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
“老师,您最好能给孩子补习一下。马上期末考试了。”
下班到家,一个生病请假的孩子家长给我发来孩子的卷子,让我给孩子讲错题。
然后我就问,孩子明天是否来上学,因为这套题是明天上课要讲的。如果我现在讲了,孩子明天来上学,课上肯定就不认真听了。
不过我也没有明说。家长说,看是否还发烧。
于是我就把错题挨个给讲了。但是有两题是基础题,是完全可以自己去查找答案的。
我:“这两道题让孩子先自己改,这样印象更深刻。改完我再给孩子判。”
这张卷子是这位爸爸自己给孩子判的,所以我相信他肯定是知道正确答案的,也能给孩子讲明白的。
之所以发来让我讲可能是觉得这活就该老师干吧。
这也无可厚非,很正常,确实是老师的本职工作。但是这样的说话方式却欠妥。
作为老师,我更希望家长可以这样说:
“老师,这是我给孩子判完的,您看一下有问题吗?XX题比较简单,我和孩子一起订正了。但还有几道题我们没弄明白,您可以抽空给孩子讲讲吗?谢谢您。晚上还打扰您真是抱歉。”
这样的沟通传递了以下几层意思:
1. 积极的态度:虽然落课了,但作业跟着做,体现了对这门学科的重视。
2. 对老师的尊重:我们自己尽力把题改正了,有一些是确实不会的,寻求老师帮助。知道老师忙,所以我们也珍惜老师的时间。
3. 谦虚:家长能力有限,有些题还是不会,所以需要老师帮忙。
如果家长可以这样说,那我一定会在讲完这些题之后,再给孩子总结一下他的错因,再夸夸他做题有过程等。
可这家长的信息却让我有些反感,特别是累了一天,能量消耗殆尽,实在不想多干了。
而且最后还来一句,“最好给孩子补习一下。”
感觉好像这是我们老师应该做的,也不会说句客气话。老师辛苦了之类。
有的家长想尽一切办法要给老师送礼,但老师是不允许收的,那怎么办呢?怎么让老师能对你的孩子偏爱一些呢?
学会和老师好好沟通,这就会为你的孩子加分不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