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写得仓储,本想续上 接着写,可想想也没有这必要。因为这是个各方各面都可以拿出来聊的话题。那么今天就另外讲两个话题。
1,和他人讨论问题的底层逻辑。
和他人探讨问题的底层逻辑由深到浅,分别有四个层次。一是,事实层面,二是,关点层面,三是,立场层面,四是,信仰层面。
当在第一层面时讲事实,多数时候是不可能吵起来的,因为讲事实摆数据,没有什么可以争吵的。
当在第二层面时讲观点,这时候就很容易吵起来了,因为每个人的喜好偏向各有不同,这时候多半你说服不了我,我说服不了你。但这一般也只是吵吵而已,因为没有利益关系,无伤大雅。
当在第三层面时讲立场,这时候就不单只是容易吵起来了,而且有可能会导致打起来。因为立场往往伴随着有利益的关系,谁对我有利?我站在谁那一边。美国选举讲的就是立场,谁对我有利?我投谁的票。虽然立场比光点更难改变,但是有涉及到利益的,还是可以谈的,毕竟利益是有价格可以衡量的。
当在第四层面时讲信仰,这个就几乎去到人讨论问题的最底层了。如果一个人的信仰足够虔诚,你是无法利用利益来打动他,转换他的,更别说用你的观点来说服他,改变他。
所以下次你和他人讨论问题的时候,不妨尝试着衡量一下,你们现在讨论的问题是处在第几阶段呢?如果你可以清晰地辨识出你们讨论的问题,是在第几阶段,那我相信可以减少不少无谓的争吵?
2, 保险行业的底层逻辑
保险行业的底层逻辑其实比较简单,就是一群人一同花一定的费用来抵御未来的可能的重大疾病和意外伤害。 本来十分简单,你的保额只会根据你的年龄和险种发生变化。但现在保险公司各种各样的、五花八门的保险套餐,什么理财险,智慧险,投保多少年后还返回本金之类的。其实性质都是将理财和保险混合在一起,组合出令人眼花缭乱的产品套餐,实质呢就是保险和理财两部分加起来。如果你清楚保险的这个底层逻辑,能就将它的套餐还原成理财部分和保障部分。
那么你会发现完全没有必要去购买整个套餐,买保险就买保险好了,买理财就买理财,分开来不要混在一起。因为混在一起,你会发现保险保障不到位,理财回报率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