之战。后惨遭陆逊火烧七百里连营,损兵几十万。刘备为兄弟报仇没有错,错就错在时机不对。三足鼎立,魏国独大,连曹丕都懂得“坐山观虎斗”,可刘备却不懂。虽然异性兄弟间的情比金坚值得我们推崇,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况且当时的形势对蜀吴互斗并不利,这样无疑自取灭亡。更糟糕的是,咱们的玄德公打仗不带军师,此乃兵家大忌。会战败也是理所当然。

这便是缺少大局观的表现。

《合伙中国人》中有一对创业夫妻让我印象很深。男方占股51%,女方占股49%。要知道创业初期对半分的股权比例并不利好,因为当出现意见分歧时难免会发生不必要的摩擦。这时天使投资人问女方能接受的最低股权占比是多少。女方沉默了一会儿,回答了35%。毫无疑问,在面对利益僵局时,女性必须顾全大局做出退让。或许这种退让是最好的结果,毕竟女性在事业发展中存在一定劣势。

所以,无论家庭也好,事业也罢,女同胞们都应形成大局意识。就好比下围棋时,切勿纠缠于小局势而失去中盘先机。任何时候都应高瞻远瞩,全面考虑问题,不应在乎小的得失,应懂得适当放弃而不是纠缠。请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当然,成功的女人与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两者间并不是互斥的。男方也应多站在女方的立场思考问题。如果你的夫人是事业上的女强人、家庭中的小女人,那么请你一定要多加珍惜、多加爱护她。因为这样的角色切换真的非常不容易。


二、我对《三国演义》的感性认知

尽管京剧中曹操是白脸,尽管他被后人所熟知的标签是“一代枭雄”,但我还是喜欢他。

本以为自己会喜欢上鬼畜鼻祖诸葛亮,却没想到被鲍老师的曹操圈了粉。

尽管京剧中曹操是白脸,尽管他被后人所熟知的标签是“一代枭雄”,但我还是喜欢他。许劭评价他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陈寿在《三国志》中也对他给予高度评价,说他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易中天也评价他“既狡诈又老实,既温情又狠毒,既宽容又报复”。

可见,他并非后人眼中的坏人。

以前觉得他杀吕伯奢一家非常残忍,但知道了社会的生存规则后,才明白他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真正含义。或许做大事的人真的不能心慈手软,因为这样会给自己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我喜欢曹操,还因为他是一位诗人。我欣赏他“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的胸襟与气度,欣赏他《观沧海》中抒发的远大抱负,同时佩服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老当益壮之心。

这就是我眼中的曹孟德,既有大人物的智慧,又有小人物的情怀。

乱世中的粉黛女子——以纫席为战场,以脂粉为甲胄,以盼睐为长矛,以颦笑为弓矢,以甘言卑词为运奇设伏

电视剧中有一幕让我印象很深:

夕阳西下,貂蝉撩起车帘,最后望了眼故国旧都后便又随即落下。往事如烟消散,沉重的心情也如同车辙一般印在泥土里,逐渐远去……

这就是乱世中粉黛女子的结局。在男权主义的社会,没有女性的地位,甚至沦落为政治牺牲品,这样的悲惨际遇还不如清平世时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不禁让人扼腕长叹。

但值得钦佩的是,即使无法改变命运的轨迹,她们也表现出临危不惧、泰然自若的果敢,颇有巾帼不让须眉之风。如东吴政治联姻中的孙尚香以及蛮夷部落的祝融夫人。

所以,无论是脂粉堆里的娇艳美,还是战场之上的英气美,都有一定的杀伤力。

曾看到形容乱世女子的一句话——以纫席为战场,以脂粉为甲胄,以盼睐为长矛,以颦笑为弓矢,以甘言卑词为运奇设伏。说的非常好。这种以柔克刚的方式在当今的女子身上也能看到,因为这是属于女性所特有的柔美姿态,也是一种强有力的武器。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三国演义》是一个不需要站队的故事。因为它颠覆了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传统价值观。人没有好坏之分,谁都不能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指责别人,谁都没有错,只是大家的立场不同而已。

但不知为何,看《三国演义》总让我想起《红楼梦》的这句话,“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人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东汉末年,从群雄逐鹿到三足鼎立,再到最后的三分归一,不过是为司马家作嫁衣裳。这样的政治更迭就如“镜中花,水中月”,好似梦一场。

想想人生亦不过如此吧,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又何必在乎是非成败呢。

余生不能放下的两样东西——手中的毛笔和倾诉的思想(不必阅读这部分)

不久前有位朋友跟我说:人生有一种成长是明知道有些事情无能为力,也要努力去做。这句话我已经在多次抄写《出师表》后有所体会了。体会这种已到强弩之末、又想力挽狂澜的心情真的非常痛苦,所以我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十分佩服。

小楷《出师表》

但我还是没有勇气像诸葛孔明那样“逆天而行”,因为自己是一位风险厌恶者,非常害怕失败。我希望自己的投入能有所回报,但这样做事实在太累。并且,我也不希望练字与写文章成为我的负担,但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

因为自己想太多,这两年失眠次数越来越多。别人几分钟就能想明白的道理或许我需要花费一天的时间去思考,曾经一度觉得自己罹患抑郁障碍,包括看完《红楼梦》时有过出家的念头,至今都非常想看心理医生。因为人一旦失去生活目标,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可我总希望留下点什么,证明我来过这个世界。

颓废至今,写到此处,我还是选择勇敢面对生活,因为真的舍不得练字与写文章。或许过去的行为导致我现在无法花费大量时间坚持下来,但我希望用余生把他们做好。它们是我的精神支柱,是我唯一能做回自己的两件事,我不想放弃。即便是无法给予物质上的满足,我也想竭尽所能把喜欢做的事做好,这就是我活下去的勇气。但前提是,必须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

所以,喜欢书法又何必成为书法家,喜欢写作又何必成为作家。自己开心就好。前几天看到一句话,想作为这篇文章的结束语,也送给大家——

人生有两条路,一条是你必须走的路,一条是你想走的路,只有将必须走的路走漂亮了,才能走想走的路。

相关文章

  • 理性与感性认知——我眼中的《三国演义》

    为体会杨慎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所赋予的复杂情感,我去看了94版《三国演义》。 说实话,看过以后心中五味杂陈...

  • 再见过去,再见未来

    我们的每一天都在与昨日告别,都在迎接未来。 人的认知分为感性和理性,感性的人多矫情,理性的人多高冷。无论是感性还是...

  • 研究人的学科,解决感性烦恼

    人的进阶过程:感性认知----理性认知----哲科思维----大师级别 感性烦恼也就是感性认知撬动的情绪问...

  • 为什么“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人类有两种认知方式: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感性认知建立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之上,走的是感官通道;理性认知建立在概念观念的...

  • 随笔77——有效共赢

    随笔77——有效共赢 我们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大概可分为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感性认知是...

  • 每日一句

    理性的去求知,感性的去认知。

  • 关于真善美三个层面的剖析

    我们人类认知和评断世界与自身,凭借的是我们自身的感性(被动感知)、知性(或工具理性、纯粹理性)、理性(狭义...

  • NLP执行师回顾3-构建自我意识

    第3天的课程围绕“构建自我意识”。知道是理性的认知,做到是感性的体验,当理性与感性平衡时,才能做到知行合一、身心合...

  • 我的感性与理性

    某天打开读书时的笔记本查看资料,忽然看到某同学在我的笔记本上做的读书标记,熟悉的字迹让人有种恍惚的感觉。时间过得真...

  • 笔记

    在刷新认知之前,先写下自己现在的认知。 周一,“理性”与“感性”的边界在哪里?是所谓的“慢思考”与“快思考”的区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理性与感性认知——我眼中的《三国演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akl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