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代,港台影视剧和小说风靡一时。暑假过后,不知是四大金刚中的哪一位,拿了一套《射雕英雄传》的录影带来学校,中午就在会议室放,大家团团围坐,一边看一边议论。有时候看上瘾了,一直看到下午上课时间,孙老师也不以为意,索性和大家一起看。余月住的小区有闭路电视,暑假里看过了,同学聊天又插不进嘴。那段时间她有时候不吃午饭,就去学校门口的书店看书。偶尔看着看着入迷了,错过了上课时间,这也不要紧,只要悄悄地回到座位上就好。有一次好像是,孙老师过来找她,她一闪身躲到书架后面,孙老师张望了一下,不知道有没有看到她就走了。她有点希望跟他聊几句,又怕他问的太多,或者传给汪老师。
汪老师和祝老师都不太赞成大家看这些,余月觉得在这一点上她们是对的。所以同学们笑她呆板保守,老气横秋。无论影视还是小说,题材和主题都很陌生,创作手法也和大陆截然不同,余月看不懂,更没精力去了解。至于流行书籍,除了三毛,席慕容等少数作家,余月对大多数不感兴趣,比如琼瑶,亦舒,岑凯伦之类的,草草地看过几本,觉得大同小异,虽然语句华美,情节动人,但是里面宣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大有问题,好像一个女孩子不用太努力,只要长的漂亮,有点才艺,遇到了年轻英俊富有的白马王子,被热烈地追求,两人历经坎坷之后终于过上幸福生活。这未免太不现实了,对女孩子影响不好。孙老师却认为她俩矫枉过正,不要低估学生的鉴赏能力,好的坏的都要读,有对比才有取舍,才能提高自身的分析力和洞察力,这是师范生必备的素质之一。在老师当中,孙老师有点孤立,在学生当中,余月也比较孤立,唉,这里面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
这年初秋的一个清晨,余月惊喜地发现,她有猫了!这是一只三花小母猫,不知为何被猫妈妈遗弃在院子里,母亲便收养了她,取名妞妞,作为她的妹妹。妞妞刚来时又瘦又小,母亲精心照顾了一些时日,渐渐长大了,好看了。连原本不喜欢猫的父亲也对她亲热起来,一家人虽然还老是吵架,但是有了猫以后,总归是好一点了。半夜里余月经常睡不着,妞妞圆圆的躺在被子上,或者倚在她腿上,沉沉的,暖暖的。她摸着妞妞柔滑的皮毛,姐妹二人非常亲热惬意。要是摸得舒服了,妞妞就打个哈欠,伸个懒腰,翻个肚皮,甩着尾巴,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自从有了这个小东西,余月的生活中增添了多少快乐!三个人仍然互相怨恨,但是对待妞妞,却是一致宠爱。余德寅经常把她放在腿上,一边摩挲一边说爸爸抱。可是妞妞不听话,总是挣扎一番,小腿儿一蹬就跑了。
到了学校,余月有时候就跟同学聊起,有两三个同学的家里养猫,大家总算是有了一点共同话题。尽管如此,她跟同学的关系总是不大好。毛病出在哪里呢?她百思不得其解。有一点可以肯定,她感兴趣的东西,别人不一定感兴趣,别人喜欢的东西,她也不一定喜欢。好多同学都喜欢唱歌跳舞看电视,她觉得太肤浅,浪费时间。她喜欢大部头的书籍,看不懂也要看,显得自己好学,深沉。最重要的是,要应付聊天会的提问。别人对这个事情不是太认真,但是她却沉醉其中了。
书架上已经是满满的一排,四书五经,三言二拍,唐诗宋词,四大名著,诸子百家,甚至《史记》,《汉书》,《战国策》乃至《昭明文选》,《辞海》,《辞源》,她都有。这个确实巧合,余月跟孙老师读书的路子差不多,都有一股旧文人的味道。所以两人经常一唱一和,好不精彩。按说这样不大礼貌,但是孙老师毫不介意,反而说大家的思维不太活跃。
《射雕英雄传》放完了,大家就议论起武侠小说和武打片来,里面的武功好神奇呀。孙老师来了精神,就说起他喜欢练气功。女同学们就抬杠,说这个东西不科学,老师也搞封建迷信?孙老师也是一时兴起,就指挥全班同学,念念有词:“大家放松,闭上眼睛,把手放在腿上,手心向上。”余月就想乐,使劲儿憋着。她偷偷地看着大家,别人都一本正经地摆好姿势,就听孙老师往下说:“调整呼吸,意守丹田,好的,用意念去寻找感觉。”余月听说过,练气功需要节制房事,难道说?“还不行?广播电视有频道,人的意念也有,你们默念我的名字,调整到一致就好。”余月这下憋不住了,笑出声来。孙老师有点恼火了,厉声喝到:“余月同学,不要破坏气场!”余月毫不客气地说:“老师,您还是教他们四个练吧。”孙老师说:“这有区别吗?”余月说:“当然有了,我们是女生啊。”大家愣了一下,接着哄堂大笑。孙老师也忍不住笑了,说:“那好,只当我是开了个玩笑。不过,余月同学,你养猫吧?”余月不明白,孙老师说:“你是有股子小猫的机灵劲儿。但是我要告诉你,抓到老鼠才是好猫,不抓老鼠光抓鸟的,那是懒猫。”余月脸红了,心想坏了,他知道什么了?
从此以后,余月开始在周六肆无忌惮,反正众目睽睽之下,即使过份一点,别人也说不出什么。从周一到周五,除非老师点名,她尽量闭口不言,他们没给自己好脸色,她又何必积极呢?但是周六不一样,她和孙老师之间的交流,是大人和同行,而别人都是小孩和学生。
有一次孙老师说到穿衣打扮,一开始不过是讲讲时间地点场合身份还有色彩款式等等的常识,说着说着就提到高跟鞋。余月晓得,这是赤裸裸的性暗示,必须怼回去,是可忍孰不可忍!孙老师说:“汪老师说了你们多少次,就是不听。”余月冒出一句:“老师,现在世界人口形势不容乐观。”孙老师有点生气了,板着脸说:“就说你呢,余月同学,你懂你还穿?”余月挑衅地回答:“我对今后的生活方式已经有了打算。”孙老师说:“好吧,这是你个人的事情,别人无权干涉。我只是在这里讲个常识,大家将来都要结婚生子的,不能小小年纪就把骨骼搞变形,那样的话,影响”他停顿了一下,在黑板上写下四个字,生育能力。“我想,没有谁毕业以后不想过正常生活,进尼姑庵呢?”余月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就想,只怕如今尼姑庵的门槛太高了,她进不去。出家为僧为尼,需要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长期的考核,其难度不次于考大学,早已不是旧社会那一套,孙老师难道连这点常识都不懂,要用这么蹩脚的比喻?不会,他是骨子里看不起出家人。三姑六婆,酒肉和尚固然不少,难道就没有德高望重的高僧大德,比如班禅大师,弘一法师?
余月勇敢地站起来说:“老师,我崇拜弘一法师。”气氛有点尴尬了,孙老师愣了一下,皱了皱眉头,轻轻地说:“哦,这个,可以的。余月你还小,不成熟,将来的想法也许会变。”余月心里说,不会的,我就是这么想的,我想让你知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