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乡土中国》费孝通

《乡土中国》费孝通

作者: 伊儿_1940 | 来源:发表于2019-12-22 23:18 被阅读0次

    这本书是丫头给我推荐的,是她成为一名高中生后阅读的第一本非小说类书籍。这薄薄一本书,给了她很多似懂非懂的思索,因而推荐我阅读,能和她一同去领悟书中观点。

    费老说“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所谓“乡土”,是根植于中国社会的最典型的本质属性,中国几千年来的农耕历史,造就了中国人身上那挥之不去的乡土本性。这种“乡土本色”并非单单是指物理空间意义上的土地这一方面而言的,而是指人和土地之间的一种最为紧密的连接。全书刚开始翻阅有点吃力,觉得内容似乎简单,实际不太好理解,有些段落看过一遍不知其所云,要反复几遍才能有些明白。不断深入,越发有味。前面几章,由乡土本色到文字下乡,到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由此深入人们的“私”,再到维持私人关系的道德与家族,层层推进。最后几章讲述了乡土社会中非制度所形成的约束力,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等,一种乡土秩序,传统力量对社会秩序的约束、故土情结及血浓于水对人的约束等……

    忽得想起了上周去宝应出差,窗外青黄田野成片飞驰而过,总有那么些地里,沧桑的冒着一个个老坟头,不禁猜测,农村的人去田里耕种,小孩去田间玩耍,难道不惧怕这些存在吗?深入思考,定然不会害怕,这一个个家冢,就是世世代代的根,是土地上活着的人们和祖辈的关联。于是,更加有点明白费老所说的乡土本色。在农村,人的生老病死似乎都跟某一块土地的存在极为密切地联系在了一起,彼此之间不能够有哪怕是些许的分离,人生于斯、长于斯,最后又终老于斯,这就是乡土中国的一种生命循环,而由此种循环所构建起来的便是可以持续运转的循环社会。

    和老公聊读后感悟,他的观点我很是认同:一是对历史要秉持理解和尊重。要从书中去理解中国社会的乡土性,中国是农耕民族,我们的先人围绕土地而生存,我们要去细品历代的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去懂得并尊重农村的味道,也就是那种从物态到精神都不是很流通的“乡土味”。二是对现实要学会宽容和顺应。我们的国家从农业到工业现代化,从农村承包到农民进城,整个时代社会飞速变迁带来发展和变化,还有矛盾和冲突。乡土生活对中国人的影响很大,随着城市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农村被城市兼并,但人们的观念和行为习惯仍然未与时并进,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更多去包容和宽容。三是对未来要思考生存和发展。以前只要有一亩三分地便能生存,未来,我们的生存空间在哪里?如果没有了乡村,没有了可利用土地,我们何去何从,我们的孩子何去何从?那当前的我们,又该做些什么?一系列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感慨这本写了七十多年的书,还能给人带来这么多的深思。

    最后,就此书问了丫头一个问题,你觉得什么是一个人的根?丫头想了一下认真回答:我觉得我的根就是我最初的记忆,最深刻的记忆,对我来说,它不是具体的地点或是乡村,而是对我的人生进行启蒙的地方!

    非常有收获的一次阅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土中国》费孝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aua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