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

作者: 影山_ | 来源:发表于2017-09-24 07:34 被阅读0次

    端午回老家,与父亲聊起老宅的祠堂,说到老祠堂已经破败了,心中兀自伤感。

    笔者是客家人,客家人的祠堂,有着与众不同重要的意义。千百年来,客家人经历了长期的迁徙、流浪,每次迁徙都要把家背在身上,走到哪里都不能忘了自己从何而来。于是每到一处,客家人都是先盖起祠堂,并以祠堂为中心,建成由厅堂、天井以及若干房间组成的各自小家庭,并逐渐形成聚族而居的庞大居所。

    聚族而居有许多好处,一可以防豺狼虎豹,二可以御盗贼侵扰,形成了很有特色的聚落式客家民居。笔者老家的传统民居,房屋都是坐北朝南,以木梁承重,墙体材质多样。有用青砖垒成的,这当然是地主老财家才能用得起的。大部分房屋是用泥土、稻杆等混合而成的土砖垒成的。

    我们这个小宗族里,个个都是贫农,祠堂当然就享受不到青砖的待遇了。老祠堂外墙用土砖垒砌,表面涂抹上掺杂了石灰的泥土,防水防潮。内墙都是纯木质的结构,墙面以竹片做筋骨,外层敷上石灰土,也许泥土里还加了些糯米饭以加强黏性。各家的房屋以祠堂为中心,向外延展。各家修建的房屋并没有明确统一的规划,随着人口的增加,不够住了便新修一间。于是这片老宅子建筑材质各异,既有像祠堂一般的土木结构的老宅,也有新修建的红砖水泥房。新旧宅子错综交叉在一起,分不清哪一间屋是哪一户人家的。

    祠堂分为上厅、下厅。上厅供奉着祖宗牌位,摆放着四方桌和条凳,上厅是主要的议事地方。下厅常常堆放着谷风车、锄头等农具。上下厅之间隔着一个天井,这是客家建筑的特色之处。天井上方不盖瓦,下方挖三四十厘米不等的深度,形成一个有下水口的水池。下雨的时候,汇聚的水流从天井落下,形成四幕水帘,十分有趣。集在池中的雨水,再沿着涵道,流出户外。

    客家人的传统建筑里,不论大小,都会设计有天井。天井具有采光、集雨、排水的功能,更具有风水玄学的象征意义。传统老房子的窗户都很小,而且位置很高,因此房屋采光靠的是天井,而不是窗户。可以说,天井是住宅的核心,正如俗语所说:“风在天井的上端,水在天井的下端,他们汇合了‘风水’的神奇,天井是风水的象征”。

    祠堂一年里最热闹的时候是春节。

    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祠堂当然也是不能落下的。贴春联要准备好糨糊、刷子、竹扫帚、木梯子。先用竹扫帚把旧的春联清扫干净,然后给新的春联刷上糨糊,再整齐的贴在门栏上。给祠堂贴春联,都是族内几户人家一齐动手,有人扶着梯子,有人刷着糨糊,有人爬上梯子粘贴,大家相互配合。祠堂是宗亲共有的,也需要大家共同维护。

    大年初一,宗族内各家都会携上贡品,一齐到祠堂祭拜。大人们先把贡品摆上神案,盆盆盏盏的很丰富,有蒸鸡、蒸鱼、蒸熟的五花肉,以及各类水果等。接着点燃两根约三十公分的红色长蜡烛,左右分立在神案两边。每家每户都点,神案上便红烛林立,甚是好看。再点燃长约十公分,有秸秆做里芯的短蜡烛。短蜡烛两根一组,插在各个香炉里。神案上有个香炉,这是祭拜祖宗的。神案下也有个香炉,这是拜土地公的。天井边和正门口也都有香炉,这应该是敬天吧。

    点好蜡烛,接着点香。点燃的香三根一组,向着神案或者正门天空方向三鞠躬后,插在各个香炉的正中间。点蜡烛和香只是安静的前奏,接着是热闹的放鞭炮和放“大闹天空”。“大闹天空”是一种大型的烟炮,外形与一般的烟花类似。与普通烟花不同的是,它点燃发射之后不会绽放出烟花,只能发出一声声巨响,震耳欲聋。小朋友们一定要捂紧耳朵,躲得远远的。

    这一整套的礼仪流程走完,就可以坐下来喝茶聊天了。邻里宗族之间,一边喝着春茶,一边畅谈着这一年的收获。小孩们手里抓着瓜子糖果,围着天井嬉戏打闹。新的一年就这样开始了。

    祠堂

    祠堂大门外是一块平地,这是我们小孩子的游乐场。

    傍晚放学,邻里小孩们都聚到这里。女孩们偏爱跳绳、跳格子,我们男孩有时候也会参与。但是男孩们还是喜欢更具有竞争性、竞赛性质的游戏。身边的各种器物都可以成为我们竞赛争夺的道具。在地上画个圈,把啤酒瓶盖压扁了放圆圈中间,看谁能将它弹出圈外。吃柿子吐出来的籽,质地坚硬,手感圆润,尤其抢手。甚至把报纸折成四方的纸本,也可以在地上拍着玩。

    那是一个连电视都还没普及的年代,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很亲近。

    玩到太阳落山,家家户户都冒出了饭香菜香。一位母亲站在自家门口,大喊着吃饭了,于是小伙伴们一哄而散,各自回家。祠堂里瞬间回复了一如既往的庄严和宁静。

    这是简单而美好的童年。

    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拥挤狭窄的老宅,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乡邻们纷纷在交通更便利的地块上,盖起了新式的水泥洋房。人们慢慢的搬出老宅,老宅逐渐的被空置,或者就只剩下老人居住了。

    几年前,一条新马路从老宅中间穿过,彻底的破坏了老宅周边的地貌。许多老房子都被拆除了,祠堂也被拆掉了一半,只剩下上厅。

    人搬走了,祠堂也只剩下残垣断壁,这片老宅彻底的破败了。半间祠堂年久失修,木梁逐渐腐烂,墙皮大片剥落,彻底的成了危房,再无人关顾了。

    如今的我,定居生活在城市里。当年的小伙伴们,也大都和我一样,离开了农村。但是这片养育了我们的土地啊,这座承载着童年记忆的祠堂啊,永远矗立在心里,萦绕在梦里,步履不停,回忆不去。

    故乡的老祠堂啊,让我回到梦里追寻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祠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zny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