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疫情,孩子们意外收获了一个超长假期,可谓乐在其中!然而,作为家长的我们,一边要为孩子做好居家防护,一边要在工作之余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陪伴孩子上网课、做运动、战疫情,可谓痛并快乐着。
“战疫”期间,我和女儿之间也频繁爆发“战役”。几番战役下来,没有赢家,于是,本着和平共处的原则,我首先对自己进行了反思和纠正,重新阅读了《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正面管教》等书,并和女儿开展了谈心谈话活动,最终和女儿达成共识,成功对我们的母女关系进行了修复和加固。
其实,自从有了女儿以来,自己一直努力学习育儿知识,关注孩子教育和成长,想给她多些科学、正确的引导,积极正向的帮助,以及更多高质量的爱和陪伴。
讽刺的是,我们都深陷于“自以为”之中,不可自拔,且深信不疑。作为新手妈妈,我和所有妈妈们一样,尽自己所能为孩子提供好的,更好的。我以为,我付出了,就应该得到女儿相应的“回报”,准确说,对于一个六岁孩子来说,不应该叫“回报”,而是“回应”。
确实,我期望的是女儿的回应。
平日里尽可能的陪伴孩子、料理家务。只是,一段时间以来,确实在工作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更多了,对孩子的关注少了。回到家里,也难免会把工作和工作上的压力带到家里,影响到对孩子陪伴的质量。毕竟,孩子的态度转变是最显而易见的,也是最公平,最直截了当的。
起初,孩子不喜欢让我陪她写作业,不喜欢让我陪她玩,每天都会因孩子学习和玩耍的问题和孩子发生矛盾,争执,孩子生气,自己也生气,付出了辛苦、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孩子说我总看手机,家人也说我陪伴孩子没有耐心。刚开始听到这些话的时候真心不愿意承认,更不愿意接受,因为我知道,这不是我期望中的母亲的形象,也不是我想要的结果。
我很明白,很清楚,从始至终都明白。可是,当这个结果还是呈现在眼前,偏离了自己的预期轨道的时候,还是很难接受。于是,我开始思考自身的问题,开始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之前,一直以为,自己看了不少育儿书,工具书,可现在看来,都没有真正入骨入心。现在,带着困惑,带着问题,把各种育儿书籍全部找出来重新阅读、再次阅读,同时也利用读书软件,反复听育儿、亲子关系等相关书籍。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真觉得很多问题都是狠狠的打脸,一边看,一边反思自己,很多问题都有瞬间恍然大悟的感觉。
经过差不多五天的学习,在第六天的时候,我开始将所学所感应用于实践,试着按照书中所说的情感引导的方法,更用心的去关注孩子、尊重孩子,认识自己的问题,并和孩子坦诚交流,试着多些耐心,试着改变自己和孩子相处的方式等等。当我按着这些引导和方法,去陪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孩子果然更容易接受,更有动力,行动力也更强。一天下来,和女儿的相处很愉快,很平和。我们一起更高效的学习,更愉快的玩游戏。我也深刻意识到,当你真正投入时间、精力和热情在孩子身上的时候,孩子是能够真切感受得到,并能够在第一时间给你回应的。
孩子的回应,还是这样直截了当。
而我,也从中得到了更多的鼓励和信心。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希望和孩子一起成长、一起学习、一起走向更远的远方。
后记:
某天,我把自己的这些感受写了篇日志,女儿在一旁问我在电脑上写的是什么,我让她试着自己读,她通过自己零星的认识几个字,明白个大概,让我把整篇读给她听。于是,我读了,她笑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