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版图上,由于地区、种族、方言、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地方戏曲也是五花八门的。
广东省的地方戏曲叫作粤剧。粤剧又称为广东大戏、广府戏等,它继承了古代歌舞、百戏、元明南戏、明清传奇等优秀传统艺术,经过数百年兼收并蓄,已成为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澳门等粤语方言地区的一大剧种。
同时也影响上海、天津、台湾等地以及东南亚、美洲、欧洲、大洋洲等粤籍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
为了使粤剧,这一岭南文化的瑰宝得到最好的传承,经过数年的努力,广东粤剧博物馆最终落户在兆祥黄公祠。
2004年4月,由佛山市文化部门申请,经省文化厅批准,佛山粤剧博物馆正式改名为广东粤剧博物馆。由此,兆祥黄公祠承担了新的职能,成为宣传推广岭南文化、特别是粤剧的一个重要阵地,在文化名城、文化大省建设中做出新的贡献。
博物馆正殿上书琼花会馆广东粤剧博物馆分史、艺、人三大部分共13个展区,展出明代、清代至当代的粤剧剧本、木鱼书、海报、戏桥、戏服、乐器以及早期的粤剧电影、唱片、剧照、名伶书画等珍贵文物3000余件,展示了粤剧文化丰富的内涵和独有的魅力。
粤剧历史溯源
粤剧,是广东省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粤剧的历史渊源和形成发展,积淀深厚,既继承了中国戏曲"以歌舞演故事"的艺术传统,又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本地人组织的戏班演出,继承了中国戏曲以歌舞演故事的艺术传统,在不断吸收外来的弋阳、昆山、梆子、皮黄等剧种声腔的基础上,积极汲取流行于广东民间的俗乐和本地土戏唱腔等艺术营养,地方性日益增强,逐渐演变成为具有浓郁岭南韵味和鲜明风格特色的粤剧。
国内粤剧概况
改革开放为粤剧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在剧团和剧目建设、粤剧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省、市、县各级粤剧团经常对外进行文化交流,举办和参与了多次国际性的粤剧节。创作了一批新剧目,造就了一群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青年演员,并多次荣获国家最高戏剧奖项"文华奖"和"中国戏剧梅花奖"。
目前,在两广地区就拥有广州、佛山、深圳、珠海、江门、肇庆、湛江、梧州、南宁、柳州等数十个专业粤剧团和大批业余粤剧粤曲演出社团,并专门成立了广州振兴粤剧基金会,表现出粤剧强大的生命力。
佛山粤剧
佛山是粤剧的主要发源地,早在汉代,佛山已有歌舞表演。明代正统年间,佛山人以演戏助威,阻止了黄萧养(农民起义军首领)对佛山的进攻,清光绪年间,在广东省还有《黄萧养回头》的粤剧流传。
明万历年间,佛山出现了粤剧第一个行业组织琼花会馆,一度成为粤剧发展的中心。至今,戏行仍有"未有八和,先有吉庆;未有吉庆,先有琼花"之说。
到了清咸丰年间,更是出现了粤剧名伶李文茂率佛山粤剧艺人起义反清,是世界戏剧史无前例的壮举。佛山还孕育了对粤剧进行过重要革新的人物黄鲁逸、张始鸣,一派宗师薛觉先、马师曾、白驹荣以及李雪芳、姜魂侠、新珠、梁荫棠、李海泉等粤剧名伶,在粤剧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粤剧祖师华光帝建国前,佛山较知名的剧团有凤凰仪班、大康年剧团、禅宫剧团、真相剧社等。建国后,佛山专区所辖各县、市都建有粤剧团。
1959年佛山粤剧院成立,并将专区所属各县市剧团调整后建成其属下的七个演出团,1961年撤消。在此期间,佛山拥有梁荫棠、叶弗弱、梁冠南、庞顺尧、冯少侠、黄新雪梅、紫兰女、白凌霜、蝴蝶女、小神鹰、罗君超、司马剑琴等有名的粤剧艺人,举办了四期粤剧训练班。
1983年地、市合并后,佛山建有佛山市粤剧团和佛山青年粤剧团,创作了《陈铁军》、《顺治与董鄂妃》、《铁血红伶》等一批优秀剧目,涌现出彭炽权、曾慧、李淑勤、黄伟坤等知名演员,并且在唱腔、演技、舞美等方面有所创新,多次赴港澳、新加坡、美国等地演出,深受海内外观众的欢迎和赞赏。
外江班入粤与本地班形成
明初,由于军旅、官宦、经商、移民等原因,出现了众多外省戏班陆续入粤演出的盛况。外来声腔逐渐流入广东,使戏剧活动蓬勃兴起。
随着演出活动的日益活跃,本地人也加入了演出的行列,并开始建有固定的戏台。清代中期进一步吸收本土的文化资源,促使外来戏曲地方化,粤剧本地班聚结佛山,逐步发展成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
琼花会馆模型本地班向红船班的衍变
早期的戏班,有外江班与本地班之分。外省剧种入粤的戏班,称为外江班;由本地戏曲艺人组成的戏班,称为本地班。外江班和本地班的竞争抗衡不断,清道光杨想建《梦华琐簿》记载:"外江班妙选声色,伎艺并皆佳妙,宾筵顾曲,倾耳赏心,录酒纠觞,多司其职,舞能垂手,锦每缠头;本地班但工技击,以人为戏,所演故事,类多不可究话……久申历禁,故仅许赴乡村搬演。"
由于当时广东官府对外江班的推崇和对本地班的贬抑,外江班多盘踞于广东的政治中心城市广州,而本地班多以佛山为据点,并巡演于四乡一带。
珠江三角洲河网纵横,本地班赴四乡演出,多以船为交通工具。因船桅及船身均涂红色,分外醒目,故粤人以红船为本地班之代称,粤伶也被称为红船子弟。
粤剧表演名家(按出生年排序)
十九世纪末,粤剧解禁,各戏班纷纷复复演。至民国初期,随着粤剧"省港班"的兴起,涌现出大批卓有成就的艺人。他们承前启后,不仅以出色的艺术造诣享誉梨园,更富有创新精神,在粤剧的表演、唱腔、音乐、舞美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形成了粤剧舞台上各具特色的表演、唱腔流派。其中以邝新华、千里驹、靓元亨、薛觉先、马师曾、桂名扬、廖侠怀、白驹荣、红线女等为代表人物,他们以突出的成就彪炳于粤剧史册。
新中国成立后,更是名家辈出,今天,粤剧能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与他们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红船模型世界之最的粤剧唱片与曲本
世界上第一张唱片在1888年面世。初出的虽片为单面唱片,到1903年才出双面唱片,早在1902年已有粤剧唱片出品。
最早灌录粤剧唱片的是“八和会馆”创始人邝新华。粤剧唱片是中国地方戏曲灌录唱片最早的剧种,它不但灌录时间最早,而且数量最多,出品粤剧唱片的唱片公司均有曲本曲谱的出版。公司数量数以万计,除省港、上海外,英、美、德均有出版,占世界戏曲曲本和曲谱产量第一位。
粤剧电影
粤剧电影是指影片的内容与粤剧有关的电影。从1913年到1990年,香港一共出产和公映过1092部粤剧电影,数量居世界各国戏剧电影首位。流传至今的有800多部,本馆馆藏超过300部。
上世纪五十年代,香港共出产粤剧电影515部。其中1958年出产了89部,是香港出产粤剧电影最多的年代。六十年代粤剧电影开始衰落,到了七十年代只出产过3部。1990年公映的《李香君》是迄今为止的最后一部粤剧电影。粤剧电影对保存和推广粤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粤剧祖师华光大帝
粤剧戏班供奉华光大帝为祖师。旧例,凡新戏台落成或戏班到某地演出,为趋古避凶,开锣前必在戏台上拜祭华光祖师。华光大帝是民间传说中的天神。据史料记教,华光大帝原是灵山如来佛弟子妙吉祥的化身,初名灵耀,受玉皇封为"火部兵马大元帅"。
粤剧为南方一大剧种而备受民众喜爱,大量的演出需求使粤剧蓬勃发展。过去,戏棚多采用竹、葵搭成、因演剧聚众酿成火灾祸害时有发生。华光为南帝,是掌管火之神、因此、忌火的戏行艺人均奉华光大帝为祖师,并视作保护神,以祈福消灾。
又因昔日粤剧艺人下乡演出,皆以红船为交通工具、木船易遭火灾,故红船之内也设有华光神位。
因此,在博物馆正殿供奉的是华光大帝,右侧是旧琼花会馆模型,左侧是巨大的红船模型。
在佛山,戏曲最受关注的当然是粤剧。在祖庙内设有万福台,我们去祖庙游玩的时候,经常会坐在那里听上一会儿粤剧演出。
在佛山各大公园内,除了唱歌和跳广场舞之外,演唱粤剧的规模也很大,悠扬的乐曲和唱腔极受人们的喜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