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考成绩刚刚揭晓,看着不够理想的分数,我在思考:语文教学的路在何方?听了孙教授的讲座,反思自己的语文课堂,似乎在迷雾中看到曙光。
语文教学应该多一点积累,少一点讲解。“不悱不启,不悱不发。”对于大多数学生都理解的内容,大可不必耗时耗力满堂灌,也不可停留在肤浅的一问一答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应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尊重学生独特的感悟。少讲一点,多积累一些让学生受益终生的经典文化。
语文教学应该多一点挑战性,少一点肤浅性。我们的课堂教学应当设计跳一跳摘桃子的问题,应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课堂上让每一个孩子的眼睛闪烁光芒,让每一个孩子沉浸其中,这也许是我们语文老师应该追求的目标。我们永远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当我们所讲的东西孩子们都会时,他们的目光是游离课堂的,当我所讲的知识孩子们听不懂时,他们的目光又是呆滞的。那闪烁光亮的眼睛是对我们语文课堂最好的评价!
语文教学应该多一点新奇,少一点老套。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应该想方设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充满好奇。还记得在学完《树之歌》后,我在公园捡起银杏树叶、柳叶和松柏叶子带回教室时,孩子们兴奋地议论着——“银杏叶像扇子。”“柳树叶像眉毛。”“松鼠叶子像细针、像尖刺………”这样的语文课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是充满趣味的。
语文教学是应当多一点实践性,少一点重复性作业。语言的积累是关键,更要在积累的基础上学以致用。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在多次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现在的作文课是老师怕教,学生怕写,其实要想写好作文的最大秘诀就是多写,记日记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素材,记录真实情感。
语文教学应当多一点个性化阅读,少一点作秀化朗读。阅读教学包括朗读指导,大多数公开课老师们都会大手笔突出朗读的指导,朗读的确是阅读的重要内容,但阅读绝不是仅仅指朗读。我们的阅读教学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概括大意的能力,独特感悟的能力等等,这些都是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当关注的。有时,我们需要静悄悄的课堂。
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科学就需要我们遵循规律;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就需要我们富有创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