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朋友讨论关于个人成长的问题,我们都切身感觉到因为年少时思维和认知上的局限,错失了一些现在看来很不错的机会。比如,大学时只盯着工科的课程,没有尝试去学一学音乐,或者拓展参加一些人文课程与活动等等。提到这些时,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那句经典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种观点在当时普遍认为是非常合理的,也许现在仍然占有一部分市场。
8e09e158f1904ffba4ac75a75a114192.jpg
在当下这个多元的社会,一个人的成长早已经突破了专业的限制,更偏向于综合素质。这既是社会、工作一专多能的需求,也是人全面发展的进步,可就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却又在不知不觉中走进另一条认知固化的路子上。
打开京东、淘宝搜索了一件商品,再打开浏览器、抖音,有关这一商品的广告、推荐时不时会出现,看似我在通过推荐更全面地了解商品,实现货比三家,却发现获取到的信息量并没有变多。现在我们总是习惯性地选边站队,用非黑即白的思维面对生活中的事,甚至很容易被一些所谓的大V、博主的观点迷惑。比如,社会判断一个人是否成功最重要的甚至唯一的标准是他是不是有钱,一个孩子的成长只有成绩是重中之重,当一些事个人利益受到侵犯时,便开始叫嚣人权、自由等等……为什么我们的辨别能力越来越差,认知越来越简单固化?
2698edc112524f42843f5983e745027b.jpg
这其中有不少是“功能性文盲”的典型——“一个人到了一定年纪,思维认知固定,无论看了多少书、行了多少路都是在找认同,很难再接受新的东西,认知之外的东西全是异端”。加之被网络信息日渐淹没,更无法有效甄别,只在自己认知的小圈子里打转,连拓宽边界的可能也越来越小。而我们每天所面对的是现实的生活、真实的人性、发展的社会,它所需要的绝不是停滞的、固化的的思维和认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