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翼论诗奇其神,出语世人觉未闻。
虽说漠生却熟悉,熟视无睹更惊心。
五首角度不同论,语意连贯贵如金。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文学生活作基础,因时而动变化频。
自然社会形与色,作用诗人融入魂。
艺术审美合现实,常变常新不因循。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言外之意人受限,历史环境决定人。
即便你有前瞻性,一跃难以胜十奔。
新旧在于立足点,此世难唱来世音。
首篇理念作前题,进而可以发高论: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不是否定李杜好,而是否定旧观念。
韩愈定论光万年,后人恪守不摇撼。
随着社会之发展,顿觉李杜有局限。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时代发展人在变,自有新人要出现。
不同时代不同人,才艺自然要替换。
一个时代一辈人,人把生活来妆扮。
朝花怎能黄昏拾,或枯或萎或打蔫。
长江之水波连波,后浪总是代先前。
语言浅白意义新,字字句句是高见。
高见在于人超常,登高而呼在山梁。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
慧心先要具慧眼,艺术园林善观赏。
五州四海好景象,初游自认见识广。
抓其一点以为得,胸无锦绣是浅尝。
盲人摸象道所知,无非粗柱、绳子、墙。
作者随之而设喻,启蒙瞳瞍眼前亮。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戏分京剧与地方,更有玩耍与花腔。
观众人多嘴也杂,艺术修养不一样。
品味高低俗与雅,摩肩接踵争相望。
知识浅薄喻侏儒,随声附和乱搭腔。
人人都说楚辞美,谁曾读骚而涉江。
鹦鹉学舌是通病,作诗更是现其短。
作者探索得好诗,确实涉及多方面。
若是少年不努力,老大定然羞赧颜。
因时因人感觉异,只可就其一点谈。
“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工夫半未全”。
三更灯火五更鸡,风雨阴晴读书天。
若个少儿不勤奋,先求词采靓丽鲜。
倾心寄意在表象,习作总是求美观。
如琢如磨繁花样,独自营造万花园。
“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随着年龄之增长,社会阅历丰厚繁。
艺术修养亦具备,人格定型得砺炼。
融入诗中品风格,或是现实或浪漫。
细腻婉约与豪放,或是拘谨或达观。
那可由其天分定,不能强得任自然。
作者秉性是内因,学习克苦是条件。
唯唯诺诺拘泥人,难拟李白与屈原。
三寸金莲舞刀枪,只能当作笑料看。
剖析常人之性格,心理矛盾难守衷。
杜云“文章憎命达”,修说“诗穷而后工”。
事实陆游多磨难,诗歌九千艳如虹。
乾隆皇帝太滋润,韵律一万难出宫。
同道饥者歌其食,共认戍人歌其城。
此乃重要一方面,作者志在觅正宗。
“诗解穷人我未空,想因诗尚不曾工”。
文墨勾通穷人意,可惜命途正得幸。
凭借诗歌人崇尚,艺术修养无真功。
得幸之人歌民病,根本就是不可能。
才识不厚作好诗,槐安国里黄粱梦。
回头再说世人心,总是带有矛盾性。
“熊鱼自笑贪心甚,既要工诗又怕穷”。
苦不双至乐双得,悠哉优哉欣荣兴。
引典孟子我所欲,违背原意辟邪径。
想象后果终若何,皓首无功可肯定。
诗歌言简意韵美,落笔字字如银钉。
以诗论诗形式好,他为车辙我跟踪。
寄望后来风骚客,诗律著书能认同。
网友评论