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有感

作者: Halo科 | 来源:发表于2022-03-02 11:44 被阅读0次

      今天年丰堂叔在家族微信群里发了一段话,大致意思是“祖坟管理,重修族谱,祠堂修缮三件事”,其中最触动内心的一句话就是“我们的根永远在王家祠堂,我们一直在享受祖上恩德,现在我们这个年龄段是时代的主力军了,为了紧密地维系家族繁衍生息,我们需要好好讨论下我们这一代人要完成的使命。”看了之后,内心振奋,顿感族中终有心智相通之人。

      年丰堂叔,八零后生人,中学肆业,早年辗转广东湖南等地务工,但从今日之言论和见识实属心智通透开明之人。再说下那个父辈世代居住的村子,叫双峰县青树坪镇劳田冲村,这个村是近年以来的合并村,以王氏为大姓,溯及族谱,起于元末明初江西移民至此,属湘乡劳田(又名牢田)王氏,族谱“添元用义祖,承显立铉宗,忠孝守仁义,安邦定太平。续派:事业绍前德,诗书裕后昆,修齐为国本,名教耀芳声。”繁衍至今,传至平字辈一代。村中有一王氏宗祠,堂廊庭殿,雕梁画栋,庄严肃穆,气势恢宏,奈何毁于上世纪破四旧期间,至今仅残留一天井,破败不堪。至此祠堂破败之后王氏一族小富虽有,但也仅仅是解决自身温饱,难见巨商大儒,多是平头之辈。

      上世纪末开始,随改革开放浪潮,和大部分地方一样,该村年轻劳动力大部分奔向沿海广东一带务工,从那时起,这个村子便逐渐成为了典型的留守村落,老人带着孙辈留守家中,靠着儿女在外微薄的收入来维系生活。老人大多目不识丁,照顾孙辈方面仅仅停留在温饱方面,家庭教育方面严重欠缺,导致最终的结果,这里不再提及。

      时过数十载,新的问题便又出现,“融入不了的城市,回不去的故乡”。近年来,农村人进城越来多,这也导致很多农村出现“空心化”的景象,不少房屋常年无人居住,当年的奔向沿海的年轻人而今大多已过不惑之年,一部分人已经实现富裕,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为了孩子上学或者结婚选择在城里落户,老年人融入不了城市的生活,大都留在村里守着老宅。故乡留给在外打拼的这一代人的唯一念想或许就是留在这个村里的老人和老宅,随着老一辈慢慢地逝去,念想有可能就是村后坟山的那一垄垄坟茔和破败的老宅,三代四代以后或许已记不起那个叫做劳田冲的祖籍了。

      2019年新年期间,和迈峰堂叔有一简短聊天,他作为最早奔赴广东发展的一代人,感觉在外挣再多的钱,但仍感觉身似浮萍,精神缺乏寄托。在此提及《白鹿原》的宗族文化,朱先生为白鹿原著下《乡约》--“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白嘉轩身为族长,终身信奉祖辈的治家之本,禀行《乡约》之规。目前我们一代人缺乏精神寄托和故土向心力的症结或许就是我们这一代人,常年远离故土,人心尽散。

      祠堂是精神寄托的载体,族谱是血脉认同的记录,族规是后代永续发展的保障。

相关文章

  • 祠堂有感

    今天年丰堂叔在家族微信群里发了一段话,大致意思是“祖坟管理,重修族谱,祠堂修缮三件事”,其中最触动内心的一...

  • 号召修建彭氏祠堂有感

    文丨吻尘 彭家琪先生的心愿: “很多年前,在看电视看电影时,得知别家都有祖宗的祠堂,我们彭家没有。我就很自卑,所以...

  • 古遗址墓地——子路祠堂有感

    河西走廊 深深浅浅 在悠悠千载间 留下历代先人 荡气回肠的足迹 敦煌飞天 漫漫长烟 在苍苍茫茫处 飞向意象深远的空...

  • 王婆婆论如何断祠堂风水吉凶?

    祠堂,即宗祠。祠堂风水对家族后人的吉凶影响力很大,所以人们历来非常重视祠堂风水,祠堂风水等同于祖坟风水,若祠堂风水...

  • 祠堂

    谁家的祠堂 威严地矗立在坡头 被踢门的寡妇 跪在门口 等待着审判 以死人的名义 借着活人的手 围观者一边哂笑 一边...

  • 祠堂

    端午回老家,与父亲聊起老宅的祠堂,说到老祠堂已经破败了,心中兀自伤感。 笔者是客家人,客家人的祠堂,有着与众不同重...

  • 祠堂

    在我们家乡的农村,每条村都有很多个祠堂,祠堂的作用一般都用来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 而我们村最大又...

  • 《祠堂》

    文/端木家达 老家的祠堂竣工了,族长通知我们回家吃宗酒,因为是第一年,我又是家族村代表,必须要回去,二0...

  • 《祠堂》

    正午,阳光毒辣。他来到珠玑古镇。 从南雄这个四线城市到古镇,坐公交一路摇到这里,耗费了他两个小时。 正门口的牌匾泛...

  • 祠堂

    小时候年龄小,不懂礼俗,接触少,对于祠堂宗教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到后来,在长辈的带领下,才渐渐明白了,祠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祠堂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avsr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