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7040742/2866d912b0e505b3.jpg)
《临安春雨初霁》是南宋诗人陆游晚年时期所作的七言律诗。
陆游的这写这首《临安春雨初霁》时他已六十二岁,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五年。诗人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与壮年时的裘马轻狂,都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去不返了。虽然他光复中原的壮志未衰,但对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的软弱与黑暗,是日益见得明白了。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春,作者奉诏入京,接受严州知州的职务,赴任之前,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在百无聊赖中,写下了这首广泛传诵的名作。
首联开口就言“世味”之“薄”,说出对世态炎凉的内心感受。此次虽被朝廷重新起用,使之报国有门,但竟会引起他“谁”的疑问。
颔联点出“诗眼”,也是陆游的名句。诗人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一夜”两字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眉间心头。
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与自己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接下去的颈联就道出了他的这种心情。“矮纸斜行闲作草”暗用了张芝的典故。据说张芝擅草书,但平时都写楷字,人问其故,回答说,“匆匆不暇草书”,意即写草书太花时间,所以没功夫写。陆游客居京华,闲极无聊,所以以草书消遣。因为是小雨初霁,所以说“晴窗”,“细乳戏分茶”这里就是品茶、玩茶道。无事而作草书,晴窗下品着清茗,表面上看,是极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国家正是多事之秋,而诗人却在以作书品茶消磨时光,真是无聊而可悲!
尾联不仅道出了羁旅风霜之苦,又寓有京中恶浊,久居为其所化的意思。诗人声称清明不远,应早日回家,而不愿在所谓“人间天堂”的江南临安久留。临安城虽然春色明媚,但官僚们偏安一隅,忘报国仇,粉饰太平。诗末拂袖而去,也是诗人对浮华帝都的不屑。
不久后他在严州任上,仍坚持抗金,并且付诸行动,表达于诗文,终于又被以“嘲咏风月”的罪名罢官。
![](https://img.haomeiwen.com/i27040742/d2afdd79c6ba82e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