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面对救命恩人,反口就想吃掉。可见,狼的本性是凶残的,这几成公论。小时候晚上睡觉,常左查右看门栓好了没?就怕前门去虎,后门进狼!身为人父人母后,有时被孩子闹得没法,狠下心说一句:“再哭再哭就把你扔出去喂狼!”孩子立马噤若寒蝉。狼已成为我们大人的杀手锏,屡试不爽。
儿童阅读推广专家梅子涵在评价《狼婆婆》这本绘本时写道:你去问问,谁不知道狼冒充外婆敲门的故事?它假装外婆的声音,敲啊敲,结果屋子里面的小羊,或者是小孩儿,以为真的是外婆来了,把门打开了,结果,“阿乌”一口,被吃掉了。也有的知道那根本不是外婆,而是大灰狼,坚决不开,结果,狼只能在门外“阿乌”吃个空屁。这就是所有的人童年时都听过的故事!

《狼婆婆》故事中,每当妈妈出门之后,狼婆婆就会来敲门了,阿珊、阿桃和宝珠能识破狼婆婆的阴谋吗?看看封面上狼婆婆凶狼的目光,真是让人不寒而栗啊!

《狼和七只小羊》是格林童话中最经典的作品之一。羊妈妈带着她的七只小羊过着平静的生活,可是贪婪的狼却趁羊妈妈外出时欺骗了善良单纯的小羊,将他们一口气吞进了肚子里。羊妈妈回来后伤心欲绝,可怜的小羊们还能得救吗?不妨让你的孩子发挥想像,帮帮可怜的羊妈妈吧。

而在《 1只猪和100只狼》里,1只猪被100只狼围攻,想想这只小猪的心理阴影有多大?幸好它最后胜利逃脱,故事结局出人意料…
在超人兔系列第三辑 《狼来了》的故事中的这只小兔子,他从来都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妈妈对他说:“收拾一下你的房间,我的小兔子。”他就大声喊:“狼来了!”其实根本就没有狼。妈妈被吓跑了…他又利用这个方法吓走了爸爸,直到有一天出现了一只真的狼……
这是孩子吓父母,角色反转,令人忍俊不禁~
而有些狼就出乎我们的意料了。

《狼大叔的红焖鸡》讲的是,在这个世界上,狼大叔除了喜欢吃,就没别的爱好了。一天,他特别想吃红焖鸡。正想着,突然看到了一只非常合适的母鸡。之后他又想,如果能让这只鸡再胖点,到时候他就能多吃几口肉了。于是,他赶快回到家开始准备各种美味佳肴,希望鸡能快些长胖。狼大叔想这次母鸡肯定长得够胖了,当他最后一次去母鸡家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所有的小鸡们都跳到狼大叔的身上,总共亲了他一百下,还称赞他是世界上最好的厨师。

这是《一只聪明的笨狼》:他会读故事书、会拉小提琴,会画肖像画。它还是一只有教养的小狼,在很饿的情况下也依然坚持给予每个被它捉到的猎物满足最后一个心愿的待遇。但也正因为如此,他屡屡被已经到手的猎物欺骗,让他们跑得不见踪影。但是每次被骗之后,他并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原则,仍然坚持给下一个猎物最后一个心愿。这让他显得愚笨极了。好在,他的坚持最终使命运用一种巧妙的方式将之前逃脱的猎物一起带回了他身边......
狼的凶残是动物的兽性使然,它代表的是邪恶的角色和力量。那为什么狼的故事会让孩子们又爱又怕呢?
其实,从心理学角度上看,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魔鬼,孩子也不例外。这个魔鬼可能是焦虑,可能是恐惧,也可能是不安的情绪或者是“邪恶”的冲动。给孩子讲讲这些故事,看看这类绘本,可以有效释放或清除孩子的邪恶冲动,从而帮孩子减轻内疚、宣泄情感、学到智慧、看到希望,从而获得战胜困难的勇气。

作为父母,邀请你从现在开始,把孩子从电子屏幕和音频中引开,每天坚持10分钟,拿起绘本,让我们一起高喊:“恶狼,妖怪,快滚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