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学之光每周500字
从2个例子看“见路不走”的知易行难

从2个例子看“见路不走”的知易行难

作者: 小说家郭大侠 | 来源:发表于2020-03-27 23:38 被阅读0次

我今天在读豆豆的《天幕红尘》时,对“见路不走”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见路不走”说白了无非就是“实事求是”四个字,但这四个字却是知易行难。

像书中举的2个例子,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第1个例子是在开篇就自杀了的罗家明,他何尝不知道“实事求是”这个道理?

但正如叶子农所说,罗家明是奔着做高人去的,他希望通过官商勾结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虽然叶子农在第和罗家明第2次见面时,曾送给他价值千金的“见路不走”这四个字,但这没能阻挡他一心要成为所谓的绝世高人。

无奈罗家明的能力不足以支撑这一切,所以随着他依托的官员落马,自己也遭到了清算。

自感已经走到了绝路的罗家明,只能选择自杀。

第2个例子是老九,他继承了父亲开的4家面馆,却越开越差,导致只剩1家了。

对此,老九是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

直到他遇见了叶子农,并在跟着这位终身研究马克思主义本来的真正高人,学习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经过反复琢磨,老九终于领悟了什么是“见路不走”。

他由此意识到自己之前经营面馆的最大问题是:“面馆本应走大众化路线,装修走简朴的路线,关键是东西好吃、便宜,才能招来更多的顾客。但是,自己却为了面子问题,把面馆装修得过于豪华。虽然是叫面馆,实际上主卖的却是很贵的炒菜,这种做法属于两边都不到岸,既没能吸引多少高端的消费者,也让很多大众消费者止步于门前”。

学会了什么是“见路不走”后,老九回归到了用做生意要遵循的规律,去经营面馆。

他甚至领悟到自己应该做的不是面这种实相,而是一种赚钱机制。

围绕赚钱机制,老九革了自己的命:他打破了“手工打出来的面一定比机器打出来的面好吃”的固定型思维,用成长型思维去开发了一台机器,这台机器做出来的面比手工打出来的还要好吃。

开发出了这样的机器之后,并借此形成了可以稳定盈利的赚钱机制之后,老九的生意无疑要比之前只是单纯做面馆要大N倍。

从老九身上,你可以看到真正领悟并做到了“见路不走”所能带来的益处。

只是要想得到这个益处,你还得多动脑子并去验证你的假设。

只可惜绝大部分的人,既不愿意动脑子,更不愿意行动。所以说,知易行难是横在绝大部分人通向成功路上的一座大山。

当然,就算你跨过了这座大山,还有一关等着你,那就是要理解“见路不走”的精髓是对“实事求是”的执行和具体化操作。

只有这样,你才不会迷恋和想要全盘复制别人的成功经验。

别人的成功经验,只能作为参考。你必须结合自己的条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彼岸!

对于“见路不走”,你的看法是怎样的呢?欢迎在下面留言和我互动。

相关文章

  • 从2个例子看“见路不走”的知易行难

    我今天在读豆豆的《天幕红尘》时,对“见路不走”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见路不走”说白了无非就是“实事求是”四个字,...

  • 见路不走

    见路不走,第一次看到这个词是在朋友推荐的小说《天幕红尘》里,作者豆豆还写了本《遥远的救世主》,朋友自己说看了不下二...

  • 见路不走

    继豆豆的<<遥远的救世主>>之后,最近又看了两遍<<天幕红尘>>。整本书很大篇幅都在阐述一个概念:实事求是,见路不...

  • 见路不走

    近期在看陈陈和霞霞力推的天幕红尘,《天幕红尘》是2013年5月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豆豆。对于作者,我不是太...

  • 见路不走

    端午回家,只带了一本《初等数论》。老房子还是昏黄的灯光,加上感冒了,头晕晕的,自然没看数论。 躺在床上,打开企鹅f...

  • 见路不走

    ...

  • “见路不走”

    【我见】 帅小冰 | 嘉宾 问:老师,怎么样才能达到你的临危不乱,思路清晰,话语极致简洁,背后全是精密?? 答:慢...

  • 见路不走

    晚上闲来读书,偶有所感,了无困意,索性把自己的所感写下来,以备日后自省。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

  • 见路不走

    路有千万条,你走的是哪条?你走对了吗? 万紫千红界,有路似非路,你走的是路吗? 日新月异,瞬息万变,你在创新的路上...

  • 见路不走

    在公司,拿经验、模式、权威来生搬硬套的做法是不允许的,你的建议和决定必须是依据公司实际情况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的,如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2个例子看“见路不走”的知易行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bhd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