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阅读:尝尝“牡丹燕菜”
有缘直上险峰顶
作者:蓝江
云台山是河南焦作的一处旅游胜地,这里群峰竞秀,红崖碧水,美不胜收。因为常年被云雾缭绕,所以远路而来一探云台山真容的游客,看到的景象往往各不相同,能否识得云台真面目,还得凭借机缘巧合。
我们是四月中旬去的茱萸峰。茱萸峰是云台山的最高峰,去往茱萸峰,必须经过叠彩洞。初听到叠彩洞这个称谓,很是惊奇,满脑子的浮想联翩。
经导游介绍才知道,叠彩洞是一条公路隧洞,是连接河南山西两省的重要通道,是河南修武人劈山开路的杰作,也是我国公路隧道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观。
从1977年到1986年,在没有专业技术人员和精密仪器的情况下,完全靠人工测量、人工开凿,修武人打通了这条穿山公路,道路总长28公里,沿途共分布大小隧洞19个,其中包括8条180度的回旋隧道。
如果从高处鸟瞰,这些隧洞曲洞连环,有些隧道进出口虽在一侧,但进口和出口的高低落差少则三四十米,多则六七十米。原来隧道在大山的肚腹里盘旋上升,拐了个180度的弯,最后从进口的上方出来了。
这些隧洞各有芳名,车在进洞之前和出洞之后,游客透过车窗可以尽情欣赏这一方山水——看近在咫尺的悬崖绝壁,听鸟语泉声,观缤纷色彩,可以说,叠彩洞本身就是云台山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车过叠彩洞,雨开始飘起来。到茱萸峰景区停车场,小雨依然淅淅沥沥。我穿着件很宽松的薄雨衣,背包就藏在雨衣下面。
步行进入景区,有两条参观路线:一条要爬一千六百多个台阶,直上茱萸峰顶;另一条路相对平坦,通向凤凰岭玻璃栈道。
领队带我们先去凤凰岭,在王维雕像处向右,一路穿行在密林幽径中,雨打翠叶,唰唰有声。道路起起伏伏盘旋上升,等我们走向挂在悬崖峭壁上的透明的玻璃栈道时,雨终于停了。
现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其实已经站在了千米悬崖之上,此处海拔是1080米。眼前的美景让人目不暇接,站在玻璃栈道的起点,但见眼前山谷里拔地而起的裹着翠的山峰,青笋一般,和北方的山大不相同。
我们纷纷举着相机拍照,就在拍照的瞬间,云已经慢慢飘浮起来了,将如指的青山一点点隐没,连同我们自己,也被云雾层层包裹起来。
一步一步小心地踏上玻璃栈道,右侧,是凌厉的绝壁悬崖,左侧,护栏外就是不见底的万丈深渊,不觉有凛凛寒意从内心升起。
有两个不相识的游客,脚已经踏上玻璃栈道,却无论如何不敢向前,任人怎样鼓励打气,两腿就是泥软打颤,最后只好原路退回。其实,玻璃栈道为钢架结构,铺设特种钢化玻璃,每平方米可承重800公斤,安全性极高。
云雾越起越浓,同伴给我抢拍的一张照片里,我站在玻璃栈道即将终结处,画面里只能见到裹着大红雨衣的我,背景里不见一抹青山颜色,只有白茫茫的一片云雾。
体验了玻璃栈道,我们没有去爬凤凰岭。导游说,凤凰岭山顶上有云台观和重阳阁。
重阳阁始建于唐代,原本为木质结构,元代时毁于战乱。传说当年王维登云台山时适逢重阳节,登阁远望,思念亲人之情油然而生,遂在重阳阁题下了千古绝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现在的重阳阁是2002年在原址上重修的,四层高阁耸立在凤凰岭绝壁之上,远望十分醒目。
我们决定用剩下的时间去攀登茱萸峰。导游在路边指给我们登茱萸峰的道路。从这里到茱萸峰,已经不很远了。
我和同伴走了一程,雨又下起来,而且有越来越大的趋势,同伴似有退缩之意,勉勉强强又走了一程,她终于决定回头。
我有些纠结,回去吧,到底心有不甘,想到茱萸峰近得仿佛气息可闻,这回若是擦身而过,很可能就此永远错过,再也没有机会相见了,因此决定即使一个人也要坚持到底。
半路有一处药王洞,相传是唐代药王孙思邈采药炼丹的地方。药王洞旁有一株珍贵的红豆杉,高有20多米,树干粗圆,枝繁叶茂。
红豆杉是经过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是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植物。药王洞的这棵红豆杉树龄已达千年以上,据说是红豆杉在我国自然分布最北界的一株。
雨中山里云雾纷起,四处白茫茫一片,先前还偶尔得见的青山翠影此刻都隐在茫茫白雾中。越来越多的人打了退堂鼓,这么大的雨,云雾一直在升腾,就是费力登上了茱萸峰顶,也还是什么也看不到,不值。
原来泄劲儿也是传染的,一个人选择放弃,往往附近的几个也就随着掉头放弃了。我横下一条心,默默给自己鼓劲。
上行的台阶越来越陡,不时得停下来调调气息,稳稳心神。有从山顶下来的游客,擦身而过时忍不住向他们询问所见,得到的回答却都是肯定和鼓励:已经走到这里了,千万不要放弃,再加把劲儿就登顶了!
快到山顶时,雾浓的几乎什么也看不见,我在心里一直默默祈祷,神啊,显一显你的神迹吧。
又走了约有十分钟,忽然间,云就轻轻散开了一角,只散开那么十来秒,我看到了不远处露出头儿的青翠山岭,老天,这就足够了,这一闪的光亮就给了我足够的信心,我加紧脚步继续往上攀登。
最后一段路,沿着陡陡的木质阶梯,几番努力,终于登上了山顶平台!一座精美的测量标志碑立在那,正接受着雨水的冲刷,走到近前观看,上面清晰注明:云台山主峰茱萸峰,高程1297.6米。
遥想当年,白居易曾在此慨叹:“天冷日不光,太行峰苍莽,尝闻此中险,今我方独往。”而今,我在气温骤降的四月冷雨中也喜悦登临茱萸峰顶!
道教名观玄帝宫,就位于茱萸峰极顶。玄帝宫正院主殿是真武殿,后殿是玉皇殿,东跨院是甲子殿,西跨院是老母殿,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几乎占据了整个峰顶,形成了顶即是庙、庙即是顶的奇观。
玄帝宫初建于唐代,时称“玄元庙”,经过历代扩修复建,形成今天玄帝宫的恢宏气势。真武殿内的真武大帝铜像身高3.45米,是全国最高大的真武大帝铜像。
我站在云台之巅,一时大雨倾盆。一个女游客也刚刚踏阶登顶,见我也在,顿有惺惺相惜之感,彼此竟相视而笑。
我们踩着水将各处细细游走一遍,雨渐渐转小,她请我为她拍照留念,我选取不同角度拍摄,她坚持也要为我拍两张——此情此景,一生也难得重现,一定要留个念想!
出乎意料,雨竟止息。我们沿阶梯下行了一段,凭栏伫立,看四周苍茫云海。忽然,那是一种什么说不清的力量,密密的云雾忽然就动起来,像一层轻纱,慢慢飘动,云向上,云向下,渐渐地,云腾山浮,青翠山尖显露出来,然后是山岭,重重叠叠,云在山间如烟飘荡,真是如临仙境!
神奇啊神奇,山顶半山顶的人都忍不住欢呼起来,大家纷纷举着手机、相机欣喜拍照!唐朝文学家李翱曾有诗云: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此情此境,我也真想学着古人长啸几声!
领队规定中午11:30在山下停车场集合,我看了下时间,依依不舍往山下走去。走到半山腰,忽听得山下有人在高声传音:“鞍山的队员,集合啦!”不知道是不是在呼唤我,我加快脚步往山下疾走,没到11点,已到停车场。
领队带着一队人马在微雨中抖着瑟瑟寒意,原来我们这个团队只有我一个人登上了茱萸峰顶。
因缘际会,努力无悔!
蓝江365原创文字,禁止盗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